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形容很痛的时候都会说“痛到骨子里了”,而痛风就是这样一种能让人感觉到“痛到骨子里”的疾病。痛风,顾名思义就是痛到使人弱不禁风,每次看到被痛风折磨得痛不欲生的患者就想和大家普及下痛风的相关知识,让大家尽量少受到痛风的折磨!
一、痛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痛风其实是炎症反应的症状,它是是尿酸盐(主要是尿酸钠)沉积于关节腔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尿酸钠沉积在关节附近最软,组织最疏松,空隙较多的软组织中,进而引起炎症性疼痛。这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伤口撒盐”的感觉。痛风发生后,少量的尿酸盐会慢慢被吸收,炎症感就会逐渐消散疼痛缓解(疼痛自动缓解)。大量的尿酸盐则无法被完全吸收,就会导致炎症持续,而无法吸收的那些尿酸盐则会被包裹起来,形成“结石”,沉积在关节附近,叫“痛风石”(一般并不疼痛)。同时尿酸盐结石也可能会在肾脏形成,导致痛风性肾结石或膀胱结石。因此,如果出现痛风石则意味着病情加重(虽然疼痛未必加重)。而且痛风石无法自然排出,只能通过手术取出,如果痛风石越来越多,最后会导致症状越来越重,出现严重后果。
沉积于关节中的尿酸盐来自于哪里呢?软组织沉积的尿酸盐来自血液中。人类的血液中存在一定量浓度较低的尿酸盐,这些低浓度的尿酸盐不会沉积,保持溶解状态,并由肾脏过滤排泄掉。但是如果血液中尿酸浓度太高(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尿酸的指标是否偏高),在一定条件下(如受累、挨冻、挨饿、脱水等)就会达到“过饱和”状态,尿酸盐就会从微循环血管里渗出来,沉积到软组织中。所以,虽然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得痛风,但是所有痛风患者的尿酸指标都高。因此,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病理基础,从血尿酸增高至痛风的症状出现所需的时间,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有些可能终身不出现症状。但是降低血液尿酸浓度,是治疗痛风的关键,同时避免上述诱发因素也非常关键。
那么血液中的尿酸浓度为什么会升高呢?血液中的尿酸升高主要是由于这两个方面:1.合成的多了2.排泄的少了。
人体内合成的尿酸来源于——嘌呤,嘌呤是核酸(遗传物质,DNA和RNA等)的组分之一,嘌呤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在人体内代谢过程复杂,嘌呤在人体内会代谢成尿酸。个别患者因为遗传导致的酶缺陷,嘌呤大量转化为尿酸,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作。
体内嘌呤的来源一部分来源于饮食,另一部分嘌呤来自人体的自身合成(为了细胞内遗传基因复制、表达等)。因此,要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浓度,低嘌呤饮食是很必要的。
生活中的高嘌呤食物有内脏、某些鱼类、某些贝类、浓汤等。因此,在平时的饮食中应该尽量避免动物内脏、肉汤、海鲜、肉类等高嘌呤食物;可以多吃一些低脂脱脂牛奶、鸡蛋、蔬菜等低嘌呤食物。另外,饮食中摄入果糖较多会促进嘌呤转化为尿酸,所以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必须减少果糖摄入,包括果糖、蜂蜜、甜饮料(果葡糖浆或蔗糖)、果汁、甜点(蔗糖在人体中会转化为果糖 葡萄糖)等。
另一类尿酸升高的原因是由于肾功能异常导致尿酸排泄减少。因此,在临床中也常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溴苯马龙/丙磺舒)来帮助降低血液中尿酸值。同时,碳酸氢钠(小苏打)和枸橼酸钾钠等碱性药物也促进肾脏排泄尿酸。另外多喝水也能帮助尿酸的排泄,对于肾脏功能正常的患者,建议多喝水,尤其是碱性的苏打水(pH值>7)来促进尿酸的排泄。
二、一旦发生痛风,怎么治疗才好?
针对痛风治疗的目的是促进尿酸晶体溶解和防止晶体形成、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痛风有急性发作期和间歇期之分。在痛风发作的急性期,由于疼痛症状特别严重,需要采用合适的药物来进行控制和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快速控制关节炎的症状和疼痛,减轻病症对患者的伤害,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在此阶段一般采用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作为急性发作期的一线治疗药物。急性发作期不进行降尿酸治疗,但发作前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则不需停用。
秋水仙碱能够有效抑制痛风发作时出现的细胞浸润情况,帮助患者快速有效地减退关节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稳定病情。但是秋水仙碱的副作用较高,容易损伤肾健康和胃肠道健康。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阻止炎症反应中的介质——前列腺素(PG)的生成,进而阻止炎症反应发生。它具有很强的抗炎、止痛、解热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副作用也很大。很多服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患者都很容易出现胃出血、胃粘膜损害等消化道损伤以及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产生这些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来自于非甾体抗炎药所抑制生成的前列腺素,它其实是有保护胃肠道黏膜作用的一种重要物质。同时由于非甾体抗炎药在抑制前列腺素生成的过程中,会对肾脏的正常血流形成影响,从而导致有一定的肾功能损伤风险。
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是以纳力依托度酸为代表的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物。这类药物属于选择性的环氧化酶抑制剂。它能够更好地趋利避害,选择性的抑制对人体有不良效果的环氧化酶,而不抑制对人体有益的环氧化酶,因而能够在发挥强效抗炎作用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胃黏膜及肾脏功能,所以像纳力依托度酸这类药物的用药安全性非常好。
当病情稳定后,进入痛风间歇期时,则需要进行降尿酸治疗。在痛风的规范治疗中,有一个治疗要求就是要求病人的尿酸要平稳地下降,不能有太大的波动,大的波动容易诱发痛风的发作。一般是每月降低60~80umol/L,这个速度不会引起痛风的发作。同时要让病人的尿酸维持在360以内,并保持在此范围内长期稳定才算达标。
在降尿酸的治疗上首先要要做好生活干预,需要从调整饮食、多运动和保持健康的体重入手。在饮食上远离高嘌呤和高动物蛋白食物,每天嘌呤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在运动上保证每周多锻炼,可以选择慢走、游泳等方式进行,既能降低体重也降低尿酸值水平。在降低尿酸的药物选择上,可选择的药物有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非布司他或别嘌醇,或者是加快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等。
如果患者关节腔内有痛风石形成,则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来进行去除痛风石,对残毁关节进行矫形等。
总之,对于痛风来说最好的治疗是提前预防,在生活中多注意,多检查,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痛风的发生。如果出现症状也无需过分紧张,合理地选择用药和正确的护理,大多数痛风病人并不会受到永久性损害。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6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