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停电、房地产控制下的中国经济动能来自哪里?

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9%,比二季度回落3个百分点。经济学家指出,新冠疫情、限电、房地产调控这三大因素很可能导致四季度GDP增速进一步下滑。

今年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比二季度低3个百分点。经济学家指出,三大因素,即新冠肺炎疫情、停电和房地产调控,都有可能导致第四季度GDP增速进一步下滑。

首先是疫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合所长毛振华在周三的月度宏观经济分析会议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8月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在消费层面。虽然疫情在9月份略有好转,但最近一些地区又出现了反复。如果疫情进一步蔓延,政府可能会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对消费者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停电,毛振华说,这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能源供应的压力和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压力。无论如何,停电都会给生产端带来很大的影响。

第三是房地产,因为中国居民的财富集中在房地产上,房价的波动会影响居民的神经。

“现在(房地产行业)确实经历了衰退,‘金九银十’还没有出现,尤其是国庆节,市场非常低迷。”毛振华表示,“市场衰退伴随着价格预期下行,这将加剧市场观望情绪。如果房价大幅下跌,将对经济产生很大影响。比如会影响居民的财富,导致财富缩水,从而影响消费意愿。”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在会上表示,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也将拖累基础设施投资。开放企业无钱买地会导致地方政府土地收入下降,地方政府土地收入的减少必然影响其基础设施投资能力。

“现在政府想控制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短期内可能影响不大,但长期来看,会影响地方政府的收入。去年,土地出让金达到8万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很大。如果卖地收入减少,地方政府就没钱“下锅”,对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影响很大。”他说。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也对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表示担忧。他说,中国目前正处于新旧基础设施的过渡时期。从“十四五”规划可以看出,国家围绕新发展格局的投资计划并不小,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叠加,地方政府的行动力度在大幅下降。

“一方面,优质项目库存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大量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拍卖,可以灵活使用的预算外资金减少。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投资有一个‘中断期’,而不是持续加速期。”刘元春说。

他进一步指出,不仅地方政府的行动力在下降,企业扩大生产的动能也在下降。“现在出现了很多企业不敢接单的问题,主要是企业利润很薄,利润越来越薄的时候,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的动能在下降。”

企业利润收窄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9月份工业产品PPI同比上涨10.7%,涨幅比8月份高1.2个百分点,为1996年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以来最高。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能源双控(消费强度和总量控制)的收紧,原材料有限的局面短期内可能难以改变,PPI将继续保持同比高位运行。

“目前商品价格上涨,进口价格上涨,出口价格偏低,会导致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这个政策要提前布局。”刘元春

他对消费的看法相对更加悲观。“现在的根本问题是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不容乐观。就业人数虽然不差,但就业质量一般,企业不发年终奖的情况,会给在城市工作的中低收入群体带来更大的压力,导致消费不畅,尤其是餐饮和服装。”李超说。

对于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于泽认为,首先要加强跨周期调整。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投资的带动作用,进一步适度扩大基础设施规模;另一方面,要从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备份的出发点,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投入。

其次,他说,从财政政策出发,可以考虑结构性减税,特别是要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减税能够持续并直达企业。从货币政策角度,他建议央行再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用低成本资金替代高成本的公开市场。

此外,还要加强政策预期的管理,让各行各业都能形成稳定的预期。“企业不清楚政策目标、未来配套措施、行业发展环境等。这导致一些企业选择躺着观望。这需要努力加强对政策预期的管理。”于泽说。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4918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