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天气变冷了
又到了一起搓火锅的时间了!
(最近吃火锅的宝宝请扣1~分)
(嫩牛,滑虾,毛肚.我来了)
火锅里捞出的热食。
在炎热中呼吸。
我不到一分钟就吃完了。
再给我打个嗝。
充满幸福的味道~
然而,今天边肖告诉你。
这种“辣”的吃火锅方式。
但是危害还是挺大的!
>01
早在2016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并且,在正式发表的致癌物评估报告中,非常热(高于65℃)的饮品,被列为很有可能的(IIA类)致癌物。
食管黏膜脆弱娇嫩,正常耐受温度为40℃~50℃,一旦超过65℃就很容易会被烫伤。
长期吃烫食会让食道黏膜在不断的热刺激下反复损伤、变性、坏死和增生,导致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增多,进而可能诱发癌症。
所以在吃火锅时
不要捞起食物立马就吃
蘸完味碟再等三五秒
不烫了再吃。
(有趁热吃的宝宝自己扣2!)
火锅除了“趁热吃”
你是不是还习惯配一杯冷饮
烫嘴的时候一杯冷饮下肚
简直舒服上天
但是这样常见的吃法
也可能带来“要命”的问题。
吃火锅的时候,很多人一烫熟就忍不住往嘴里送,舌头烫到了下意识就灌冷饮,这下嘴巴是舒服了,身体却不经意间状况百出。
吃热食喝冷饮
警惕以下这几种情况:
一冷一热,很容易造成胃部消化不良。比如,吃火锅喝冰饮会刺激胃部血管收缩,减缓胃肠蠕动,消化液减少分泌;温度下降,消化酶活性也会下降。
吃完热的食物再吃凉的,胃肠道受寒冷刺激后蠕动会加快,进食的水分和食物来不及消化吸收。此外,一吃凉的就拉肚子,要考虑是否为肠易激综合征导致的。
冷热交替强烈刺激胃部,容易造成胃痉挛或胃痛,久而久之可能诱发胃炎或肠炎。
心血管不好的人更怕冷热交替刺激,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吃热食后的“骤冷”导致血管收缩,可能会诱发心绞痛、心梗、脑栓塞等。
除此之外
火锅里还有许多是高热量的食物
我们如何在品尝美味的同时
又做到吃得健康呢?
清汤锅底是所有火锅汤底中含脂肪较少的,由于长时间的高温烹煮,火锅汤底中多多少少会含有一些亚硝酸盐,清汤火锅则能减少汤中的亚硝酸盐危险,同时也能避免上火。
除了清汤锅底,海鲜锅底也是追求低脂、清淡的最佳选择。如果实在喜欢麻辣口味的火锅汤底,可以点一个合适的鸳鸯锅,这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专家表示:
吃的过程中,最合适的饮料搭档是凉茶、金银花茶、菊花茶、蒲公英茶和决明子茶等,能预防上火、便秘。
肥牛肉和肥羊肉都是高脂肪的肉类,脂肪含量最高可达35%以上,这类脂肪的饱和程度比起其他肉类来说,是相当高的,里面也含有大量胆固醇。
因此血脂偏高者最好少吃这种肉类,多选择低脂肪的品种,例如鸡肉、海鲜等。但体弱怕冷的人应当多选牛肉或者羊肉,这样可以达到祛寒滋补的效果。
容易出现过敏的人要尽量控制食用或者避免海鲜,而减肥者则可以多选海鲜和血片,并尽量多食用白豆腐和青菜类。
常见的蔬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不仅能消除油腻,还能很有效地补充冬季人体维生素的不足,有清凉、解毒、袪火等效果。
但蔬菜也不适宜久煮,不然就会失去大部分营养价值和清热降火的功效。
吃羊肉、牛肉等燥热类食物时,是需要尽量搭配凉性或者是甘平性的绿色蔬菜的,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效果。
凉性蔬菜一般有冬瓜、油菜、白菜、蘑菇、菜心等;而红薯、土豆、香菇等是则是甘平性的蔬菜。
火锅虽然好吃,但食材大部分却都是生的,涮得不够熟进行食用的话,所引起的疾病也并不少见。
常吃火锅很容易导致痛风、肠胃不适、破坏口腔黏膜等疾病悄悄上身。
因此,吃火锅时一定要特别注重肉类的干净卫生,尤其是在涮肉片时,一定要涮熟透了再吃。
火锅器具要清洁干净。普通的铜火锅在停用后,易生一层薄薄的绿色铜锈,这是铜与残留水或湿气、锅上沾留的调料醋酸、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碱式碳酸铜或醋酸铜,这些均有毒。
因此,火锅器具的清洗工作要做好,不然会造成铜锈中毒,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火锅以涮烫为主,所选菜料必须新鲜、干净、卫生。
专家表示,吃火锅时,空气一定要保持流通。倘若空气不流通,室内缺氧,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容易使人中毒,并且往往不易发觉。
如果吃火锅的同时喝酒,可能把某些中毒症状如恶心、头晕、呕吐及头痛等误认为醉酒症状,重症中毒者可能会因此发生昏迷、血压下降等。
尤其应注意的是,许多人吃火锅时,习惯性用自己的筷子去夹生肉片或蔬菜,熟的时候再用同一双筷子取食,这是很不卫生的。这样做,一则容易将病菌吃入体内,尤其幽门螺旋杆菌大多经口传播,同样,又容易导致一桌人交叉感染。
因此,吃火锅涮菜时,要准备好专用的筷子或工具。
一说到吃,我都饿了……
还等什么?
赶紧约上三五好友
一起去吃火锅吧!
(今天吃火锅的宝宝扣3~)
综合来源:疾控U健康、新华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糖龄人
编辑:健康教育与传媒科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