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王伟驾驶的战斗机在中国南海上空与美国的侦察机相撞,战斗机直接坠毁,王伟跳伞失踪,下落不明。
事情发生一周后,许杏虎的姐姐许琳华代表全家人给王伟的遗孀阮国琴写了一封信,向其表达期盼王伟平安归来的希冀并鼓励阮国琴一定要振作起来,坚强面对一切现实,要相信她不是一个人,她的身后有万千中国人支持着她。
许琳华表示:“我们的经历极其相似,王伟和我的弟弟许杏虎年龄相仿,都应是报效祖国的年纪,但许杏虎已经为国牺牲,我和我的家人都承受了巨大的痛楚,我们不愿意再看到许杏虎的悲剧重新在王伟身上发生。”
她的话,犹如一只看不见的巨手,将人们回忆的指针不自觉地拨动到了22年前的5月8日。
那一天,北京正在迎来新一天的朝阳,而南斯拉夫则正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所有人皆枕着月色陆续进入梦乡,却又被一声巨响吵醒。
来自美国的隐形轰炸机向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抛下5枚直接攻击弹药,不仅摧毁了大部分大使馆建筑,更是直接夺走了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及其夫人朱颖的性命,并炸伤数十名无辜人员。
此次事件的发生,震惊全世界。就在世人目光都被中国和美国、北约等国拉扯战吸引时,三位记者的亲属却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承受着同样骤失亲人的痛楚。
01,邵云环的儿子说他忘不了全家最后一次出游的情景,不敢相信那是他和妈妈的诀别
许秀花是邵云环的母亲,事情发生时,年迈的老夫妇正一如往常生活在佳木斯的家中,他们是通过新闻媒体得知此一噩耗,消息一经确认,许秀花当即陷入巨大的悲恸中,精神恍惚地翻出女儿的照片,一遍又一遍端详,泪水不由自主从她的眼眶里喷涌而出。
她说:“我女儿做的是正义事业,她用笔将北约欺人罪行真实、公正地袒露出来,她没有错,她是对的。”
她用颤抖的手拿起一张印有邵云环所写南斯拉夫报道的报纸对来访者续言:“你看,北约给南斯拉夫造成多少灾难,现在他们又炸毁了我们的大使馆,夺走了我女儿的生命,我们中国人是绝对不可能原谅他们的。”
一直保持沉默的邵云环父亲在旁点了点头,接话道:“我们云环是个好孩子,她从小学校努力,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北京外语学院,后来又冒着炮火写了那么多稿件,向中国和全世界揭露北约、美国等国家罪行,有时候她打电话回来,我都能听到对面随时发出的爆炸声,我为我有这样一个女儿感到无限骄傲和光荣!”
邵云环牺牲后,她一双年迈的父母得到政府妥善照顾。相关工作人员遵循邵云环生前心愿,帮她的父母找到一处三室两厅的宽敞居室,令她父母的生活环境有了显著改善。
邵云环的丈夫叫曹荣飞。爆炸发生时,担任大使馆一等秘书的他也在现场。唯一幸运的是,他没有和妻子一样丢掉性命,但仍受了严重外伤,左眼失明,右眼损坏。
领导担心邵云环的死讯影响曹荣飞的病情,是以一直瞒着他,直到他的情况稳定才告知真相。躺在病床上的那些时日里,看不见事物的曹荣飞一直反复问一个问题:“我的亲人怎么都不来看我?”
叫听者无不悲伤。
他是在邵云环牺牲20多天后才获知噩耗的。当妻子的死讯从领导口中说出,曹荣飞的神情一怔,随即大颗大颗泪珠从他刚刚好一点的双眸中涌出。
站在病床前的领导不忍看他强忍悲恸的模样,轻轻握住曹荣飞的手,劝慰他:“哭吧,哭出来就好了。”
领导话声未落,曹荣飞便嚎啕大哭起来。
好半晌,他才从悲伤里慢慢走出一些,努力镇定地自语道:“我有预感,我早有预感……”
他稍稍整理情绪,严肃认真向领导表达祖国对他和邵云环的关心,又感谢了组织给予邵云环的崇高评价与荣誉。
话罢,领导示意工作人员打开门,让等候在门外,已许久未见父母的19岁少年进门探望父亲。这个少年就是曹荣飞和邵云环的儿子曹磊。
母亲牺牲那年,曹磊已经成年懂事,他把丧母悲痛深深埋藏在心里,凭借刻苦努力,成功考入父母曾就读过的母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塞尔维亚语。
坐在母亲昔日上课的小教室里,沉默的少年告诉父亲,他之所以有如此决定,是打算继承母亲遗愿,继续母亲未完的新闻事业。
他说,他会如母亲生前希望的那样,永远诚恳做人,光明磊落,就像母亲为他取的名字一样。
于曹磊而言,他一生可能都忘不了母亲牺牲前一个多月,他们全家最后一次出游的种种。
那天的阳光十分明媚,那天的草地特别翠绿,母亲和他挖了一大堆全家爱吃的荠菜,并烹制了他最喜欢的荠菜粥。
几日后,他告别父母,提前撤离大使馆,母亲替他整理了衣领,叮嘱他别忘记学习,又递给他一大袋零食,叫他和小伙伴在路上吃。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最后回望的母亲,竟然是记忆中最后鲜活的母亲。自此后,他再也没机会抱抱母亲,听母亲唠叨平常。
曹磊对来访者说,母亲的牺牲,让他深切意识到中国青年的责任,他会尽自己所能报效祖国,让祖国早日成长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再也不会上演相同的历史悲剧。
邵云环牺牲了,但她依然“活”在亲人的心中。再未续娶的曹荣飞一直收藏着沾染妻子鲜血的项链,并把它仔细放在了自己那块同样见证悲剧的手表旁边。
他一遍又一遍重复:邵云环没有离开我们,她又和以前一样,出长差去了,我相信,她一定能听到来自世界不同角落,有关和平和正义的声音的。
02,许杏虎的姐夫说许杏虎的死讯还是乡亲们在电视上看到告知他们的
许杏虎的故土在江苏河阳一座贫困村庄中,因他的牺牲,原本名叫“后北洛村”的村子更名“杏虎村”,迎来大批祭拜许杏虎的游客。
村民们说,许杏虎是他们看着长大的,从小就很聪明,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好大学,又去到国外工作,谁知结局竟是如此。
许杏虎的姐姐与姐夫吴荣君谈婚论嫁时,许杏虎仍在读书,但待人热情的许杏虎还是给吴荣君留下了很深印象。
后来,许杏虎考上大学,家里条件不好,吴荣君和许琳华特地从微薄薪资中挤出一点点钱,为许杏虎买了一块手表,叮嘱他一定要珍惜时间,认真学习。
许杏虎牺牲后,那块跟随他很长时间的手表被送回姐姐、姐夫手里,一直珍藏在他们家中,当作纪念。
吴荣君告诉来访者,因为“后北洛村”交通并不便利,信息传递也不发达。许杏虎牺牲的消息,还是家里有电视的村民看到,告知许家人的。
彼时许杏虎年迈的父亲正躺在病榻上,家人一致隐瞒了老人家一整天,却被次日赶来采访的记者“戳破”真相,让老人大受打击,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直至10余年后病故前,依旧念叨着儿子。
许杏虎是家里唯一一个男孩,当初决定驻外工作时,曾遭到家里人反对,可许杏虎的意志十分坚定,家人亦明白他的理想,理解他的职业期许,是以成全了他为国奉献的选择。
但谁也没有想到,许杏虎只工作不到一年,便牺牲在了异国他乡。
那个时候,“后北洛村”刚刚通有线电话,许家人为了能和许杏虎联系上,特地安装了这件稀罕物,并交纳昂贵的电话费用。
只可惜,由于工作忙碌,许杏虎至死也仅和家里人通话3次,让许家人遗憾不已。
许杏虎“离开”后,相关部门专门在他的故土修建了一座烈士事迹陈列馆。
每年清明时节,总有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到此祭拜许杏虎夫妇,为他们扫墓。许家人感谢他们记得许杏虎夫妇,只要有人来祭拜,都会为来人送上些许白水和吃食。
而许家人自己的祭拜日则是每年5月8日,许杏虎夫妇牺牲当天。他们和朱颖的家人一起扫墓,从未有一次疏漏。
许杏虎的父亲病故后,他的母亲独自一人生活在家。老人家同样哀痛于儿子的牺牲,身体越来越差。
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家,吴荣君辞掉工作,专门留在许家照料老人。他表示:“这是我能为虎子做得最后一点点事了,也不枉他叫我一声姐夫。”
吴荣君说,丹阳政府很重视许杏虎家人的安置问题,特地把许杏虎父母从村子迁移到市区,并由市建委组织捐款,为二老买了一户房子。
此外,政府也考虑到许杏虎父母年纪老迈,专门批准二人享受离休干部的待遇,每年按照丹阳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为他们发放生活费用。
许杏虎的姐姐许琳华曾为弟弟的学业毅然放弃读书机会,政府考虑到许家情况,为她安排了国税局的工作。
许杏虎的老母亲托吴荣君向记者转达对国家和党的感激,说虽然许杏虎不在了,可还有很多善心人关心他们,送吃送喝。
老人家希望人们能永远记住许杏虎夫妇的名字,别让他们百年之后变成历史的尘埃。如此,她哪怕是闭眼,也能心安了。
03,朱颖的父亲说她第一次到欧洲,到贝尔格莱德竟是去“接”女儿回家
朱颖的父母得知女儿牺牲的消息是在5月8日的早上,次日凌晨二人便坐上了前往贝尔格莱德的专机。
朱福来是朱颖的父亲,他说那是他第一次到欧洲,到贝尔格莱德,目的竟是为了“接”女儿回家。
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他的心情始终复杂,所见景象也很奇怪:路旁的树木花草非常漂亮,可在花草遮掩下的房屋却窗户全无,露出空洞洞、黑漆漆的内里,让他一下子想到女儿女婿在这里的时日,深受刺激。
朱福来亲自到女儿女婿生前居住的房子里看过,从房东口中听到了很多和二人有关的生活日常:朱颖出国前,曾和丈夫以及家人一起到厦门拍了很多照片,朱颖的妈妈把照片制作成两份日历,寄给朱颖夫妇一套。
朱颖收到日历,十分高兴,房东问她高兴什么,她说我爸爸妈妈给我寄日历了,并请房东看她爸爸妈妈以及妹妹的照片。
朱颖闲暇时会和房东学习烹制南斯拉夫的菜肴,也会教房东夫妇包饺子;她的房间布置得和拍给爸爸妈妈看得一模一样,摆放了很多与亲属的合照。
朱福来说,朱颖的房东很善良,得知他是朱颖的爸爸后,曾抱着他大哭,不断地念叨朱颖和许杏虎太不幸了,那么好的年轻人,就这么牺牲了。
从贝尔格莱德回国的路上,朱福来和夫人一直抱着女儿女婿的骨灰盒,一路喊着他们的名字。
有礼仪小姐想帮他搬骨灰盒,朱福来不肯,他口气严肃地告诉来访者:“我就是要全世界看看,是美国、北约一下子炸死了我的两个孩子,世界上还会有这样的悲剧吗?一对年迈的父母,转瞬间就失去了两个孩子,我在灵堂上,一会儿趴在这个棺材上哭一会儿,一会儿又趴到那个上面哭一会儿,我都哭不过来了。”
走下飞机时,朱福来像是女儿、女婿仍在世时那般,轻声对他们说了句:“孩子们,我们回中国了,回北京了,爸爸带你们回家。”
他在事后给美国的总统克林顿写了一封信,采访者问朱福来为什么会在信件最后祝福克林顿阖家快乐?
朱福来回答,因为他希望克林顿家庭和睦,能理解中国人,明白中国人渴望和平、幸福的心,如此,他能在白宫的草坪上与家人一起散步,中国人也能在北京的大街上与家人一起散步。
对于失去女儿的老父亲而言,他唯一的希冀就是女儿、女婿仍然在世,女儿能回到他的身边,如她昔日所言,一家人买一辆八人座的小汽车,一块儿出门郊游。
但这个愿望永远不会实现了,它破碎在了大国别有用心的博弈中。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5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