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阶段,世界各国的车企都对纯电动汽车发起了最后的总攻。然而,最重要的是从传统内燃机汽车向纯电动汽车的过渡,这一直被忽视。
在向纯电发展的过程中,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带里程延长器的混合动力汽车都要通过。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的是将燃油发动机由大变小,再变为零,最终实现零排放。
无知吹捧纯电,却得到相反的效果。最基本的是车企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夸大续航能力。
最近,欧拉白猫耐力的一个错误标准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长城欧拉白猫车主告诉媒体,他是今年4月份提车的,该车标称续航里程为360公里。取车两天后,车主发现车的续航里程变成了351公里,车主无法接受。
虚标不是重点,重点是厂家的态度
众所周知,除了电池安全之外,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是消费者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除了极端天气的影响,环境影响的衰减是由于电池分子的技术缺陷,无法避免。
然而,真正困扰用户的是联系4S店进行测试。4S店检测不到问题,只是做了一些系统升级。如果系统升级能解决问题,其实也没用。
这上演了一出踢皮球的戏码,4S被推给了厂家,厂家让车主找经销商处理。大型车企真的不知道导致续航里程偏差的原因吗?它还声称,之前没有收到过类似的关于续航里程的投诉。
不幸的是,用户拿了真金白银来支持汽车公司的发展,但作为交换,他们忽略了这一点。
有人可能会认为电池续航不足10公里不足为奇,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此前,一些用户声称他们的车辆标称电池寿命为360公里,但实际行驶不到100公里时,他们必须充电。
更有甚者,厂家在广告中说20%-80%只需要40分钟,而用户的车辆实际需要1-2个小时。这么大的偏差可以判断为虚假营销。
另一方面,厂商的态度,至少我们没有在其官方公告中给出积极的解决方案和回复,所以我们对消费者也是敷衍了事。这是独立品牌应该有的风格吗?
不止白猫,IQ也负面连连
如果白猫上的假标记可以容忍,那么欧拉智商上上演的一幕就是强迫用户妥协。
今年7月,有网友爆料,长城欧拉IQ车型在充电过程中起火,山西太原发生多起自燃事件。为此,品牌车型已被太原部分充电站涂黑,禁止欧拉车型满站充电,或要求车主充电时不要离开车辆。
随后,长城发布召回公告。这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但车辆回到用户手里让用户苦不堪言。据部分欧拉iQ车主介绍,召回的车辆不仅续航里程更短,充电时间也更长。
由于欧拉IQ本身的缺陷,部分动力电池的一致性与BMS软件控制策略相匹配。
差异。长期连续频繁快充后,电池性能下降,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动力电池热失控。厂家应对的解决方案则是牺牲用户的权益,强行控制车的电池输出功率,从而实现所谓的消除安全隐患。
说白了,即便是为了安全采用的必要手段,但至少要提前告知车主吧?长城没有,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强制的“升级”。而用户只能被迫选择“妥协”。
掩耳盗铃,用NEDC来背锅
车企可以明目张胆地宣称自己的产品续航多少公里,消费者买回去只能测出不符的数据,但却无力去辩驳。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的能力微薄,无法与大型车企去抗衡。其次是现在市面上差不多9成纯电动车,包括所有的造车新势力,所有的自主纯电和绝大多数的合资纯电都在默认使用NEDC的标准,默认为宣传的续航数据标准。
而NEDC续航正是纯电车续航虚标的罪魁祸首。NEDC标准实际上是一套好多年前就制定好的欧洲标准,这套标准原本只用于燃油车的油耗测定,后来经过小幅度修改之后,直接套用到纯电车上。
对于更苛刻的WLTP和EPA,欧拉选择熟视无睹,其它车企也是同样。采取NEDC测试模式实际上就是将车辆放在一台道路模拟器上进行驾驶,用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阻力。而这一测试标准里面与实际的车辆行驶路况有着本质上的出入,众多车企明知道对于实际用车情况毫无参考意义,那也是不遗余力的推崇。
在线车评认为,在欧拉白猫虚标的事件上,并非是虚标里程的问题,也并非是厂家对待用户的问题,而是这种现象已经形成了一种常态。在新能源发展的阶段,从一开始就种下了病根,欧拉的此番发作折射出的则是虚假宣传。就如同召回事件中强制锁电锁功率一样,上演的是霸王条款,长城是自主品牌值得尊重,但对于欧拉这种行业的乱象需要整治。否则,消费者将被死死地压制着,只能被迫选择忍气吞声。
守护·文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5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