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老师发微信,老师为什么不回呢,收到了老师

宝贝,你爱吮手指吗?露露也爱,有大拇指陪伴的感觉棒极了!

宝贝,你喜欢吮吸手指吗?露露也很喜欢。和她在一起感觉很棒!

—— 《大拇指真好吃》

“你在吗?”

无暇转身,突然收到老师的微信,你有什么心情?

嗯~大概,考高分的时候想看却不敢看,不敢看却又不得不看!

突然,收到老师的微信

假装很平静,其实我的手在抖得像帕金森。看到内容后,我不禁松了一口气!

“有个情况我想回应你。”

好吧,好吧!

再看看,“溪溪最近吃手指的情况有点频繁……”.

哦,是的,我就知道!

我很高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在叹气。

吃手

全世界孩子不成文的同款爱好

都说“孩子手里有三斤蜂蜜”,可我还是不信。我很高兴我的宝宝没有全世界孩子一样不成文的爱好。

不是还没来~

4岁的时候,我发现了吃手的美。我真的很生气,也很难过。

几乎每一个小宝宝,都会经历一段疯狂吃手的时期.

老人经常开玩笑说:“孩子手里有蜂蜜,吃起来甜甜的。」

育儿专家也表示,“两岁前的孩子吃手是有充分理由的,应该得到支持。」

因为,两岁前是口欲敏感期,吃东西的手是:

通过嘴巴探索和体验身边的事物;

身体各个部位的跨通道认知可以促进大脑发育。

吃手是一种抚慰自己、释放情绪、缓解牙痛的心理需求。

英国 INPP 国家神经研究所所长萨莉 戈达德在研究中指出:

宝宝的吮吸动作会慢慢从反射动作变成自觉动作;它是一个从不自主吸吮到可控吸吮的渐进过程。

换句话说:吃手是婴儿先天性的反射行为、动作,通过吃手感受到的刺激,都是他学习行为的起点。

很明显,这是一两岁宝宝的爱好。为什么4岁的时候突然发现吃手指的美?

作为一个站在育儿信息最前沿的佛教妈妈,我的做法一直是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行为。

管她,说不定过两天就不吃了。

但最近,现实却让我焦虑了。

我发现,溪溪吃手的习惯愈发严重。无论是走路、排队、看书、睡前,小手指总是时不时就会不自觉地伸进嘴巴。

提醒她了,还会偷偷吃。

本来以为在学校会有所收敛,没想到你是一个如此诚实的宝宝!

手有什么好吃的?是饭不香,还是棒棒糖不甜?

抱着感同才能身受的想法,某一天,我小心翼翼的把一根手指悄悄咪咪地伸进嘴里~

嘿!真香!

眼不花了,头不晕了,什么烦恼都烟消云散。

工作什么的,可以等会才做,先悄悄咪咪地吃个手!

▶ 吃手

会对孩子的发育带来负面影响

话虽如此,但四岁了还频繁地吃手,就得引起关注了!

且不说吃手不卫生也不雅观,长期吮吸手指还会对发育带来负面的影响。

轻则引起牙齿排列异常,影响咬合功能,逐渐形成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噘嘴畸形;

重则还可能会引发嘴呼吸、口齿不清、语言障碍等等问题。

突然,收到老师的微信

甚至连手指也会因过度吮吸而成茧、破损、甚至变形。

最关键的是,长期对吃手的依恋,会让孩子处于「婴儿迟滞状态」,导致孩子心理成长的滞后,跟不上同龄人的步伐。

所以,如果说,两岁前,孩子吃手要「无为而治」。那么两岁后,孩子仍然吃手,就得「有所作为」了。

怎么管?

不能过于提醒,更不能暴力制止,否则只会强化问题。

老母亲真是操碎了心!

问她为什么吃手,“是手指痒吗?”、“是牙齿痒吗?”、“是有什么不开心吗?”

小屁孩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妈妈,我们今天在学校玩了……”

沟通也沟通不了,那转移注意力?

她吃手,就握着她的手指。

握住了这只手,她还有那只手,你捉她躲,一去而来,手倒是不吃了,老母亲也累倒了。

比打完了一场职业相扑还累!

讲真,为了溪溪吃手这个事儿,我愁得头发都掉了半把,在经历了“不管—着急—焦虑—崩溃—绝望—爱咋地咋地“后,最终以破罐子破摔收场。

最后还是听取老师的意见,不刻意提醒,适当关注,顺其自然,慢慢自愈。

这场 “拯救手指”大战竟然意外的胜利了。

某一天,溪溪突然对手指失去了兴趣,好像是对我当初掉的头发的嘲笑!

其实现在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件事,才发现很多时候是我们大人把事情想得太复杂和严重,换一个不一样的新的角度和心态,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 孩子

吃手的原因

对于吃手,之所以会烦恼,想纠正,主要是因为这2个原因。

/ 第一, 不卫生!

刚刚还在地上玩儿,扭头就把手塞进嘴里,也太脏了吧!万一把细菌病毒吃进肚子生病了怎么办?

老母亲简直不能忍!

/ 第二, 这个行为不好。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吃手并不是一个正常的行为,因为一个正常的大人谁也不会把手放进嘴里。

一个频繁吃手的孩子也难免会受到周围人的评头论足。

“那么大了还在吃手!”

“吃手的娃娃不爱干净!”

……

于是当我们看见吃手啃东西这种行为时,大脑的理性就会自动给出不接纳的信号,让我们产生厌恶情绪,对孩子进行约束,不让他们啃。

以成年人的判断,于情于理,没有错。但我们把成年人的处事原则强行加在孩子身上,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这说明什么?有问题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大人啊!

孩子为什么这么爱吃手?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成年人的“对和错”来界定这个行为的好与坏,也不能单纯地用“好与坏”去强行纠正孩子的某些习惯。

怕吃手不卫生,可是过去都是在泥里打滚没脏没净的散养娃,也没多影响健康……

说白了,大多数人都是过去不自己心里的那个坎!

▶ 吃手

2岁后更多的是心理需求

而且我还发现,身边被照顾得越仔细的孩子越容易生病,反倒是糙着养的娃总是能扛过一轮轮生病,大概就是具有了完备的抵抗力和与病菌共生的能力吧。

吃手,既然是本能,就真的没必要那么如临大敌。

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内,不造成健康隐患,就不需要过多干预。

也不是孩子2岁后就不需要吃手了。2岁以前可能是认知发展和口欲的本能需求,2岁以后更多的就是心理需求。

遇到挫折、压力大、焦虑和难过,又不能哭,就只能靠吃手来解决焦虑,缓解安抚。

这也是很多孩子以前不怎么吃手,大了忽然就开始吃手的原因。

溪溪以前是不吃手的,暑假的时候突然开始咬手咬指甲。

仔细想想,应该是那段时间,我和爸爸都比较忙。

爸爸忙着加班,很多时候回来溪溪都已经睡了,早上起来爸爸又已经走了,有时候一连几天都看不到爸爸。

我呢,又忙着上课,没时间陪她玩,来找我陪她玩儿,我还会很不赖烦的让她不要打扰我,有时候甚至连睡前故事都省略了。

这些是不是都让她产生了焦虑,觉得爸爸妈妈不够关心她,想要爸爸妈妈陪,又害怕打扰到我们。

所以孩子突然吃手了,不要忙着去纠正她,先要找到突然出现这个行为的原因。

刚开始发现溪溪吃手,我也是制止她,告诉她吃手不好、不卫生,倒是不吃手了,可她开始吭衣服、肯被子、肯玩具…….

可见,情绪不会凭空消失,只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宣泄。

成年人不开心了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发泄,买买买,吃吃吃。孩子难过了,不能哭,不能抱着妈妈撒娇,如果连手都不能吃了,那让孩子怎么办?

盲目的强调只会起到“负面强化”的作用,加强孩子的意识,激发孩子的叛逆,激化孩子的焦虑程度。

不仅不能纠正,反而越管越严重。

别吃手!

不许把手伸嘴里!

立刻把手指拿出来!

看似有威慑力,实则却是隐性的心理暗示,会不断加深「吃手」这件事在孩子脑海里的印象。

而且,如果孩子屡教不改,家长粗暴地责骂、恐吓、甚至一巴掌拍掉孩子的手,只会让孩子的安全感更低,吃手的行为反而屡禁不止。

其实,正常频率和适当程度地吃手,通常不会严重到孩子的牙齿和骨骼发育的。

实在担心,就定期带娃检查牙齿,可以和医生随时沟通,不必太过焦虑。

但如果已经把手吃到脱皮,长茧子甚至皲裂流血的程度,就必须要干预!

吃手到这个程度,已经不仅仅是习惯问题了,而是有比较严重的内心问题,孤独、沮丧、难过、焦虑、无聊…..

▶ 解决吃手的前提

是解决孩子内心的不安

例如我就发现,我和爸爸放下手中的事,用更多的时间来陪溪溪,一起做做小游戏,睡前讲讲故事,一起唱唱歌什么的,溪溪慢慢地就不吃手了。

可见,化解孩子的不安才是解决吃手的关键。

如果突然发现孩子某些不好的习惯,不要急着制止,先和孩子沟通一下生活、情绪,是不是碰到麻烦和让她不开心的事情。

了解他的内心,化解她的不安和焦虑,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抽时间多陪陪她,用温柔的语言、笑容、眼神,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减少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当发现孩子又不自觉在吃手时,悄悄走过去,抱抱他,亲亲他,拉起他的小手去玩游戏、做手工、拼拼图,让孩子的手里有活,眼里有事,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慢慢地弱化孩子对吃手的依赖。

如果真碰到化解不了的焦虑,可以采取转移安抚目标,引入让孩子感觉可靠的安抚玩偶或者小毯子,获得安全感,降低对吃手的依赖。

或者带孩子去做其他宣泄内心的活动,比如疯跑、游泳、蹦床这类通过运动分泌多巴胺的活动,也比如画画、唱歌、跳舞、打击乐器等表达寄托情感的活动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我的办法是陪她一起画画、拼图、做游戏,做约定,适当的做一些奖励。

现在溪溪虽然偶尔还是会吃手,但已经不严重。

END

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有溪】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51363.html

(0)

相关推荐

  • 在韩台巨头占据的芯片领域,JD.COM每年采购60亿元,占国内产品不到5%。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生产国,而且有机发光二极管工业也在迅速崛起,对韩国产生了影响。同时,中国面板产业也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在每个环节都有布局。 然而,在中国面板行业...

    科技 2021年12月21日
  • 金秋吃藕最养人!生吃、熟吃各有功效,别吃错了~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 莲藕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均不可小视 生食熟食有不同功效 现在正是莲藕大量上市的时节 一起来认识下 秋季的养生神物“藕”吧! 中医认为,藕是秋季最佳的保健食...

    生活 2021年9月6日
  • 从国家七部委最近“敲打”网络平台谈政府监管的紧迫性

    我们常说的“平台”,主要指的是淘宝、京东、美团、饿了么、滴滴、支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企业。这些企业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取得的成绩应当得到肯定和尊重。但是,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刻不容缓。最近,国家市场监管局、网信部、税务局等七部委联合召集全国几十家平台企业开会,列出了社会普遍关心的相关问题,并要求限期在一月内自查整改。此举非常有必要也非常及时。原因何在?1,大家都知道,现有的大量企业主体,无论其行业特点、规模大小,还是所有制性质等方面都有着怎样的不同,但是都会受到政策制度、企业历史、人们认知等各种背景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盈利模式、内部管理制度等形成制约。人们对于企业的各个方面好坏认知标准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平台企业在创立初期,它在盈利模式、管理制度设计时却没有这样的顾虑和制约。夸张的说,就是可以随心所欲。起码可以说,怎么有利于自己赚钱就怎么设计。什么政策法律规定(许多情况是没有规定)、商业惯例、人文精神等等,都可以各取所需或全然不顾。举例来说,除了我们所知道并被政府和舆论注视的“资本游戏”“烧钱揽客”、“二选一”、“杀熟割韭菜”“外卖飞车党”“漠视缺陷”等现象外,平台对资本、对商家、对顾客、对物流、对骑手等各方利益的撅取豪夺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或者说平台利润的获得(包括各种佣金或处罚赔偿)方式方法、比例大小设计、权利保障等等,外人很难搞得清说的明。其中许多收入,从法律层面说究竟应该归平台归顾客还是归商家,有谁来过问监督?2,由于现阶段竞争对手少甚至没有竞争,平台很容易取得垄断优势,就可以做到既压商家又打顾客,平台当然赚的舒舒服服盆满钵满。人们可以想到的是,当商家与商家的竞争从过去门店形式转移到线上进行以后,这种竞争无论速度还是程度上都变得更激烈更残酷。我们暂且不去分析谈论这种竞争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正面积极作用,而是要指出存在的负面影响。好像马云曾经说过“让天下没有不好做的生意”,结果真是如此吗?答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更需要实践的摸索和检验。,但是从现在暴露出来的现象看,这种竞争在让顾客短期获得一定的价格和服务利益以后,自然就会出现产品品质的逆向淘汰,最终损失吃亏的还是顾客和国家经济长远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会更加严重。现在许多实体厂家店家关门歇业于此不无关系。这个过程中平台起的作用或影响何在?所以说还是要靠政府监管,约束了平台行为才能实现公平公正。3,有许多政府部门对于维护顾客或商家的合法权益无法做到的事,平台却容易做到,很容易发挥应有的桥梁作用。这种事例,尤其以外卖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最为突出和严重。许多业内人士都知道,众多身居阴暗角落、脏乱差的、只做外卖不做堂食的店家,卫生状况已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程度,顾客却全然不知。平台收了顾客的钱,就该对顾客负责,这种责任不能全部推给政府和店家。因为制造产品的商家或店家是否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条件,当然平台有不可推卸的动态管理监督责任。这种情况能否长期改善,还是要靠政府加强对平台行为的监管才能做到。4,平台经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新”。新事物就一定会有个发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相关各方行动更快方法更多。多年来,由于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为企业提供了越来越宽松的条件和环境,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当然使平台企业如鱼得水,总体上说是正确和必要的。企业追求多捞钱赚快钱的现象也无可厚非。关键是有个“度”的理解和把握。例如,许多平台企业在国内外大肆圈钱,不再用于科技发展技术进步,而是为了打压国内竞争对手、为了抢占卖菜的跑出租车的放高利贷的市场,就让人难以接受。试问,天底下的生意都给你一家去做了,还有其他人的活路吗?此外,联想柳传志问题曝光后,有那么多人支持司马南,诟病联想盲目圈钱不务正业也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人们对于平台企业技术进步的期待。总之,从思想认识、技术手段、人员组织等各方面,强化政府对平台监管确实很有必要也非常及时。

    科技 2021年12月2日
  • 648MW!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阳光新能源等企业共享河南33个光伏项目(名单公布)

    【国际能源网讯】11月5日,河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下达2021年新增0.6万千瓦及以上光伏项目开发方案的通知》。 《通知》指出,2021年将新增60万千瓦及以上光伏项目发展计划,3...

    生活 2021年11月11日
  • 您吃的东西会影响您的情绪吗?如何选择含有情绪支持营养素的食物

    如果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阴沉的天气或另一天呆在家里让您感到无聊,那么您选择吃的食物会有所不同。

    生活 2021年8月31日
  • 生出困苦。

    现在的人是怎么了,找个好的工作也难,找个好的结婚对象也难,怀孕也难,生个孩子也难只能感叹世道好艰辛哪。也有点羡慕哑婚盲嫁的年代,也有过得幸福美满的概率,我的父母就是这样过来的,也能平平淡淡过日子。为什么现在的人怀孕这难,跟大龄结婚有关系,我是大龄结婚,这十年期间肚子是一直没有动静,经历了焦虑、失落的时期,打起精神往各大医院跑,中医、西医,经过漫长的曲折的求医路,终于在今年牛年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当我听到宝宝第一声哇哇叫的时候,想哭但是忍住了,一颗泪珠就在我的眼角没掉下去,千言万语道不尽我的心酸,只有相似经历的人才能懂我的心累。有些人能轻易得到的东西,我们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得到,所以我们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宝宝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希望有相似的姐妹也能得到上帝的眷顾,上帝会把我们所求的都恩赐给我们,只要我们不放弃,不随波逐流,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加油,妈妈们!!

    生活 2021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