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在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启动。
会上,首批湖北科创“新物种”企业名单发布。首批“新物种”企业包括2家驼鹿企业、3家独角兽企业、1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和527家瞪羚企业。
00-1010为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一亿”行动,加快建设科技强省,面向科技企业全成长周期特点,湖北省科技厅将通过实施“科技”新物种“企业培育计划”,培育“瞪羚”“独角兽”“驼鹿”等一批科技“新物种”企业,推动一批科技龙头企业上市。
无论是近两年保持销售收入或利润总额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5%的瞪羚企业,还是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在这些“新物种”企业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创新热情;这些新都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勾勒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
随着“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呐喊,“新物种”企业正加速在荆楚领跑。
“驼鹿”企业
是指具有爆发性增长、竞争优势突出、行业带动能力显著、产品市场份额处于国内同行业(细分)前列的企业。
企业注册时间不得超过6年。最近三年累计获得风险投资2000万元(含)以上(或等值外币),且在有效期内拥有至少2项“独角兽”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
是指通过科技创新进入高成长阶段,综合效益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资本市场估值高的企业。
注册不满10年的企业;最新一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潜在独角兽”企业.
是指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强、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强、资本市场估值高进入快速成长期的企业。
企业注册时间不超过8年,最近一轮融资估值在1亿美元以上。近三年来,企业累计获得“瞪羚”企业.风险投资1000多万元(或等值外币)
是指创业后跨越死亡谷,在科技创新的支撑下进入高成长期,成长迅速,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
注册时间不得超过15年。
t;" data-track="38">上年度销售收入在5亿元以下
以新物种驱动新发展
根据《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培育计划实施方案》要求,通过推荐、大数据筛选等方式,省科技厅遴选确定了第一批入库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名单。
本次征集重点围绕以“光芯屏端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及未来产业的相关领域,根据企业的注册时间、研发投入、年度销售收入等,将企业划分为驼鹿、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与瞪羚企业,共计543家企业入选。
从区域来看,除神龙架林区外,湖北省其他地区均有企业入选,其中入选企业中武汉320家、襄阳33家、宜昌29家、黄冈25家、黄石22家、咸宁18家、十堰18家、孝感17家、鄂州15家、荆州13家、荆门11家、仙桃8家、随州6家、天门4家、潜江3家、恩施1家。
今年7月,“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批,标志着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落户湖北。
在543家“新物种”企业中,“汉襄宜”集聚企业382家,占比高达到70.3%。
作为“新物种”企业栖息地,我省武汉东湖、襄阳、宜昌、孝感、荆门、随州、仙桃、咸宁、黄冈、荆州、潜江、黄石大冶湖等12个国家级高新区,共集聚“新物种”企业336家,占比达到61.9%。其中,驼鹿企业1家、独角兽企业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9家、瞪羚企业325家。
企业类型 |
企业数量 |
占该类型企业的比重 |
驼鹿企业 |
1家 |
50% |
独角兽企业 |
1家 |
33.3% |
潜在独角兽企业 |
9家 |
81.8% |
瞪羚企业 |
325家 |
61.7% |
而作为我省国家级高新区的领头羊,依靠实力强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武汉东湖高新区以“武汉·中国光谷”之名在国内外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在这543家“新物种”企业中,320家来自武汉,约占总数的60%。其中,214家来自东湖高新区,约占全省40%,全市66%。
如今,不断完善的软硬环境,让人才、资金、资源优势加速集聚,“中国光谷”正成为光电子、生物科技、互联网、高端制造等领域“新物种”企业竞相逐梦的新天地。
以新发展催生新经济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到,到2025年,湖北力争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2个万亿级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先进材料、节能环保、数字创意及科技服务产业4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新能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2个千亿级特色产业。
作为产业新赛道的开拓者,在543家“新物种”企业中,以“光芯屏端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企业共计178家,占比达到32.8%;先进制造领域企业共计139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领域企业112家;新材料领域企业55家;新能源领域企业35家;其他领域企业24家。
在543家“新物种”企业中,湖北省软件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共计72家入选。其中2家被评为“潜在独角兽”、70家被评为“瞪羚”。
企业名称 |
所在区域 |
称号 |
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 |
潜在独角兽 |
象辑知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 |
潜在独角兽 |
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光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湖北省楚天云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长江通信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雕龙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湖北省智慧农业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卓锐智高(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兆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湖北壬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黄冈市 |
瞪羚 |
武汉中科通达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湖北凯瑞知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孝感市 |
瞪羚 |
武汉木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噢易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小安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昱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迈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极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中冶智诚(武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吉嘉时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长江信达软件技术(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智博创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东云睿连(武汉)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华莱信软件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精臣智慧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思普崚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湖北中南鹏力海洋探测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宜昌市 |
瞪羚 |
湖北烽火平安智能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菲沙基因信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市胜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湖北锐意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元光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初心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源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珞珈新空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飞沃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海达数云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益士天慧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地大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毕昇云(武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顶点软件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泰乐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虹识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艾普工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古奥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新能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湖北楚天龙实业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东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朗德电气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金豆医疗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雅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海星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中元华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汉宁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风行在线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物鼎安全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湖北煜途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荆门市 |
瞪羚 |
武汉东信同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儒松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依迅北斗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恩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知明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亦创智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华工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武汉信安珞珈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市 |
瞪羚 |
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机器人智能操作系统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及智能示教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优势和人才优势,专注于先进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是国际上该领域的引领者。
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出色的技术实力、丰富的落地案例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库柏特被评为“潜在独角兽”。
今年6月,协会李智勇秘书长一行曾到库柏特进行走访交流,与库柏特董事长李淼及多位领导围绕企业技术、人才、营销、场景、品牌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协会会员单位象辑知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为气象高影响行业提供专业的气象数据采集与分析、气象应用软件开发、行业应用产品、专家咨询等气象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凭借行业领先的气象大数据云应用和智能气象预报技术,象辑科技被评为“潜在独角兽”。
以新经济成就新未来
为了让“新物种”企业“奔跑”速度更快、发展质量更高,湖北省科技厅将从优化培育政策环境、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展科技金融滴灌服务、强化人才支撑、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等五个方面加强科创“新物种”企业梯度培育,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的意见》“1+4”系列文件精神,支持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发展。
《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培育计划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对掌握根技术或硬科技、发展势头迅猛、影响力极大的科创“新物种”企业可采取“一企一策”方式给予支持。
同时,加大对“瞪羚”“独角兽”“驼鹿”科创“新物种”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其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激发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内在动力。
还将建设湖北“瞪羚”“独角兽”“驼鹿”科创“新物种”企业库,每年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瞪羚”企业100强、“潜在独角兽”20强、“独角兽”“驼鹿”企业榜单,组织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滴灌行动”,引导资本活水精准滴灌入库企业。
在人才培育方面,支持科创“新物种”企业引进和培育各类急需紧缺的优秀高层次人才,优先支持承担省级人才计划和培训计划,在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在生态搭建方面,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科技孵化培育体系,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从项目孵化、企业孵化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一体化、集成式服务,打造孵化科创“新物种”企业的摇篮。
基于以上5条培育措施,力争到2025年,湖北将培育“瞪羚”企业100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00家,“独角兽”企业10家,“驼鹿”企业5家,IPO上市科技型企业10家。
继往开来,“新”火燎原。湖北省已为“新物种”企业准备好了快速成长、纵横驰骋的沃土肥田和“超级跑道”,期待更多的“新物种”企业成长在湖北、活跃在湖北,与湖北共生共荣,共同开创新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END-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50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