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一个人在认知之外做不好很多事情,但在认知之内很多人都能做好一件事情。
创新激发无限可能。10月26日,湖北光谷实验室运动与健康智能技术创新中心成立。
材料科学、人工智能、医学和光电子学四个不同领域的青年研究员陶光明、陈敏、周宁、侯冲作了专题接力学术报告:《赋能运动与健康未来科技的智能织物》。
图片由运动与健康智能技术创新中心提供。
几年后,他们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出发,共同致力于开发在运动、健康、医疗等方面具有充分应用前景的智能面料,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
临床难题驱动医工交叉做科研
作为临床医生,技术创新中心关键成员周宁深切感受到患者的痛点和医疗难点。
太多的临床场景让周宁思考一个问题,在患者比较舒适、不敏感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如何收集对诊疗有价值的心理、生理或病理数据?
经过多次调研发现,以智能织物为载体的医疗设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答案。
开始说吧。立即联系了陶光明教授、陈敏教授、侯冲教授,很快制作出第一张具有人体生理数据传感功能的智能床单。
图片由运动与健康智能技术创新中心提供。
成千上万的光纤力传感器以阵列的形式嵌入床单,使其具有低延迟、高灵敏度的能力。它们不仅能感知人的睡眠状态,还能对心脑血管患者等特殊人群进行预警。陈敏成为智能表的第一个体验者,并提供了第一手检验数据。
周宁表示,目前只要稍加改进,这款智能床单就可以成为具有心电、呼吸、血氧检测功能的智能医院服和智能家居服,应用前景广阔。
00-1010智能坐垫、智能发绳、降温面料、可控机、智能画板、智能衣服.四位教授用“布”不平凡、“布”知“布”、与“布”共舞、“最懂你的心”等富有诗意的词语,表明这神奇的“布”将全方位改变我们的生活。
科技记者吴春新摄
运动与健康智能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陶光明教授表示,纤维纺织品是人们生活中最亲密、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诞生、被襁褓包裹到生命的终结。从“布”开始,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非感官检测,让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不会有任何被入侵、被监视、被束缚的感觉。
陈敏教授逐一介绍了智能面料所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私密性,所有出席大会的行业代表都对这种高科技“面料”感兴趣。
四位教授表示,创新中心未来将让这块“布”在体育、健康、医疗、教育等领域大放异彩,让体育更健康,诊疗无影响,医学更温暖,科技为民服务的模式彻底改变。
00-1010运动与健康智能技术创新中心核心团队四位教授平均年龄只有37岁。
湖北光谷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新亮介绍,建立这一跨学科交叉创新平台,旨在充分发挥青年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基础研究成果中的作用,促进成果的交叉合作和转化。
陶光明教授表示,团队成员学术背景不同,但志趣相投,在科研中碰撞出许多思想,成果丰硕。此外,四人志趣相投,热情满满,特长互补,特别有合作的动力。
四位青年教授带着“健康中国”的共同梦想同行,用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的基本方略,致力于为祖国撰写论文,为人民福祉贡献才华。
陶光明教授表示,该中心将以光谷实验室为依托,聚焦体育与健康保健中的实际科学问题和关键瓶颈技术,以智能纤维和织物为主要载体,为实现健康人群生理辅助和运动增强、提高疾病护理和康复设施的友好性、提高医疗服务和诊疗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医疗体育数字化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编辑:张琪琪。
审核:王小龙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5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