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工作是一份成就感极高的工作,尤其是做高管岗位的时候。
猎头工作通俗地讲的话,类似人才中介,但又不是一般的人才,都是企业的高级管理层,比方总监、总经理、vp,有时甚至会接到CEO、CTO、COO等等统称为CXO的单子,而发出这些职位的公司,还是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公司,有时甚至是一线互联网大厂,这些人现在所在的公司也是绝对的一线、二线大公司,或者是某个赛道的独角兽公司。
国内有很一线大公司,也有二线、三线四线的公司,每个公司的需求不一样,放出的岗位也有高阶、低阶的岗位,所以行内有专做大岗位的猎头公司、猎头顾问,也有做其他岗位的公司和顾问,整个一个市场就这样被拆分了。
猎头行业是从国外传过来的,既然是舶来品,难免夹杂很多的英文单词在里面,形成一种在网上让人有点讨厌的沟通方式“hello,Jack,我这里有个TD、OD、LD的hc想和你们沟通一下。。找个大厂match度高的比较senior的人,年龄不太大,人要nice,open”等等,好在企业高管人才,被这样的话轰炸的比较多,本身又学历都不错,这样讲话方式双方都能听懂。如果是刚入行的小白,在听到这样的对白的时候,基本都是死机的状态,挂完电话后,就是去百度搜索一下猎头行业术语来疯狂恶补,而后再慢慢掌握熟练这套黑话,输出给下一个人选或HR。
《猎头之道》,是一个猎头公司老板写的书,书中都是关于猎头行业的一些大的思考,不管是对于猎头小白或者老猎,看完之后都能或多或少得到关于职业生涯的思考,尤其是开篇一个“猎头行业的三座大山”之“工龄长、资历浅”,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都会遇到,尤其是在团队新人在短时间内有交付的时候,对于团队leader和团队老人,是最容易让人引发关于职业发展思考的时候。 猎头行业跟其他行业一样,也有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也有自己的职业发展瓶颈,上面说到的“工龄长、资历浅”,就是其中一个,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克服不了这个,工作做得没意思,做的时间再久,也是不断的把刚入行一两年学到的东西,不断的粘贴 复制,时间久了就把激情磨灭掉了。 如果做一份工作,能让你不讨厌,还有点喜欢,甚至还能让你产生成就感的时候,那将是很幸福很美妙的一份工作,能点燃你的激情,以更高的效率从事这份公司,而猎头,在我看来就是这样的一份工作。
有人说猎头是一份暴利的行业,在外人看来是这样的,推荐一个人,面试了几轮,入职过保后就是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或者过百的猎头费,确实是太暴利了。对于老猎或者运气单,有时确实就是这样的,人选看机会,意向特别好,企业又喜欢这样人,这种时候猎头的工作就轻松点。如果遇到意向不好的,这样的人在行业内又特别少的时候,猎头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首先是明确企业需要的这个人才可能存在于哪些公司的哪个部门,再通过各种渠道找到这个人的联系方式,再通过多次的沟通,撬动这个人的意向愿意跟企业去聊,聊完之后还愿意跟现公司提交离职去新公司,都是工作量很大的工作。我有个朋友做了一个单子,人选从推荐到面试结束已经几个月了,因为人选是异地,到现在还没完全定下来什么时候入职,历时快半年成一个但,还会觉得暴利吗?就算入职了,还有半年的保护期呢?年初推荐的人,明年才能拿到猎头费,猎头苦你们不懂,嘤嘤嘤!
由于高级管理人才,在一个企业内都被放在关键的位置,高管的变动对于企业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是一个上市公司大高管,比方CXO的离职,股价基本都会跌下来。在外界看来,高管主动离职,说明他可能不看好现有的业务了;被裁掉,说明业务能力不扎实,变相的也说明他的直接汇报对象看人有点儿不准;如果是负面新闻被辞退,负面新闻!!!这样的新闻其实最近挺多的,还是桃色的。
在看书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作者是一个知名猎头公司的老板,所讲的都是对于猎头职业发展或者行业长远发展的思考,对于一直在业务一线的读者可能不太友好,就不停的想,为什么不加点案例呢,为什么不加点案例呢?后来就想通了,之所以有些单子给到猎头,是出于保密的需求,比方替换岗、准备启动某个新项目等等,这些岗位放出来的详细原因,HR都不会告诉猎头,更别提让作者把这个案例写在书里了,就算是不保密的岗位,不经过企业的允许,把企业、职位、人选、沟通过程写在书里也是极不可取的,要知道很多人选看机会,都是在职看机会的。
书中讲了很多有用的道理,但有些观点跟作者相左: 比方公司花钱给员工培养人脉一说: 猎头行业是有base,有年任务的。如果其他行业说花钱给员工培养人脉,是可接受的;猎头从业人员背着16、18,甚至24的年任务,base部分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公司里不产生任何收益的职能部门,说花钱给员工培养人脉这一观点就不太站得住脚吧,“人脉”换成“平台”就差不多了。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45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