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体缺芯的现实状态下,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行业都录得了最好的营收和利润,不断涨价也是最常见的状态。对于需要芯片的行业,无论是消费电子还是汽车行业,缺芯导致的产能减少已经成为常态。
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缺芯带来的问题不断发酵。对于高端制造和常规制造的代工来说,又回到了出价最高者胜出的状态。无论是TSMC还是三星,全球的代工厂商都深受疫情和缺电缺水的困扰,无论是常规产能还是高端产能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芯片短缺都是常态,尤其是中国在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和追赶态度,也导致了近年来芯片行业的爆发式繁荣,尤其是在华为受到美国政策限制之后。随着设备和工艺的突破,以SMIC、紫光展锐为代表的国内铸造厂商在通用工艺供应上有了国产替代的选择。
从48纳米到22纳米再到16纳米,甚至从12纳米到10纳米到7纳米到5纳米的进步,以及3纳米以下的先进制造工艺,都是技术发展和工艺迭代的结果。无论是装备的发展还是材料的进步,都将从一定层面推动国产技术的再落地。
从本土化和替代化的过程来看,无论是人才储备还是技术储备都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毕竟,先进的技术很难获得。在一定基础上的迭代开发,也是从应用到再创新的螺旋循环,通过使用促进发展,也是芯片相关领域必须采取的策略。
无论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工业4.0还是智能制造2025,都是从智能化到数字化的转变。它的核心还是需要信息技术和基础硬件的支撑,关键是集成电路、半导体和芯片。无论是CPU、GPU、AI芯片、MCU,还是服务器芯片、专用或通用,都可以从底层硬件支持更高端的数据应用。在消费电子和汽车行业的大规模重复制造中,其需求更加突出。
从设计到制造、封装、测试和集成,其产业链的全球合作也是广泛共识。无论是设计工具、制造设备、生产材料还是开源芯片架构,都难以在一个区域内实现集成供应,这也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然而,瓶颈的制约会导致整体经济发展的制约,竞争博弈成为一种非正常状态。突破现有技术的前沿也是时间问题。以市场换时间,以空间换时间,是一种战略选择。
从现有信息来看,芯片短缺的缓解需要一定的周期性,这是技术之外的竞争。无论是IGBT、闪存还是处理器,逆周期产业支撑都是半导体行业的常规方式,这与过去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相似。无论是英特尔、三星、英伟达还是AMD,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苹果、华为,都采用了类似的方式。
从行业的冬天到公司的冬天,无论是紫光集团还是华为海思,逆势最终都会回升。毕竟技术突破需要投入和坚持,2022年的春天已经不远了。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43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