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物质条件,真正的理解和懂得,才是最让孩子感动的,也是支撑每个孩子从“普通”变成“天才”的力量。
——遇言姐
前几天,遇言姐看到一个挺好玩的事。
视频博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上传了一个仅6分钟,却十分硬核的科技视频:
他把苹果曾经放弃的想法动手做了出来——Airdesk,可以在一张桌子上实现充电、备忘录等各种功能的神奇黑科技。
视频一出,B站和微博观看量破4千万,满满未来感,连遇言姐这种不太懂技术的人都看得拍案叫绝。
更绝的是,主视频结束后,有1分钟的广告合作,何同学感谢了乐歌股份,并介绍了一款乐歌升降办公桌。
视频发布当天,何同学推荐的桌子全部断货,简直比李佳琦还厉害。
并且,就这短短一分钟的片尾广告,让乐歌当天股价开盘暴涨13.51%,公司市值狂增5.5亿元!
股民沸腾了,大呼“何同学万岁”,这才是最硬核的真·带货之王!
1个何同学,凭一己之力让一家上市公司市值暴涨5个亿,也把他送上热搜,网友在线提问:“下一个广告金主是谁?我们提前去买股票。”
不过,这可不是何同学第一次上热搜。
何同学叫何世杰,今年才22岁,7月刚刚从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毕业。
从测评、到动手做,硬核科技视频让他拥有B站粉丝847万,全网超千万粉丝,堪称科技类博主顶流。
曾经一条“5G有多快”的视频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转发,专访库克、与雷军畅聊、对话微软副总裁“Surface之父”Panos Panay,成立自己的公司……
同龄人还在上课、投简历时,何同学早就成了科技界大咖,开启创业之路,名副其实“别人家的孩子”。
最让遇言姐好奇的是,这样的孩子到底是怎样养成的?
视频里的何世杰是一枚干净的少年,瘦瘦的、笑起来很文气,一看就是100%的理工少年。
不过,何同学是个好奇心十足的理工少年,从4年前进入大学开始,除了本身的学业,就在不断尝试视频剪辑、音乐制作、动画特效……
为了鼓励自己多学习,他给自己起了个有点中二的ID:老师好我叫何同学。那时候,他还没想过自己会成为视频博主。
一次,他要参加演讲比赛,邀请了一位心仪的姑娘,可惜人家并没来,比赛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很失落的他入手了一台iphone,企图靠消费安抚自己的情绪。
万万没想到,iphone并没有让他快乐,一堆不好用、体验差的地方,让一个理工男无法忍受。
回到宿舍、拍了视频,疯狂吐槽。没想到,一周后有 600个人观看,他信心大增一发不可收拾,自此走上视频博主的道路。
与大部分靠量产的视频博主不同,何同学堪称龟速更新。
为了一个画面废寝忘食翻阅资料,为了发明创造一两个月才更新一条视频,每一条视频都必须是干货+有趣的精品。
这种执拗和坚持,在同龄人中着实少见。
心理学界有很多人想解释人做事的动机,其中最有名的是两位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L. Deci与Richard Ryan,现在这两位老爷爷依然在美国大学任教。
1970年他们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人如果持续有动机做一件事情,必须同时满足三大心理诉求:自主感、胜任感、需要感。
而这三个的培养,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息息相关。
其实,关于何同学父母的资料并不多,仅有的几件小事还是他自己发微博讲的,但这几件小事就让人印象深刻。
何同学的爸爸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虽然是名副其实的高材生,但家庭经济条件普通。
跟同时期的家长不一样,何同学的父母属于异类。
当儿子小时候拿着ipad研究刷机,或者举着单反到处跑时,父母从不会担心他弄坏。
报考大学时,父母希望他学一个好找工作的专业,这才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可上了大学,他发现自己更喜欢做发明、做视频,父母便不再干涉,任由他折腾。
有多少家长给孩子拼命报补习班、逼着孩子掌握琴棋书画十八般武艺,却在孩子真的展示出某种兴趣或天分时,横加干涉,把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而何同学奇奇怪怪的想法、试验,都得到了父母无条件的理解和资金上的帮助。
刚开始,他为了把视频拍得更炫酷一些,要把房间布置成全黑色,爸爸花了一星期时间,和他一起把300张黑色卡纸一一糊在墙上。
何同学骄傲地晒了老爸的施工照,引得网友羡慕“小何同学的父母得是多开明啊”。
那一年,他开始做视频,为了精益求精,每个视频都要从创意、脚本、做实验、拍摄准备一两个月,更新速度缓慢,做视频到底能怎样,前途未知。
而这时,周围的人已经开始学托福雅思、准备考研、申请名校,与众不同的路总是孤独的,他也有过自我怀疑和动摇。
他的爸爸妈妈,虽然不知道他在折腾什么,但一如既往的没有干涉,更没有要求他随大流、去做普世价值里更好的选择。
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才让他安心做起视频博主,开始发明创造。
在遇言姐看来,何世杰就是一个动手能力强的学霸,放在清华北大或许还有很多,但是他之所以能成为何同学,除了自己的努力,父母的支持才是真正的驱动力。
因为父母给了他最宝贵的财富——创造和学习的充分自由。
这种自由让何同学在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里展示出了惊人的创造力,特别是在他毕业前夕。
由于大学期间的主要时间精力都放在视频上,忽略了学业进度,毕业马上来临,何同学才发现自己对毕业设计完全没有想法,可能面临无法毕业。
他立刻决定停更视频,将所有时间专注于毕业设计,哪怕这对一个视频博主来说,意味着流量和粉丝的流失,但他非常知道自己要什么。
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他恶补落下的课程,3D建模和打印、编程知识,没日没夜地盯着电脑,完成设计、制作、实验。
白天修改代码、晚上去拍摄星轨收集素材,就像每一个被毕业设计折磨到秃头的学生。
虽然时间短,但何同学并没有敷衍,他的毕业设计题目为:基于树莓派的 3D Lidar 扫描仪,也叫神奇星轨拍摄仪。
和弹幕里的很多网友一样,遇言姐表示,虽然不太懂,但大为震撼。
当“毕业快乐”沿着星轨出现在校园上空,没人想到,这种理工男的终极浪漫是在短短3个月内完成的。
就在毕业设计这三个月里,他还抽空用学的知识做了很多“周边”:
看书看得脖子疼,于是做了一个支架和一个自动翻书的遥控装置,觉得站着看书有点累,又做了可以实现躺着看书的一个支架。
学霸的世界,我们不懂。
神奇星轨拍摄仪的视频让他再次上了热搜,他也开始收获越来越多的粉丝。
他把600w粉丝的名字全部放在自己房间的墙上,这样的硬核浪漫又让粉丝狠狠感动了一把。
其实,最让遇言姐吃惊的是何同学的思考方式,以及面对“大人物”时展现出的镇定。
这体现在今年2月份何同学与苹果CEO库克的连线访谈当中。
在这次访谈里,他先问了问库克是不是四点起床健身,来简单破冰之后,用流利的英文、专业的知识和具有思考性的提问,跟库克对话了20分钟。
整场采访顺畅专业,虽然对面是库克,但何同学大大方方、侃侃而谈,气场一点不输。
聊的内容更像是一场苹果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输出,但何同学的提问技巧和充分准备,让这个过程自然合理。
比如基于中国市场的设计考虑,如何让爷爷奶奶更好地使用iphone,这些问题浅显易懂、又围绕用户体验,也符合他作为科技测评视频博主的视角。
更妙的是,两人谈起了手机自带小功能的使用感受,和同学们会用ipad记笔记的事情,非常巧妙地把苹果拉进普通人的使用场景,让苹果与中国市场更亲近。
显然比起前段时间,劳斯莱斯用了网红做广告,遭受市场抵制和舆论群嘲,这次库克与何同学的对话,既硬核又高级,这个视频的确达到了双赢。
但遇言姐始终记得,这个与全球顶尖科技公司CEO对话的中国少年,今年只有22岁。
而接下来,10月17日何同学发布的“我做了苹果放弃的产品”,更是让苹果粉、广告商、股民普天同庆。
苹果曾经想做无线充电板——AirPower,手机随意放在上面就可以充电。但是后来苹果放弃了这个想法。何同学不仅做了出来,还远远超越!
分析了AirPower的原理后,他做的AirDesk,不仅实现手机随时充电,而且透明的桌面,仿佛一个漂亮的智能电脑,桌子上有“任务清单”,完成一个就会变成绿点。
还有智能升降桌腿,当桌子发现主人伏案工作一个小时,会提醒你要起来活动了,甚至每隔一小时,桌子还会自动递上水杯。
一天工作结束后,那些任务提示会变成“下班”,简直太快乐了。看完何同学的发明,遇言姐只想说:什么时候生产!买它!
这是一个天才的故事,也是一个普通男孩的故事。
私下里,何同学也跟大部分20出头的男孩子一样,生活上能简化就简化:
比如,有六条一模一样的裤子,一年点了217次麦当劳外卖,快递在柜子里经常一周还没有取……
但面对毕业、走进社会,和接踵而来的热度,他又跟很多人不一样,提出了简单又纯粹的愿望:
希望多年以后,还能像现在一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这样热爱学习,面对每次的结束,还能对未来充满感激。
大多数人大学四年或埋头苦读,或浑浑噩噩,但何同学已经找到了目标,并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在新的赛道上狂奔。
所有这些,他都知道,是父母的支持和爱,伴他走过无数艰难时刻。
他一直记得刚开始做视频,还没有多少粉丝时,收到的一封B站年报。
那天,他在年报里发现,为数不多的粉丝里,竟然有个人把他的视频看了545次。
这位死忠粉,是他的妈妈。
有多少父母愿意俯下身子,真正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呢?
除了物质条件,真正的理解和懂得,才是最让孩子感动的,也是支撑每个孩子从“普通”变成“天才”的力量。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END-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61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