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那达慕大会;锡伯族抹黑节;彝族火把节;瑶族大努节;西藏郭旺节。1.瑶族大努节大努节是瑶族在马山、都安、巴马、平果、隆安、大化等地自称“布努”的传统节日。又称二九节、尊娘节、朱珠节和瑶年。玩怒节最重要的活动是打铜鼓和跳铜鼓。铜鼓在中国分为两种少数民族:男性铜鼓;母铜鼓。铜鼓表演需要五个人。两个人打铜鼓,一个打铜锣,一个敲皮鼓,一个舞竹帽。锣先响,铜鼓、皮鼓有节奏地响。铜鼓的传统演奏风格有十二套,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农耕、狩猎等与自然抗争的场景。其动作粗犷有力,舞姿优美大方。竹帽舞者,穿插在以上四位锣鼓队员之间,不时做出幽默的动作,逗得观众捧腹大笑。鼓声铿锵,舞姿朴实,风格粗犷狂野。虽然表演者说不出有多少艺术感,但他们在劳动中排练的舞步清新浑厚,舞者们和谐配合,不时赢得观众的掌声。最好的舞者也能获得“鼓王”的美誉。2.锡伯族涂抹节对于生活在新疆的锡伯族来说,涂抹节是一个有趣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六,锡伯族庆祝“抹黑节”。人们一大早起来,年轻人就成群结队,手里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浸过清油、沾着锅底烟的“Kuduku”(布或毡),从一家走到另一家。每当他们遇到人,不管性别,都会在脸上擦。还没起床的人也会被被子掀开,抹上一团黑暗。锡伯族人普遍尊敬老人。在这一天,如果你遇到一个老人,你必须先和他打招呼,然后跪下。只有得到老人的允许后,你才能擦膝盖上的一点黑,或者老人自己擦。按照习俗,谁在这一天不抹脸,今年就倒霉了。根据民间传说,抹黑节的目的是请粮神避免农作物的黑粉,保证丰收。3.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6月24日举行,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火把节通常在农历6月24日或25日举行,持续三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斗柄指出彝语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2014年7月18日至7月27日,云南民族村将以“世界火把节——最牛民族村”为主题,举办为期10天的原火把节嘉年华。市民们不用长途跋涉,不用参加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就能感受到原始的彝族风情。4.蒙古语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古语,又称乃尔,而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娱乐和游戏”,表达丰收的喜悦。“那达慕”大会是蒙古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7、8月牲畜发福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化娱乐大会。“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在那达慕大会上,有惊心动魄的赛马、摔跤、令人钦佩的射箭、竞技象棋和迷人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排成一排,每人系着一条彩色的腰带,裹着一条彩色的毛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各种各样的彩旗插在赛马的开始和结束。只有当号角响起时,骑手们才会飞向他们的马鞍,鞭打他们的马。到时候,红毛巾会像箭一样飞起来。到达终点的前五名成为草原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射箭、摔跤等比赛也吸引了不少牧民。5.藏果节是藏族农民庆祝丰收的节日,在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十分流行。这
因此,郭旺节的日程安排是以乡镇为基础的,由村民根据当地作物的成熟程度商定。相传,早在公元5世纪末,藏族武德王龚建为了保证大丰收,曾向永中佛祖求教。按照佛令,允许农民围着田地转圈,由手持香炉、高举椽子的人带领,由我们的宗教领袖带领,拿着高高的木棍包裹哈达和羊的右腿,带领村民拿着青稞穗或麦穗围着田地转圈数圈,然后把各种谷穗放在粮仓和神龛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那就去野餐吧。节日一结束,紧张的秋收工作就正式开始了。庆祝丰收节是藏族农民半年辛苦劳作后最大的快乐。藏语“王”在节中的意思是一个场,意思是“转一圈”。“郭旺节”的意思是在丰收的田野里唱歌跳舞。
中国有几个民族,有几个省?
中国有56个民族。他们是阿昌族、白族、宝安族、布朗族、布依族、朝鲜族、傣族、达斡尔族、德昂族、东乡族、侗族、独龙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哈尼族、汉族、赫哲族、回族、基诺族、晶晶族。仡佬族、拉祜族、黎族、瓦瓦族、珞巴族、满族、毛南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仫佬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撒拉族、畲族、水族等。延伸数据: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统计,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2.6583亿,其中汉族人口11.594亿,占全国人口的91.59%,少数民族人口1.0643亿,占全国人口的8.41%。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1692万人,增长11.22%,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523万人,增长16.70%。因为实现不
平等的技术生育政策,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显著增加。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91.99%下降为91.59%,各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由8.01%上升为8.41%。尽管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到10%,但分布却十分广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密度与内地沿海汉族地区比较,差距悬殊。例如,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1.8人。总的来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有两个特点:1、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1,200多个民族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在这些地区又都杂居着不少汉族,其比例也相当高。如在内蒙古、广西、宁夏三个自治区中,汉族人口都居于绝对多数,在新疆,汉族人口占40%。同样,在各汉族地区也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近20年来,少数民族杂、散居人口增长快,民族杂散居的县市越来越多。2、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各民族平均分布在30个省区,有29个民族分布在全国所有的省区中。全国拥有56个民族的省区有11个,占全国31个省区的35.5%。尽管少数民族分布范围很广,但其人口仍主要集中在西部及边疆地区。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广西、云南、贵州、新疆4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之和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以上,再加上辽宁、湖南、内蒙古、四川、河北、湖北、西藏、吉林、青海、甘肃、重庆和宁夏,以上16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91.32%。我国陆地边境线全长2万多公里,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6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