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是磷酸二酯键。1.聚合作用:在引物RNA-OH末端的dna聚合酶作用位点,以dNTP为底物,根据模板DNA上的说明,即a与t、c与g的配对原理,将dNTP逐步逐一添加到延伸DNA分子的3’-OH末端,逐步合成延伸的亚链DNA。这是DNA聚合酶的主要功能。当添加的核苷酸与模板不互补且游离时,被3’5’核酸外切酶切断,从而在该位置重新聚合相应的核苷酸。可见,3’5’核酸外切酶活性对于维持DNA复制的真实性非常重要。从而保证复印过程的保真性和准确性;3,5’3’核酸外切酶活性(切除和修复):这种活性从5’3’方向水解延伸的DNA链前面的DNA链(即只切割DNA双链处的磷酸二酯键),主要产生5’-脱氧核苷酸。这种酶活性可能在修复脱氧核糖核酸损伤中起重要作用。1.可以仔细监测每个新掺入的核苷酸和模板链之间的DNA聚合酶。只有当配对正确时,它才会催化核苷酸之间的聚合形成磷酸二酯键。2.即使DNA聚合酶的监测出现意外错误,添加了错误的核苷酸,也可以通过校对的功能来纠正错误。
1.DNA聚合酶:用于DNA复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到现有的DNA片段上,作用位点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2.DNA连接酶:用于连接两个DNA片段,作用位点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解旋酶:用于在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打开DNA的双螺旋结构,即断裂两条链的H键。
4.限制性内切酶:专门切割DNA。不同的酶有不同的识别位点,作用位点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5.脱氧核糖核酸水解酶是脱氧核糖核酸酶。不同的实验室对这种可以水解DNA链的酶有自己的缩写。与限制性内切酶类似,它们都切割DNA分子,但水解酶一般不具有特异性。作用位点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与每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相连,在脱氧核糖核酸复制中起作用。
聚合酶也叫DNA聚合酶。它是一类生物催化合成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酶的总称。1957年,美国科学家亚瑟阿瑟科恩伯格首次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这种酶被称为(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1970年,德国科学家罗尔夫克尼普斯发现了DNA聚合酶(Pol)。然后,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Pol)。Pol III是原核生物中主要的DNA聚合酶,负责染色体复制。
发现
20世纪50年代中期,a .科恩伯格和他的同事们认为DNA复制一定是一种酶的催化作用,于是他们决定分离这种酶,并研究其结构和机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分离了蛋白质,并将其添加到体外合成系统中,即同位素标记的dNTP、Mg2和模板DNA。经过大量的工作,DNA聚合酶 (DNA pol )终于在1956年被发现,最初被称为科恩伯格酶。后来,dnapol 和dnapol 相继被发现。起初,人们认为DNA pol I是细菌中DNA复制的主要酶。后来发现DNA pol I的突变株还能复制,才知道不是主角。已知DNA POL 在DNA复制中起主导作用,但POL 的功能仍不清楚。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共同特征是:
(1)需要提供合成模板;不能启动新的DNA链,但必须有引物提供3’-OH;合成方向为5 '3 ';:除了聚合DNA,它还有其他功能。
所有的原核和真核DNA聚合酶都具有相同的合成活性,可以在3’-OH上添加核苷酸,以1000 Nt/min的速度延长链。添加什么核苷酸取决于与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的原理。
大肠杆菌的DNA pol 参与DNA损伤修复,在半保守复制中起辅助作用。Dna pol 在损伤修复中也起着重要作用。Dna pol 是一种多亚基蛋白质。它在新的脱氧核糖核酸链的从头合成中充当复制酶。
DNA聚合酶的作用。
[1]聚合:是在引物RNA’-OH末端,以dNTP为底物,按照模板DNA上的说明,由dnpol I逐个添加核苷酸,这就是dnpol I的聚合。
[2]3'5 '核酸外切酶活性——校对:这种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从3'5 '方向识别并切断未配对DNA生长链末端的核苷酸。
[3]5’3’核酸外切酶活性——切除修复作用:5’3’核酸外切酶活性是从5’3’方向水解生长链前的DNA链,主要产生5’-脱氧核苷酸。
[4]焦磷酸化:DNApol的这种活性可以催化DNA分子3’端的焦磷酸化。这个动作是无机焦磷酸对DNA生长链的分解,可以看作是DNA聚合的逆反应,而DNA链的这种水解需要模板DNA的存在。
[5]焦磷酸交换:催化dNTP末端的PPi与无机焦磷酸之间的交换反应。反应式为32p 32 pidnppDNP 32p 32 PPIDNA。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4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