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热变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有些人觉得一个忽冷忽热的人根本无法调理,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其实通过辩证,热起来冷下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今天,这篇文章将带我的朋友们了解如何使用药物。
所谓“上热”,就是我们的上焦点热了,生气的表现就出现了。比如口腔溃疡反复,牙龈肿痛,人们爱脸上长痘痘。
所谓下寒,一般是指我们的下焦和中焦是寒的,也就是我们脾胃以下有寒的症状。比如吃稍微凉一点的东西,就会有胃部不适和腹泻。腰以下怕冷,尤其是秋冬季节,脚冷,腰膝冷。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上焦的温热火与下焦的冷水不能有效沟通和中和。所以,中医处理上热下寒的方法,就是把上焦的热量引导到下焦,把下焦的水分引导到上焦,使之相互平衡。上焦点与下焦点沟通时,中间焦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来看看有哪些治疗上热下寒的中药方剂。
10-1010方中,黄连苦寒,入少阴心经,降心火,不致红肿。取肉桂放入少阴肾经,温开水脏,不要让它流下来;寒热并用,可以得水火之吉。
00-1010方药黄连苦寒,上清热于胸,干姜桂枝温,降寒于胃,与半夏、人参、甘草、大枣同调脾胃。七味药合用,可除寒热,调和中焦,恢复阴阳。
00-1010方子栀子苦寒清降,擅长清化三焦之火,并宣降胸膈郁热以解烦。蒋欣燥热,既缓解脾胃之寒,又温补脾胃之阳。两药合用,可清上热,温中散寒。
10-1010方,黄连黄芩清焦之火,干姜燥热,既散脾胃之寒,又暖脾胃之阳。人参、半夏、甘草、大枣调和脾胃,起到温补降温的作用。
10-1010方,黄连黄芩清焦之火,干姜燥热,既散脾胃之寒,又暖脾胃之阳。半夏调和脾胃,起到温补和降的作用。
一、交泰丸
肾被水火弄脏。阴是水;肾为火。肾虚,虚火上炎,导致咽喉肿痛。地黄、玄参、山茱萸、山药等。滋阴降火,肉桂、白芥子引火归元,使阴虚之火引至肾舍,咽喉肿痛自然消失。
以上是治疗上热下寒的常用中药方剂,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需用药,请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65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