好好学习!双百!争取第一名!这大概是很多家长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就一直期待的。
然而,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不仅不指望自己的孩子考得好,还警告他们:“你敢考第一,我就和你断绝父子关系!”
这个人就是央视著名主持人白。
他不是唯一一个这么做的人。
当第一有什么好处!
2013年中考前,白把孩子叫到自己面前,对他说:
“如果你考上北京最好的高中,我会和你一起焦虑。如果你得了第一名,我就和你断绝父子关系!”
孩子只觉得他在开玩笑,一笑就放弃了。
但是白郑重地给他的孩子发了一封“生活邮件”,他写道:
“人生不是一场比赛,所以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荣耀。
第一个人可能很脆弱,所有人之上的味道都会被消磨殆尽。如果再有一次跌倒,感觉可能是悲伤,所以会永远向前。
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赢家。每次第一名永远是一时的风景,但他不能赌整个人生的顺利。
那些争取第一名的人总是盯着对手。为了拿到第一名,或许很多不厚道的手段都会派上用场。
也许,你赢得了每一场战斗,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又一个伤口会让你触目惊心。
为什么要把第一名当成人生的战利品!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个与自己对抗的赛跑者。"
或许这些话在普通人听来就是“凡尔赛”,就像清华副教授愿意让女儿摆摊卖煎饼卖奶茶一样。
但这种说法确实得到了很多名人的认可。
著名经济学家、《变量》的作者何帆在采访中给学霸的学生们提了一个建议:
“不要考第一名!”
他说第一和第五、第十名的孩子们智力水平差不多,你为了稳住第一的位置却要比旁人付出多倍的努力,而这些努力仅仅只是为了分数,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著名演员胡军也在一次采访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对女儿说:“我严厉禁止你考全班第一名。”
他说考第一是给孩子一种无形的压力,很容易让孩子有挫败感。
还有些人的理由则更为简单:怕孩子考第一,遭人妒忌,没有朋友。
但其实他们都没说到点子上,“不要考第一”这话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在1985年给中国科大少年班的题词。
中国科学院朱清时院士对这句话的阐述是:
“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
要争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教育界有一个“第十名现象”,即前三名之后,第十名前后直至20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长为“栋梁型”人才。
相反,那些当年备受老师宠爱、成绩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长大后却淡出优秀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屡屡受挫。
这种现象当然也不绝对,但不可否认的是,第十名的那个孩子,可以不被分数、名次所困扰,那么他就有更多机会去接触课外书、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前者会让他有更开阔的视野,后者则提供了更多锻炼社交能力的机会,而这些才是面向社会后最需要的能力。
没人记得第二个登月的人?
记得曾在一部印度电影中看到过这样一个片段。
那是一所印度最好的大学——皇家工程师学院,每年高考,全国只有200人能够进入其中。
在学生们即将毕业面向各大著名企业到学校的应聘时,院长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
他先是问在座的学生们:“你们有谁知道第一个成功登月的人是谁?”
许多学生都抢着回答道:“是阿姆斯特朗。”
院长又问学生们:“那么有谁知道,第二个登月的人是谁?”
这次底下鸦雀无声。
院长接着说:“不用浪费时间了,没人会记住那个第二名!
很快26家公司要来这里招聘了,甚至在期末考试前你就可以拿到工作。
这是你们的最后一次机会,我的朋友们。
猛踩油门,全速行驶,走向社会,开创历史!”
院长所信奉的便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干掉所有对手,才能获得无上的荣耀与成就。
可偏偏影片的三个主人公是个非常搞笑的组合——1个学霸(兰彻)带着2个学渣(法罕与拉朱)。
一次喝醉酒,兰彻问两个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我总能考第一?
因为我真的非常热爱这个专业,对机械和工程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而人只有在做自己真正喜欢事情的时候才会享受其中,追求卓越。”
反观他的两个好朋友,法罕热爱摄影,最大的梦想就是去热带雨林做个野外自由摄影师,却迫于家里的期待,不得已选择了工程师这个专业;
拉朱虽然也很喜欢这个专业,但家里贫困,父亲瘫痪在床,姐姐因为拿不出嫁妆至今都嫁不出去,母亲被巨大的生活压力折磨的每天满口抱怨。
他是全家唯一的指望,因此他每天都活得小心翼翼,心怀恐惧。
而兰彻其实也并不像外人以为的那样,是印度首富的独生子,就连他这个名字也都是冒名顶替的,他其实是佣人家的孩子旺度。
因为从小天资聪敏、热爱学习,因此被首富命令替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拿到一张大学文凭。
在旺度毕业的那一天,一切便都与他无关,他也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可旺度的心态从来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别人夸他骂他无所谓,老师因为他的态度不让他上课也无所谓,考得好坏更加无所谓,他只是在享受学到知识的过程。
“追求卓越,成功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很多人上大学只是为了一个学位,这样以后才好找工作,越好的学位便意味着越好的工作,越高的社会地位。
但又有多少人毕业后能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人总是有很多理由宽慰自己那些无法达到的梦想,然后在临终前悔恨:如果当时我做出另一种选择,会不会有不同的生活?
可是生命只有一次,没有那么多如果来让人尝试。
即便是有,有多少人会还会有勇气愿意放弃现有的生活状态而向着一个未知前行呢?
选择本不难做,难的是当时的情景氛围。
如果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那将是多么恐怖的结果。
的确,这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说出第二个登月之人的名字,但那个人的个人价值与人生意义也同样不取决于他人对他的看法。
起点不是最终的胜利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分享过一个世界上最丑女人的演讲:
因为骷髅般的外表,多年来丽兹一直遭受着各种恶意与谩骂,但这些攻击非但没有击倒她,反而让她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丽兹一样用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行动、我们的修养来定义我们自己,而不是被他人定义。
就像在与人发生争执时,对方所做出的低劣挑衅,如果被别人的三言两语惹怒,那么只能说明你就是对方口中的“那种人”。
如果你能一笑而过,那么对方人性的不堪也就一览无余——心中有屎的人,看人才是屎。
这话似乎有些扯远了,但总结起来无非四个字:和自己比。
人生不是一场赛跑,因为没有人会陪你跑到最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专属的跑道。
但有些孩子因为成绩落榜而轻生;有些孩子因为父母的唠叨而自残;到出了社会工作后,又因为上司的批评而随意辞职,最后因为失业而自甘堕落。
一直跑在别人的道路上,又如何能到达自己的终点呢?而把别人的路当成了自己的路,只会让人生更加迷茫不前。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后一个需求目标便是实现自我价值,但前提是孩子要有自我意识,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知道自己主动去探索。
当我们用那些统一的社会标准去要求孩子时,又怎么可能实现自我呢?
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同样道理,多一把衡量的尺子,也会多出一个“好孩子”。
当考高分不再是唯一的标准,孩子也才能真正得到多元化的自我发展。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42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