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10月25日,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简称“全国双创周”)正式落下帷幕。双创周全面展现了各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和新突破。创新创业热潮蓬勃兴起,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下一步,我国双创升级版将持续向纵深推进,围绕增强创新创业“科技属性”,释放创业带动就业新动能,有关部门还将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支持举措加快落地。
在今年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活动期间,最大的亮点就是制造业向“智造”的转变,以及传统文化在科技赋能之下的“出圈”。
智造方面,在全国能源领域具有绝对领先地位的国家电网,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方面走在了前面。国家电网展示了张家口低碳冬奥示范工程、新能源云平台、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河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等优秀创新创业项目,以“打造双创引领标杆助推双碳目标落地”为主线,通过展板、能源互联网电子互动系统等方式,展示公司以双创助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服务保供电和能源低碳转型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而在传统文化赋能方面,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河南让人们眼前一亮。
河南博物院利用数字化形式模拟考古现场,数字考古盲盒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人士加入传播历史文化的行列。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说:“河南博物院通过文化+创新尝试,让中国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吸引更多人士了解文物,这也是探索河南文化破圈的新路径。除了河南,云南边境的爱心绣娘项目也给非遗文化如何与市场结合提供了借鉴,目前该项目已经累计带动了1056名建档立卡户脱贫,绣娘人均增收2000元。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2018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和鼓励措施都凸显出国家在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创业带动就业新动能方面的决心。
在国家政策和措施的引领带动下,我国的双创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010万人,比2019年增加了160万人,说明双创已经对人们的就业偏好产生了正面的影响。除此以外,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从2014年的1.3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44万亿元,贡献率也从2014年的53.1%增长到60%,专利授权数较2019年同比增长40%。
双创活动将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首先,从创新角度来说,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模型证明,科技创新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没有乘数衰减的,可以直接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增加。不仅如此,内生增长理论还揭示了科技创新与社会生产内在的正反馈机制。科技创新是打破类似资源诅咒、中等收入陷阱等发展桎梏的关键。从创业角度来说,虽然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所减弱,但是投资结构的优化仍然对于经济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创业意味着民间投资的增加,还能够为资本市场拓宽渠道,降低政府投资比重从而减少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因而有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最后,双创对于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包括生产端的转型升级,还涵盖了资本市场的结构优化、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素质提升,教育体系的丰富完善,多元就业渠道的多元化等等方面,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推动力。
双创活动周,更像是对双创成效的总结以及优秀项目案例的学习展示,既能够彰显我国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效果,也能够为下一步推进双创工作提供指引,还能够为个人和相关企业建立正确的预期,提供宝贵的经验,调动和集聚全社会各主体的活力,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编辑:唐华 乐水 蔡晓娟)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6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