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总喜欢叫媳妇“马子”“马子”,然后带着周边一帮人都是“马子”“马子”,我告诉他们真正的含义后,他们也不再叫了,这个词确有不尊重之意。
第一种说法马子指代女性最早应该是出自扬州瘦马。
早在明朝年间,在扬州出现了大量经过专门培养、色艺俱佳的年轻美女,她们个个苗条消瘦,被称为“扬州瘦马”。
瘦马的出现与当时扬州一带的经济繁荣发展有密切关系。扬州城内,繁华昌盛,歌舞升平,商人们都富得流油,饱暖思淫欲的扬州商人开始追求一些异样而变态的消费和审美,瘦马应运而生。
潘洪钢先生的《清代扬州的“养瘦马”风俗》一文,指出清代扬州有“养瘦马”风俗,即“收养人家女孩,专门卖与大户人家的一种风气”。
潘引用白居易诗“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马肥怕行走,妓长能歌舞。三年五岁间,已闻换一主……”并阐述说:“养女十分妖贵,如同喂养瘦弱的小马驹,扬州人本来性情细腻而富有文采,就取古代大诗人的诗句,谓之为‘养瘦马’了。”
明末张岱的《陶庵梦忆》一书记有《扬州瘦马》:“扬州人日饮食于瘦马之身者数十百人。”清人吴昌炽《客窗闲话》卷四“瘦马”条记载:“金陵匪徒,有在四方贩卖幼女,选其俊秀者,调理其肌肤,修饰其衣服,延师教之,凡书画琴棋、萧管笛弦之类,无一不能。及瓜,则重价售与宦商富室为妾,或竟入妓院,名之曰‘养瘦马’。遇有贫家好女子,则百计诱之。”
清代丁耀亢在《续金瓶梅》一书中对“瘦马”也有描述。一等资质的女孩,将被教授“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及精细的化妆技巧和形体训练。
二等资质的女孩,也能识些字、弹点曲,但主要则是被培养成财会人才,懂得记账管事,以便辅助商人,成为一个好助理。
三等资质的女孩则不让识字,只是习些女红、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炉食、摆果品、各有手艺”,被培养成合格的主妇。当然,所有的这些煞费苦心的培训都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买主,卖个好价钱。
瘦马是一个对女性带有侮辱性的词语,意为可以对女性任意摧残和蹂躏,如同役使凌虐弱小的马匹一般,现代用马子一词指代女性正是源于此处。
此外,还有夜壶说。
袁枚讲过这么一件事:
县太爷带着师爷坐船出差,师爷起夜往县太爷的夜壶里尿了一泡。县太爷大怒,当场翻脸:我没拿你当外人,你竟然偷用我夜壶!你不想想这壶嘴里头天天进进出出的是什么!我竟然被个夜壶绿了!
还怕师爷没听明白,县官又补充了一句:我们老家那儿拿夜壶都当老婆的你知不知道!
师爷张口结舌,眼看着县太爷喊来衙役,将夜壶丢进河里,把他行李往岸上一扔,我没您这样的秘书,哪儿凉快您哪儿呆着去。
工资都没结,就这么把人给开了。
夜壶这东西,最早叫虎子,唐朝避李虎讳,改叫马子。后来被人传叫女性。
总之无论哪种说法都是将女性物化的一种叫法,对于此我们应该杜绝,有些读者反驳,叫什么并不重要,内心尊重不就成了?
话里话外你都不尊重人家,岂敢奢求你心里尊重?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5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