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教育:“挫折教育”在逆境中积蓄力量。

面对升学压力、亲子矛盾、人际冲突、情感创伤,很多青少年正经历一场“心理危机”,由此产生的心理“挫败感”似乎一时难以化解。“这皆因心理耐受力不足所致,如不及时加强干预,轻则会导致青少年自我效能感降低,表现为自卑、双向抑郁等心理问题,重则产生心境障碍,出现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近日,集美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巨东红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提出,如何加强心理危机干预,提升青少年的挫折耐受力,正在成为“家、校、社”亟待协同解决的问题。

亲子教育:“挫折教育”,在逆境中积蓄力量

面对上学压力、亲子矛盾、人际冲突和情感创伤,很多青少年正在经历一场“心理危机”,由此产生的心理“挫败感”似乎一时难以化解。“这都是由于缺乏心理承受力。如果不及时加强干预,会导致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下降,表现为自卑、双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情绪障碍和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近日,集美大学法学院社会学副教授鞠东红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何加强心理危机干预,提高青少年的挫折承受力,正成为“家庭、学校、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自伤、自残甚至自杀事件频发,呈现低龄化趋势。父母的训斥,老师的谈话,同学之间的摩擦,都可能是青少年内心世界防御崩溃的导火索。一方面,物质条件极其丰富,生长环境优良顺畅;另一方面是学业竞争和亲子关系等带来的内心压力和焦虑。而青少年的挫折承受力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根据国内心理咨询平台发布的《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有一半的青少年(12-18岁)受访者表示自己承受了一定的压力。37.23%的受访者表示压力程度在中等以上。他们普遍认为最大的压力来自考试,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示,除了学业压力,父母的管教、期望和沟通也是压力来源之一。此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一份《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的检出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焦虑抑郁成为青少年中增长最快的精神疾病之一。

“安全感”是应对挫折的最好武器,父母要为孩子提供安全“避风港”

“首先,家长需要保持冷静稳定的情绪状态,让孩子有安全感,这是对孩子强有力的心理支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知名专家崔永华教授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家庭的和谐氛围是最好的天然“避风港”,孩子从中获得的“安全感”将是他们应对挫折的最佳武器。一旦孩子有了直接面对挫折的信心和信心,而不是独自承受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无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焦虑、恐惧、迷茫等情绪就会唾手可得。

提高青少年的挫折承受力,开展“挫折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但是,‘挫折教育’并不是简单粗暴的‘压制教育’,而是一种用柔软战胜困难的良好教育。崔永华指出,父母要积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而不是一味压制和回避,让孩子陷入自我否定。能够捕捉和感知孩子陷入挫折时的心理状态,有同理心引导孩子及时恰当地表达和宣泄负面情绪。

父母对挫折的判断和理解直接影响孩子的“挫折认知”。“父母需要给孩子输入一个概念:挫折是生活中的正常状态,所以不要害怕面对,因为你害怕它带来的负面情绪。挫折积累得越多,孩子的忍耐力就会越强,情绪控制力也会不断提高。”崔永华认为,家长要控制挫折的适度性,让孩子学会不断征服堡垒和挑战自我,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锻造坚强的意志品格,这是“挫折教育”的内在使命。

“独门独户”不可取,同伴文化需要正确价值观引导

同行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崔永华特别提到,独生子女不能是“单亲家庭”,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和同龄人交流,因为来自同龄人的积极刺激非常重要。“在情感陪伴中,在玩伴的支持下,孩子的负面情绪可以得到调节;在挫折体验中,角色m

值得注意的是,同龄人文化中的负能量极具破坏性。“在一些青少年亚文化中,抑郁和自残被视为病态美,一些青少年并不排斥甚至收敛于此。这种扭曲的亚文化从根本上否定了培养耐挫力的价值和必要性,会导致群体容忍度的下降。”鞠东红强调,要积极介入青少年亚文化的引导,以青少年喜欢的方式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创造“抗挫文化”情境,提升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

心理承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培养和强化的,给孩子创造接触“挫折”的机会,恰恰是科学认识挫折、激发“压力”积极作用的好方法。

鞠东红建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式”教学,设置外部干扰或障碍,引导青少年在特定环境中对抗挫折,树立“情绪管理”意识;课后,青少年可以尝试拓展性的宽容训练。“比如野外生存训练营、探险训练、乡村体验.孩子在陌生新颖的合作环境中经历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们的韧性可以得到充分锻炼。”

“从启蒙阶段的绘本文化,到网络世界的亚文化引导,柔性挫折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鞠东红认为,这种灵活的挫折教育需要更多的家校合作。“我们可以在游戏、阅读互动、参观体验中潜移默化地灌输教学和管理情绪的方式,在教学场景中精心植入更多的心理咨询知识。”鞠东红建议。

社区志愿者、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也是近年来增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家庭爱心辅导员玛丽告诉记者:“很多实际案例表明,孩子在公益活动中帮助弱势群体,不仅学会了付出和承担责任,还获得了正能量,并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格局。”她指出,这些志愿活动让年轻人远离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焦虑浮躁的氛围,让他们陷入对奋斗真正价值的思考。

实的内心和崇高的精神品质去抵御污浊风气的侵袭。

当青少年遭遇严重的心理危机,如何为他们寻找“出口”?巨东红说,此时引入“零距离”危机干预机制尤为重要。巨东红进一步解释说,“心理危机干预”分为三级体系,第一层级是设置紧急联络人或危机热线,第一时间提供青少年心理危机辅导;第二层级是发展固定危机干预联络人,定期介入、引导青少年情绪管控活动,及时发现青少年隐性心理问题;第三层级是预防为主,在教育中创造更多有利于心理辅导干预的环境,教会青少年合理科学认识自身情绪状态,学会基本的管理情绪及调控压力的方法。

增强青少年心理耐受力,加强心理危机干预是当前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家、校、社”共同努力去完成。作为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首先需要学会保持从容稳定的情绪状态,给孩子提供最有力的支撑,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为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提供了空间。(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徐阳晨)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59193.html

(0)

相关推荐

  • 华为鸿蒙迎来新成员,萌趣小伴侣音箱

    华为鸿蒙系统也已发布了一段时间,而也迎来了全新的成员,华为AI音箱2e也终于开售,搭载了HarmonyOS系统,拥有萌趣互动表情,一键畅连通话、儿童语音交互等功能,售价199元。

    科技 2021年11月26日
  • 被熬夜、失眠裹挟的我们,需要一位\

    不知有多少次,我躺在床上彻夜难眠。闭眼数羊、听音乐...能用的招全部都用过,但是每次闭上眼大脑仍然在飞速运转,思考明天的工作、快续费的房租、家人的生日等等,明明10点半躺下的我,愣是熬到了凌晨3点。第二天起来,极力隐藏布满血丝的眼睛,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赶上人潮汹涌的地铁,迎接一次全新的恶性循环。而这个我,又仅仅只是我自己么?

    生活 2021年9月28日
  • 丰田造了一辆氢动力的“排水”车,3分钟就把里程加满了!你能赢特斯拉吗?

    首先,用几句话解释一下这个所谓的“氢燃料电池”体系的由来。 这是日本燃料电池汽车计划的衍生产品。丰田30年前就开始研究氢燃料动力汽车,但由于各种因素无法生产。据官方报道,近10%的...

    科技 2021年10月27日
  • 中国移动移动边缘云硬件集成服务采购:两家公司中标

    从中国移动官网获悉,中国移动近日公示了2021年移动边缘云硬件集成服务采购的中标结果,荣联科技和中盈优创两家中标。

    科技 2021年11月1日
  • 手脚冰凉过冬难该怎么办 有哪些改善的小技巧

    进入冬季的时候本身温度就是很低的,这个时候要好好的保暖自己的身体,做好正确的预防可以减少身体出现疾病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要重视身体的保暖工作,做好正确的预防能减少危害。对于那些手脚喜欢冰冷,一般还是女性多见,这样的情况想要好好的过冬该怎么办呢?有哪些改善的小技巧呢?下面大家和小健一起看看吧。

    生活 2021年10月18日
  • 活力健美操快乐成长——吴起县第三幼儿园第六届少儿体操比赛纪实

    “生命在于运动”,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生活和学习。11月3日上午,吴起秋日的阳光依然如夏日般灿烂夺目,第三幼儿园邀请部分家委会家长共同参加了幼儿体操比赛活动。

    生活 2021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