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宇调魏莹治风湿痹痛。

张珍玉丨调营卫治疗风湿痹证

风湿痹痛综合征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不敏感、关节屈伸不利。103010年曾有“风寒湿三气相杂而成痹”的论述,并根据风、寒、湿邪的轻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分为治痹、痛痹、痹证,为后世医家所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风寒湿痹应从风寒、寒湿、散寒、除湿、通络四个方面分别治疗。

在反复研究《素问痹论》的基础上,根据理论,“营康之气也气人?齐波说:“营者,水谷的精气也和五脏相融,洒在五脏六腑上,所以能入脉,所以循脉上下,贯穿五脏六腑。".谁,水谷之猛气,其气太急滑,不能入脉,故循皮,分肉,在盲膜中抽,散于胸腹。逆其气而行则病,离其气而行则愈,与风、寒、湿不相融,故非麻痹。”认为风寒湿痹的发生是由于风、寒、湿的侵袭,导致营营不利,不利健康。因此,风寒湿痹的治疗往往从调和营卫入手,并不局限于祛风散寒祛湿的结论。

(一)魏莹与风寒湿痹发病的关系。

营卫空虚是痹证的内在因素。魏莹起源于水谷,水谷转化为脾胃,所以说脾胃是魏莹的转化之源。

003010,曰:“中焦为气之本。”魏莹为10%,而外循肌表,充分发挥其辟邪防病的功能。正如《素问痹论》所言:“卫气者,故肉温,肥而通情,控开合者也。”与脏腑组织调和,温养脏腑组织。故脾胃之源足,营卫之气强,肌表坚密,邪可害。反之,营卫之气不固,肌肉松弛,则风寒湿邪易侵人体。103010,说“都是因为身体虚弱,身体不好,空间不足,风冷湿气,变成关节痛。”003010,曰:“痹也,从之,应视为风寒湿阻三焦之病之营、卫、筋骨。”103010说:“六害之夫邪,燥热之火为阳,风寒湿邪为阴,阴气倍增,营生不通,经脉不通,筋骨皆病,三痹之病为……营生不通,筋骨局促,若不通则痛。”

基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营地是空的,营地外面不稳定。每一次风寒湿之邪入侵,风寒湿三气袭人,营与健首当其冲,营与健运行不畅,经络不通,就会引起筋骨关节疼痛、麻木、不利屈曲的症状。003010曰:“营之气不利,腰腿疼痛。”103010还说:“气血晦暗,风寒久湿,乘虚而入经脉,使营卫之气凝滞而衰,四肢麻木.如果营地失败,营地是不够的。有营地就没有营地。如果你不能为自己辩护,你就不能为自己辩护。如果你有一个警卫,你将无法保护自己。”《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指出:风伤营气,魏不抖布,恶无孔不入,流而伤人。“可见风寒湿邪伤人,又百般引起营卫之间的不和。

总之,营卫不足,卫不固,风寒湿邪易侵人体。然而,风寒湿邪在肌肉表面被人侵袭

103010白:“营弱健弱,风不能制全身,身如风无情,谓之血痹。”003010也有意思:“血痹,阴阳皆微……外感如风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其实“阴阳两虚”就是“营卫气血两虚”,所以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补气通阳,缓解痹痛,调和营卫。风湿痹痛证与血痹证的临床表现虽有不同,但其病源皆因魏莹气侧不足,外邪入侵所致。因此,转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湿痹痛证也是该证的方剂。黄芪补中益卫,芍药聚阴益魏莹血,可补中营,助卫。桂枝性温,能散血中风邪;姜暖表至傅玄之气,“舍风散而血痹自除,而身无慈悲,安是如风。这种药剂用于调节营,有益健康和抵抗邪恶”(徐大椿语)。

黄芪甘温,内能补中益气以滋营卫化源,外则充实营卫,尤善疗风寒湿邪外袭肌表,营卫失和诸病证。如《金匮要略》治疗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及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之防己黄芪汤;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之防己茯苓汤;治历节疼痛不可屈伸之乌头汤诸方中,均重用黄芪,意在补卫气,益中气,和营卫,以协助诸发散药驱除在表之风湿邪气,且使发散祛邪无伤正之偏。邹澍《本经疏正·黄芪》认为:黄芪“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内补中气。”“黄芪一源而三派,浚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所谓源清流自洁者也。”“黄芪专通营卫二气……凡病营卫不通,上下两截者,惟此能使不滞于一偏”,“特能行营卫中气,营卫中气行,邪气遂无以干”。凡此皆说明黄芪确有实卫固表,和卫调营之功效,究其实质,则是根于补中益气,健运脾胃之力。

桂枝辛甘性温,能发散在表之风寒湿邪气,其辛而能散,温则能通,能振奋气血,通达营卫,表里内外无处不达。《本草纲目》谓“桂枝透达营卫”。《本经疏正》曰:“桂枝能逐营卫中邪,不能益营卫中气;能通营卫之流,不能浚营卫之源。”而黄芪配桂枝则实卫固表而不留邪,辛散祛邪可不伤正,使营卫之虚者得补,营卫之郁者得通,故为治风湿痹阻营卫失和之要药。

芍药苦辛,有益阴和营,通利血脉之功,能行营血之滞,且具开破散结之力,故《本经》曰:芍药“除血痹,破坚积”。芍药能开阴结,益阴养营,兼以行营血之滞,故可用于风湿外袭,营卫虚而郁滞不畅之证。合桂枝之辛温,疏散风寒之邪而不伤营阴,益阴养营而不滞邪。二药互伍,一收一散,一寒一温,相互制约,而收调和营卫,疏风祛邪之效。桂枝又能温振中阳,配芍药又能内调脾胃之运化机能,进而鼓舞气血生化之源,营卫滋生之本。脾胃健运之机旺盛,则肌肉、四肢风湿邪气消散更速。合生姜辛温宣散,能助桂枝以祛在表之风湿诸邪,配大枣甘温补中益脾。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散邪,调和营卫,宣通气血,温养脾胃,扶正达邪之功。

黄芪桂枝五物汤调和营卫,扶正顾虚之力较强,但祛风胜湿、活血通络之力尚欠不足,故先生临证应用本方常随证加减化裁。

湿邪偏胜,肢体沉重,或有肿胀,加薏苡仁、白术。薏苡仁甘淡微寒,功能祛湿利水,健脾益胃,乃治湿痹之要药,故仲景于“湿家身烦疼”之时用麻杏薏甘汤,取薏苡仁以除湿痹。《长沙药解·卷一》谓其“最泻经络风湿”。然其力和而缓,非多用不能成其功。白术主“风寒湿痹死肌”(《神农本草经》),能助脾散精,除湿疗痹,故《本经疏正》曰:“白术之效于风胜湿胜者最宜。”且白术配黄芪,能助脾运以祛湿邪,走表以实卫,无不与风湿痹证之病机契合。

风湿兼胜,加威灵仙。本品辛咸而温,功能祛风湿、通经络,乃疗痹之常用药。《药品化义》谓之“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说明威灵仙性善走窜,具祛风除湿通络之功。凡风湿痹证,疼痛游走不定而肢体关节有沉重感,或麻木,或肿胀者,即可选加本品。

疼痛明显,加元胡。痹证由风寒湿邪痹阻,气血不通营卫失调,故其疼痛则为邪气壅塞所致。因而,治疗痹证疼痛当以疏风散邪为主,若疼痛较重,则提示邪结甚,气血凝滞。先生喜用元胡以活血通络定痛。元胡苦辛温无毒,善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于活血散瘀,利气止痛,能理通身诸痛,是为“活血化气之神药”(《医宗必读·卷三》),凡风湿痹疼痛明显者,可随证选用。痹证有风寒湿三气偏盛之异,而其本则在营卫失调,故先生治风湿痹证,强调调营卫以治本,因而与通常所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之法有别,每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奏效,其理本《内经》师仲景而又有所创新,理法方药切当,加减之法简明,使学者易于掌握,值得师法。

张珍玉系列文章由月牙湖青囊学社收集整理自《张珍玉学术经验辑要》、《山东中医药大学九大名医经验录系列丨张珍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丨张珍玉》、《张珍玉医案医话集》、《张珍玉医学文集》、中国知网相关论文及网络等,如有侵权请告知。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63596.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