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病家长就“塌房”▽不管你是做事利落的职场丽人还是气场2米8的霸道总裁一带娃看病都会方寸大乱 各种“不会说话”▽“宝宝上午还好好的,下午就咳嗽了”“孩子烧了好几天,不会烧成肺炎吧?”“孩子有点咳,为啥喝止咳水也没用?”图源:soogif急归急这样描述病情≈没说看病时有几件事要是没跟医生说清楚很可能会出大事01
孩子生病,不管你是职场美女,父母都会“塌房子”。
还是2.8米气田的霸道总裁。
ight: 1.75em;margin-left: 8px;margin-right: 8px;">
当互联网干饭人自嘲996时,儿科医生笑了:在下007。
早上八点开诊,一坐就是一个上午;一天看七八十个号,就没有准时下班过。别说吃饭没时间,很多医生连喝口水都腾不出手,上个厕所都是一路小跑。
这还不算狠的。我们急诊有个医生,一个晚上曾接诊过128个孩子!
你可能会问:医生为啥那么忙?你们不能多招点医生吗?
这就是站着说话腰不疼了。你就是想招,也得找得到人啊。
《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2017年版)披露,我国现阶段儿科医生的缺口,已经超过了20万。
“僧多粥少”,这是现实。看病的孩子多,医生少,排队时间自然长了,平均就诊时间也就短了。
对于常见病、轻症,医生往往会迅速做出判断,这就是大家所说的“看病5分钟”了。但是,请大家放心:
对于特殊疾病、重症、疑难病,医生一定会仔细问诊,问诊不会有时间限制。
然而,在回答医生提问时,总是说一堆不重要的细节,关键的问题却说不清楚。
孩子的年龄,最近的体重。(不同年龄、体重,用药量不同)孩子的患病史及家庭成员的病史;有没有对某些药物过敏;家庭成员有没有类似疾病。
孩子发病的时间、间隔时间和病情加重的时间(非常重要!)。
如果得的是急性病,超过一定时间,病情会有很大变化,治疗方式也不相同,家长要尽量说得准确。例如“腹痛、腹泻1小时”“咳嗽、低烧一个星期”等。
如果就诊前测过体温,要说明是什么时候测的,共测过几次,最高多少度。如果没测,可以凭手感用“有点热”、“烫手”、“滚烫”等,大概说明程度。
另外,要说明孩子发热有无规律性、周期性,以及手心、脚心、手背的温度差别,发热时有无抽搐、身上有没有出疹子等其他伴随症状。
孩子饮食有没有增减?有无饥饿感、饱胀感、厌食、停食?是口干舌燥才喝水,还是总想喝水?如果发病前有吃不洁食物、喝生水、吃剩饭剩菜等情况,最好也提一下。
如果患儿有腹泻,要详细描述孩子大小便的次数、性状(是稀水样、米汤样还是蛋花样?有没有黑便、粘液便、脓血便)。粪便有无腥臭、恶臭或其他特殊气味?有无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发热、厌食、乏力、恶心、呕吐、鼻塞、流涕、咳嗽等。
孩子睡了多久?是正常睡眠还是昏睡?睡眠中有没有惊叫、哭泣?对于婴幼儿,还要看是否需要他人搂抱、安抚才能入睡。
看病前,要做好一些准备。搞不好,你辛辛苦苦跑一趟,就看了个寂寞:
陪孩子去看病的人,最好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孩子的平时生活习惯、发病以来的病情变化、以前的病史、过敏史等等。
有个带孩子来看病的爸爸,医生问病史,他统统不知道,连孩子都笑他“爸爸啥都不知道”。最后妈妈及时赶来,才说清楚。
还有的家庭,娃一生病,全家上阵。一问病情,这个说孩子咳得厉害,那个说孩子没怎么咳。医生都被搞晕:“你们说的,是不是同一个孩子?”
所以,记住了:谁熟悉孩子情况,谁带来看病。如果这个人来不了,就诊前记得和其他照顾者说清楚宝宝的病情。
很多家长没把门诊病历当回事,丢了补一本,才几块钱。可是,这根本不是钱的事。门诊病历上记录的东西,可太重要了:
孩子之前的病情,治疗经过,有没有过敏史、有没有药物禁忌……
就医前,一定要记得带上以前就医/上次就医的病历本、检查结果;如果是转院,记得带上出院小结,复印重要的检验检查结果。
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化验检查,或方便医生目测判断病情。
去医院,难免会有一些检查。曾有一个女宝生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妈妈给她解开衣服就花了近10分钟。
还有些家长,给孩子穿很花哨的衣服来看病,衣服上还有各种珠子、装饰片。这对医生听诊有影响。
带孩子来看病,一定要穿方便穿脱的、上下分身的衣服。尽量穿合适宽松的衣服,外面套件保暖的就可以了。
这里,要提醒各位粑粑麻麻:医生不关心你孩子是去姥姥家了,还是去爷爷家了,只想知道你家孩子发烧几天了?烧到几度?精神状态怎么样?
很多家长觉得“医生太不负责任,怎么都不听我讲完”。但你仔细回想下,你说那么久,有用的信息有几句?
医生可不是万能的,还真不能“绝对保证”“万无一失”“药到病除”。医生只会根据病人的病情作出专业的判断,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医生要是真跟你说“保证万无一失”,你敢找他看病吗?
就诊前,很多家长都会先在网上查孩子的症状,再去看医生。
但是,医生问诊时不要动不动就说:“这种病我了解过了”“网上说可以这么治疗”“可以使用这种药”……
不同孩子有不同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现在网上信息参差不齐,虚假信息较多,既然来到医院就诊,就要相信医生的专业能力。
孩子生病后,有的家长非常焦虑,一天要跑好几次医院,找不同的医生看。
但孩子的病情是不断变化的,症状也会不同,不同阶段可能会有不同诊断。而且,每个医生对疾病的表述都不同,“医学小白”容易产生误解。
所以,尽量不要拿一个医生的诊断,来否定另一个医生的诊断。况且,你还很可能理解不准确,转述不到位啊!
(工作日8:30-11:30,14:30-16:30)
-
练了这个舞蹈动作,5岁娃高位截瘫!医生:非必要别做,太危险了
-
常备这些儿童药,能搞定90%常见病!医生公开家中药箱,快“抄作业”
-
孩子腺样体肥大,一定要做手术吗?急,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