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霜后,树叶落回根部,大雁南飞。一切都在为冬天的西藏做准备。我们也不例外。盖好被子,穿上长裤,是换季的时候了。
秋冬是变化的季节,但也是最容易出现小问题的季节。深秋,昼夜温差越来越大,身体容易出现各种小毛病。你感到烦躁、口渴和喉咙痛吗?还是经常手脚冰凉,身体虚弱,腹泻,打喷嚏,面色蜡黄,腰膝酸软?
与其坐等不适生病,不如提前做好规划,提前打好换季基础,这样你和家人才能安心过冬。有句话叫“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如何弥补初霜呢?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养脾。
内经告诉你:为啥换季要养脾?
之前总是提醒大家注意养肺,因为五行属金,五脏要养肺。养肺对天气有帮助,事半功倍。为什么这个时候需要调理脾胃?
脾五行属土,处于治中央之位。四季配合肝、心、肺、肾的长期保养,每季最后十八天配合当季脏治的交接。
此时,今年从10月20日~11月6日这18天,正是肺脾共管,要把政令权柄平稳交接给主冬肾水的关键时期。的脾胃应提供能量,掌管交通,这是不言而喻的。很多人换季容易生病,往往脾土不足。
反之,脾胃强健,正好是补益的好机会。而且,内经讲脾是「仓廪之官」,就像人体能量的大仓库,深秋初冬调养脾胃,正好应「秋收冬藏」的气机。's的自然也是符合我们的换季节奏的。俗话说“蔬果打霜更甜”,秋末初霜时蔬果会变得格外香甜饱满。
不仅是为了健康,也是为了初霜美食,我们要趁着天气养脾胃。
怎么养脾?三招就够了!
深秋初冬,寒冷渐至,自然之阳与人体之阳向内汇聚,此时是能量潜降的高峰期,也是我们养好脾胃,借天势将能量潜藏于体内的最好契机。.
如何滋养脾脏?食补、补气、补眠就够了。
1、食补:怀山药
山药绝对是补脾食材中大神的存在。他的好处,中医罗大伦博士很容易理解:
智索。
以最近一再建议大家多吃山药,原因就在这段话里。首先,山药当季盛产,色白五行应金四时应秋,这个时候吃能最能得到秋收能量的滋养。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山药是绝无仅有的一味就能补养脾肺之气的食材,而脾肺之气就相当于我们的免疫力。秋冬换季本就是疾病高发季,此时常吃山药也是有备无患,最适合体虚、平时容易生病的朋友。
这个进补法很简单,说白了就一句话:生山药煮水当茶喝。
分量按原方即可,削皮切片,大火煮开文火焖煮半小时,注意山药削皮戴个手套,不然手容易红痒。煮出来的山药水带着自然的清甜,柔柔糯糯的,特别好喝。
2、气补:足三里+八段锦
俗话说,「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作为养生保健最知名的要穴,足三里真的深藏功与名。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内经讲「所入为合」,经络的气血由此处进入,濡养脏腑。不管是艾灸、针刺、拍打,它都很适合,直接调养脾胃后天之本。
取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
平时有事没事,握空拳拍打这里,或者用艾条、温灸器灸足三里,都是简单可行的操作。有些朋友之前问没有用完的三伏穴位贴现在还能不能用,完全可以呀,用来贴足三里就很好。
如果拍打怕疼艾灸嫌烦,还有更简单的法子,《八段锦》里的「调理脾胃需单举」,可以强健脾胃,尤其适合焦虑、饮食不规律的人常常练习。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开,仰头看右指尖片刻。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反复多遍。手掌起落动作要慢,不可急。
3、睡补:
睡补是最省时省力,又能出效果的法子。毕竟我们每天基本都有8小时的睡眠,要是能边睡边养脾胃,那简直太划算了。
先不讲方法,首先要做到的是避坑,不然再怎么补养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重要的一点:空腹入睡,不然既伤脾胃,又影响睡眠,内经讲「胃不和则卧不安」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腹部保暖。脾胃很怕寒的,睡觉别露着肚子,尤其是肚脐,秋冬季节最好穿这宽松的家居服入睡。
再就是脾胃除了怕寒,还怕湿,内经里明明白白说「脾恶湿」,但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吃太多的甜食、油腻,这都是很不好运化的东西,把自己脾胃累得够呛,导致腰腹赘肉、腹痛腹胀、没胃口、大便不成形……
这种湿气重的情况,用睡觉时间来调补脾胃可以事半功倍,睡前泡泡脚去睡觉就更好了。
还有不到两周就入冬了,气候也将由秋凉渐渐过渡到冬寒。换季的时节,除了及时穿上厚衣秋裤,更要注意调养脾胃。不论是喝碗暖暖的山药水,敲敲足三里做做八段锦,还是贴着理中贴睡个饱觉,都是对自然时令最好的回应,也是对身体最贴心的呵护。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5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