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月,TSMC以5731亿美元的市值超越腾讯,成为亚洲新股王。今年年初,还在全球上市公司市值前十的腾讯和阿里,在8月之后逐渐跌出前十。
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有两种不同的流派,其中市值排名前五的公司可以称为稳定公司(苹果、微软、Saudi Aramco、亚马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它们的市值排名相对稳定。相比之下,后五名的排名相对移动,排名会有很大变化。
最近,英伟达的股价上涨了6.7%,超过了TSMC,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英伟达的全球市值仍在24左右徘徊。有人指出,英伟达市值超越TSMC的关键在于元宇宙的主题,它提高了市盈率。
不知道元宇宙是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似乎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和NVIDIA一样,很多公司搭上了元宇宙概念的“快车”实现股价上涨。那么什么是超宇宙呢?抛弃市场价值理论,对比TSMC和英伟达的发展模式,我们能发现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最近几天关于元宇宙的新闻很多,既有“元”也有“宇宙”,让很多用户觉得虚无缥缈。其实元宇宙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可以参考科幻《雪崩》和电影《头号玩家》中描绘的场景。元宇宙是建立在各种技术基础上的虚拟网络世界。
与普通的虚拟空间不同,元宇宙更像是一个接近现实世界的虚拟平行宇宙,其中有很多现实世界中的数字对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NFT等数字艺术品最近开始流行,一些NFT的数字绘画可以卖到上亿。这些NFT艺术作品是元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
不同的公司或个人对元宇宙有不同的定义,但我们可以用他们的观点来进一步理解元宇宙的概念。在不久前举行的阿里巴巴2021云起大会上,阿里达摩院XR实验室负责人谭平表示:元宇宙就是VR/AR眼镜上的整个互联网,包含社交、电商、教育、游戏甚至支付。今天我们熟悉的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应用,在元宇宙上都会有它自己的呈现方式。.
脸书创始人兼CEO扎克伯格认为,“元宇宙是移动互联网的升级版,是融合虚拟现实技术,使用专属硬件设备打造的具有超级沉浸感的社交平台。”无论是哪种说法,哪种定义,想要构建真正的元宇宙,都离不开计算能力更强的计算平台,在此基础上,才能构建完整的元宇宙生态。
今年,苹果在秋季举行了两次新产品发布会。不像很多用户对iPhone 13系列和新款Macbook Pro系列的到来感到欣喜,一些行业媒体对此颇为沮丧,苹果也没有带来相应的AR/VR硬件。苹果有自己的软硬件生态,对软件开发者有很强的吸引力。似乎很多人都认同苹果应该是一个元宇宙。
相比之下,脸书对元宇宙持更积极的态度。早在2014年,脸书就收购了虚拟现实设备制造商Oculus,以布局元宇宙生态。最近,有报道称,脸书将更名以适应其元宇宙发展战略。
毫无疑问,GPU是构建元宇宙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而基于元宇宙构建的英伟达自然可以给市场更多的想象空间,但英伟达市值的快速增长不仅仅是元宇宙的功劳,还有自动驾驶的功劳。
又是元宇宙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众多新能源车企市值大涨,纷纷超越传统车企。目前,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位居全球前十,高于大众、丰田、通用汽车的市值总和。另一方面,蔚来、小鹏和理想的市值都不低,可以超越很多传统车企。
告别燃油,拥抱新能源只是一个方面,造车新势力正在汽车技术方面下大功夫。通过传感器、计算模块和算法的配合,使车辆具备自动驾驶能力或更高阶的辅助驾驶功能。从自动驾驶所需的机器学习训练,到安装在车辆上的计算能力模块,都需要相应的芯片。在整车级的自动驾驶芯片中,NVIDIA也是行业中的佼佼者。
以威马M7和蔚来ET7为例,直接使用了四款NVIDIA Orin-X芯片,基于。
7纳米制程工艺,单枚芯片每秒算力为254万亿次(目前最快),四枚芯片同时使用时每秒算力提升至1016 TOPS。
目前除了特斯拉能够自研并使用自己的FSD芯片外,其他车企想要往自动驾驶方向发展,均离不开英伟达和AMD等少数几家企业。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今年的前三个季度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16.6万辆和215.7万辆,同比增长1.8倍和1.9倍,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创新高,达到17.3%。以埃弗雷特·罗杰斯提出的“创新扩散理论”来看,当一项创新(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市场渗透率达到13.5%左右时,之后该项创新技术的市场渗透率便会快速提升,错过创新的企业容易被市场抛弃,被其他抓住机遇的新企业取代。
当年的诺基亚就是很好的例子,企业若不及时布局新技术,历史向前的速度绝不给你太多悔恨的时间。没有任何一家传统车企想成为当时的诺基亚,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市值会这么高,英伟达这样的行业巨头更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估值自然也会随之增高。
更多元的英伟达和更专业的台积电
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左右开始,半导体行业逐渐开始“分家”,衍生出纯设计的Fabless模式和纯制造的Foundry模式,苹果、华为、高通和英伟达属于前者,台积电、中芯国际和格罗方德属于后者。半导体行业分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当然可能会出现卡脖子的问题。
因为芯片代工行业重资产和重投入的特征,随着摩尔定律作用的逐渐失效,攻克下一个制程节点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许多芯片代工企业要么直接倒闭、要么停止新制程研发、要么继续打磨其它制程工艺。专业性是芯片代工行业的代名词,有能力继续研发新制程的玩家越来越少,行业的巨头效应愈发明显。台积电作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全球又遇到芯片产能短缺的问题,直接助推台积电市值的提升。
而英伟达的关键词是多元,他甚至已经脱离传统芯片企业的格局,成为了多个不同领域内的基础设施提供商。除了以上提到的自动驾驶芯片和我们熟知的PC显卡外,英伟达在能源、金融服务、游戏开发和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均有对应的产品或解决方案,如一些超算中心使用的英伟达Ampere架构产品。
所谓行业赛道决定高度,同时在多个赛道内均是关键玩家的英伟达,正好踩在算力和AI等多个行业的需求点之上。
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从Windows OEM电脑厂商的案例中能够看出,若领域内的企业不能在基础软硬件之上找到新的产品卖点或拓宽新的赛道,那么无论你的电脑销量再高,都无法脱离微软、英特尔、英伟达和AMD等品牌的标签,公司市值更是差出了好几个数量级。
当然也有“反例”,前几年韩日争端的时候,日本几家头部半导体行业原料供应商断供韩国,直接使韩国半导体产业受到影响,让韩国不得不主动缓和与日本的关系。这些日本的头部原料供应商走的多是小而精的路线,公司规模多是几十上百人,但发展路线过于单一,一旦技术被其他玩家突破,后果可想而知。
但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真正玩技术、拥有行业基础服务能力的厂商才是最吃香的,这一点一直从未改变。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56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