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电动车产量,2025年电动车

几天前,在接受大众集团CEO迪斯十分诚挚地邀请后,以“加快电动化转型”的名义,特斯拉目前绝对的掌权者马斯克,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给在场200多位大众高管,上了一课。

日前,在收到大众集团CEO的诚挚邀请后,目前特斯拉的绝对统治者马斯克以“加速电气化转型”为名,给200多位大众高管上了一课。

2022,产能才是电动车企的“命门”

马斯克在演讲中谦虚地称大众为“偶像”,是特斯拉发展的最大挑战者,但作为旁观者,我们清楚地知道,老师和学生的身份早已被颠倒。

大众近百年积累的传统造车经验并不完全适用,甚至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总会思考,作为新能源行业的领导者,特斯拉真正强大的是什么。是三电系统吗?是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吗?还是品牌本身和马斯克本人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和意志力?

所有的答案都必须包含在内,而最新的长板则专注于恐怖的制造能力。

众所周知,Model 3一旦刚推出终端市场,就遭遇了非常严重的产能地狱阶段。黑暗时刻的到来,一度将这家命运多舛的新车公司推向悬崖边。

2022,产能才是电动车企的“命门”

幸运的是,随着当地帐篷流水线的建设,上海工厂奇迹般的快速投产,美国本土工厂的改扩建完成,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改造完成。

根据特斯拉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Q3全球产量和交付量,总交付量达到24.13万辆,轻松打破了今年在Q2创下的20.125万辆的历史交付记录,同比增长近20%。与此同时,Q3特斯拉总共生产了237,823辆新车。其中Model3、Model Y产量达到228882辆。

这一成绩证明,在全球汽车行业面临芯片短缺、每家汽车企业都要停产减产的窘境之下,特斯拉在尽力保证供应链的相对稳定,制造能力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并提醒所有追逐者:当外部环境承压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明年相对充裕的产能可能是每个家庭,尤其是头部梯队的几家车企,能冲到“生命之门”的地方。

“买电动车越来越像买手机了。”

9月,苹果年度秋季新闻发布会正式召开。

在没有太多意外的情况下,iPhone 13 Pro和Pro Max配备的高刷屏、更先进的影像系统以及A15芯片无疑成为了整个游戏最大的焦点。全新旗舰系列代表了这个市值超万亿美元的科技巨头的最新成就和实力。

2022,产能才是电动车企的“命门”

不久之后,随着卖价的公布,预售渠道开启。一时间,已经做好购买准备的“果粉”蜂拥而至,甚至将自己的官方网站挤得短暂崩溃。“十三香依旧”的预言实现了。

由此不得不感叹,即便是在外观和设计上,苹果依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但谁也没想到,在这场看似成功的推手中,“产能”成了遏制这款产品终端性能的地方。

近日,据外媒报道,由于相关供应链问题,苹果近期计划在2021年将iPhone产量削减1000万部。

目前iPhone 13 Pro和Pro Max下单需要几周甚至一个半月的时间。10月18日发布的Apple Watch Series 7也遇到了延迟发货的问题。一些高端产品预计要到12月初才能交付。

2022,产能才是电动车企的“命门”

不可否认的是,即使作为苹果,作为大型消费电子产品,终端用户在进行支付后也需要等待很长时间,这必然导致实际体验的急剧下降。然后,由于等待时间长,一些用户转向华为和三星。

原因是前者提供的产品不够优秀,无法完全替代,购买周期过长。然而,整个智能手机终端的竞争远高于想象。

至于在以上内容上花这么大篇幅的真实意图,我想和目前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做个对比。

不管承认与否,2021年以来,随着全行业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用户认可度进一步提升。虽然仍有虚火,但总体呈现持续向上突破的趋势。

2022,产能才是电动车企的“命门”

多次逛终端店,与众多愿意购买电动车的年轻用户,尤其是愿意第一次尝试纯电车型的用户交谈后,发现在他们眼里,整个过程越来越像买智能手机。

而且,关注的焦点也从几年前的续航、保值率、安全性,转移到了整车智能芯片、辅助驾驶能力、全年OTA升级次数,甚至UI的美观和流畅。

尤其是那些处于头部梯队的新能源车企,仅仅在动力驱动层面已经无法拉开质的差距,竞争越来越激烈。

的,进而转移到上述诸多细节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在横向对比中,谁能更快交车,整个购买流程的体验更为优异,将会占据巨大的主动权。

2022,产能才是电动车企的“命门”

类似的道理,相信岚图、极氪、野马这些新能源板块的“后来者”,在下半年接连进入量产交付阶段后,都不会感到陌生。

它们也在用实际经历证明,伴随新能源整体份额的快速膨胀,只要产品足够出色,就会位于终端脱颖而出,所以无需太过担心订单的积攒。

反而,因无法及时交车或等待时间过长,造成的客户流失,才是真正令人恼火的地方。同时,也恰恰再次证明,产能才是卖好电动车,最为关键的“命门”。

“蔚小理”的拼命狂奔

其实,关乎产能的储备之战,早在“蔚小理”之间变得愈演愈烈。

过去的9月,作为国内新势力造车头部梯队成员的小鹏、蔚来,都接连实现了交付层面的破万里程时刻。而本应最先达成该目标的理想,却因供应链短缺造成的问题,只交付新车七千多辆。

从官方发布的声明来看,由于马来西亚遭受疫情,不可抗力的影响下,毫米波雷达的芯片严重短缺,影响理想ONE的生产。所以在用户自行选择的前提下,将采用“后装”的方式先期交车,并给予一定补偿。

现象背后,除了反映出当作为同一梯队的小鹏、蔚来已经暂时取得交付层面的领先,理想正在想尽办法迎头赶上,还再次提醒后者,“保证产能的持续稳定,刻不容缓。”

明年,随着理想ONE之后第二款增程式产品推向市场,制造端的压力必然还会陡然增加。

2022,产能才是电动车企的“命门”

殊不知,北京时间10月16日上午,其第二座工厂在北京市顺义区正式开工建设。据悉,该生产基地将沿用原北京现代一工厂厂区的60%厂房并加以改造,整个项目投资超过60亿元,计划将于2023年年底投产。投产后,一期将实现年产10万台纯电动汽车的产能。

由此看来,新工厂的重心,还是完全倾斜至理想日后将要进入的纯电板块。现有的常州工厂,预计将会通过扩建增产的方式,保证明年两款增程车型的订单需求。毫无疑问,挑战依旧巨大。

与之类似的还有蔚来,由合肥市与其共同规划建设的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NeoPark),目前已经开工建设一段时间。从公布的信息来看,先期将投入500亿元,规划整车年产能100万辆。

2022,产能才是电动车企的“命门”

早在6月,嘉兴NIO house开幕后的交流环节,秦力洪透露,“蔚来将全力保证第二工厂于明年第三季度正式投产,目前已经开始打桩环节。”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即便速度再快,NeoPark完成最终的产能爬坡,也需要到明年9月甚至更晚。在此之前,江淮蔚来工厂仍是其唯一的“供货源”,产能压力依然存在。明年,ET7、ES8、ES6、EC6四款车型的交付工作,也将由这座工厂所承担。

因此,几天前,蔚来透露相关生产线已完成阶段性升级,为新车型导入和产能提升做好进一步准备。

2022,产能才是电动车企的“命门”

车身车间新增101台机器人,并对408台机器人进行软件程序和节拍调整,同时加装高强度钢铝混合工艺车身产线;总装车间新建2条生产线,并进行在线工装设备升级,建设中的全新涂装车间也在按计划推进。

根据规划,此次产线整体升级将于2022年上半年全部完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截至目前,工厂年产能为12万辆/年,整体升级完成后将达到24万整车及零部件年产能,而通过加班或增加班次等方式,可以将年产能提升至30万辆。

至于小鹏,相比理想、蔚来三季度纷纷遭遇供应链短缺造成的产能危机,其却成为了表现相对稳定的存在,一举拿下新势力单季度交付量冠军。

2022,产能才是电动车企的“命门”

而肇庆自建工厂正式投入使用后,目前承担着P7、G3i、P5三款车型的量产工作。之后,小鹏又分别位于广州、武汉先后布局两座工厂,是“蔚小理”中目前拥有在建制造基地最多的一家。

即便如此,还是有消息传出,何小鹏曾亲自“蹲点”宁德时代进行催货,而随着新车G3i、P5的逐渐放量,加之P7实际需求的愈发攀升,同样成为摆在其面前的一道考题。

文末,仍然想说,粗略计算可以发现,上述三家新势力造车,截至目前所拥有的在用与规划产能之和,已经轻松超过200万辆。

2022,产能才是电动车企的“命门”

马斯克也曾在2021年股东大会上宣布,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已经超过美国弗里蒙特工厂,今年预计可制造45万辆新车,后续随着需求攀升,生产节拍还会继续加快。

显然,在中国,有了头部几家新能源车企的摇旗呐喊,以及终端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一场关乎自身行业地位的产能之战,还在不断加剧。毕竟,对于即将到来的2022,没有谁愿意因为无车可交,眼睁睁看着订单被对手夺走,成为最后的输家。

同时,需要警惕的是,对于未来乐观可以,但绝不可以“盲目乐观”。在追求充沛产能的过程中,“度”的把握同样非常重要。不然,极有可能产能过剩,进而造成反向拖拽效应,影响车企本身的发展。

怎样恰到好处的平衡这道“命门”与终端之间的供需关系,成为了所有电动车企间又一道难题……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于中国能源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42381.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