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得起iPhone,却修不起了

距离第一代iPhone发布,已经过去14年了。/视觉中国

我买得起iPhone,却修不起了

距离第一代iPhone发布,已经过去14年了。/视觉中国

近日,一名油管博主在拆解iPhone 13时发现,一旦更换手机的屏幕,系统便会弹出“无法验证此 iPhone 屏幕是正品”的通知,并且还会提示“面容ID不可用”。

国外知名科技媒体iFixit认为,iPhone 13的屏幕硬件信息与软件系统进行了绑定,要想正常更换屏幕,可能需要通过苹果的官方售后。

而根据苹果官网给出的信息,国行iPhone 13系列屏幕的维修价格,最高可达2559元。

这就意味着如果普通用户意外摔坏了屏幕,维修费用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事实上,苹果已经不是第一次对手机内部的硬件做出这样的限制了。

早在2017年发布iPhone X时,苹果就对其内部电池做出了限制,使得用户不能在官方以外的渠道随意更换。

去年的iPhone 12系列上,苹果更是对主板的各个模块进行了限制,即便是将两台全新的iPhone 12主板互换,也会导致大量的功能无法使用。

我买得起iPhone,却修不起了

iPhone 12更换主板后产生大量系统报错。/YouTube截图

而如今,就连手机硬件中最容易损坏的屏幕,也被苹果套上了一层“枷锁”。

不仅如此,近年来,微软、谷歌等科技大厂也加入了苹果阵营,联合反对用户通过非官方渠道维修电子产品。

科技大厂们为什么要阻止用户到第三方维修商维修?

售后维修

科技厂商们的“小算盘”

尽管苹果一直声称没有在维修服务中获利,然而根据知名苹果资讯网站Above Avalon的估算,2017年苹果AppleCare业务的收入达40亿美元,占苹果服务收入的13%,远超iCloud和Apple Pay等业务。同时,毛利率达到了惊人的60%。

我买得起iPhone,却修不起了

AboveAvalon网站对苹果各业务收入的估算。/截图

可以看出,即使维修服务本身不赚钱,用于延长保修的AppleCare业务的收入依然十分可观。

更为可怕的是,或许科技厂商根本不希望用户手里的电子产品能被修好,因为延长老产品的使用寿命必然会影响到新产品的销售。

2017年,苹果被曝通过软件更新的方式刻意让iPhone 6等老机型速度变慢,这也就是后来俗称的“苹果降速门”。

在舆论压力之下,苹果最终道歉,并下调部分老机型更换电池的价格作为补偿。

不过,苹果CEO库克在2019年一封致投资者的邮件中承认,老机型低价换电池活动影响了新款iPhone的销量。

我买得起iPhone,却修不起了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视觉中国

可见,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促使用户尽快更换手中的老产品,有利于科技厂商们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一条最简单的路径就是:通过提高损坏设备的维修成本,来降低用户维修的欲望,促使用户购买新的产品。

当然,这些厂商限制第三方维修,也有着明面上的“正当理由”。

2019年,苹果一位高管曾在回应维修相关问题时表示,iPhone的技术含量太高,普通人在没有经过特殊培训的情况下无法进行维修,甚至可能会引发危险。

我买得起iPhone,却修不起了

维修不当可能导致手机起火。/bilibili

同时,第三方维修商的维修质量也难以保证。部分维修商唯利是图,利用低劣配件“以次充好”,不仅修不好,还可能引发二次故障,白白浪费用户的时间和金钱。

要提高第三方维修商的维修质量,需要对他们的维修人员进行培训,这就意味着要公开产品的原理信息和设计图纸,导致产品技术的泄露。

如今,以假乱真的山寨苹果产品屡见不鲜,如果再有官方设计图纸的加持,想要完美复刻一模一样的产品也就变得轻而易举。

任何厂商都不希望看到山寨品在市场上横行,更何况产品技术还可能泄露给竞争对手。因此限制第三方维修,似乎也就变得“合情合理”。

不去官方售后

因为实在太贵

诚然,按照苹果等科技大厂的说法,前往第三方维修商进行维修确实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但官方售后过于高昂的价格,才是让用户望而却步的“元凶”。

就以苹果最新的iPhone 13系列为例,其屏幕的保外维修价格至少要1699元,相当于新机价格的1/3。

我买得起iPhone,却修不起了

iPhone 13系列的屏幕保外维修价格。/苹果官网截图

如果手机还有其他的损坏,保外维修价格至少要2899元,这已经超过了部分国产旗舰手机的起步价。

当然,不想支付如此高昂的维修费用,还可以选择苹果为用户“精心”准备的“AppleCare服务”。

目前,这项服务在iPhone 13系列上的起步价为648元/年。购买后,可享受每12个月最多两次意外损坏保修服务。

只是对于屏幕或玻璃背板损坏,苹果在每次维修时还要额外收取188 元的服务费,其他损坏甚至需要收取628元。

因此,即使是购买AppleCare服务,用户仍可能需要花1000元左右的价格更换屏幕。

此外,苹果官方维修的速度,也很难让人满意。

实际上,维修本身对于厂商来说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一方面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如果修不好还可能遭到用户的投诉。

因此官方售后通常都采取“以换代修”的做法:在线下门店收取故障品,直接寄回工厂更换损坏的零件。

这就导致用户可能有将近一周的时间都无法使用自己的手机。

我买得起iPhone,却修不起了

苹果对屏幕维修时间的描述。/苹果官网截图

不仅如此,许多二三线城市并没有苹果的授权线下门店。要想通过官方渠道进行维修,只能选择寄修,这样一来,运输上所花费的时间更是无法把握。

在这个“机不离手”的时代,没有手机你让人怎么活?

相比之下,普通的第三方维修商不仅在各大县市的街头随处可见,而且几个小时即可完成更换屏幕等简单的维修工作。

我买得起iPhone,却修不起了

一家第三方维修店里,师傅们正忙于维修手机。/视觉中国

然而,这样快捷又廉价的第三方维修,在苹果等科技大厂的重拳出击下,又能坚持多久?

“维修”的权利

应该在消费者手里

2015年,我国交通运输部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进行了一次修订,在第五条内容中增加了“托修方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以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指定维修经营者”等相关描述。

如果只是修补一条轮胎,也要被汽车厂商强制到官方售后进行,所有人都会认为是不合理的。

我买得起iPhone,却修不起了

损坏的车辆在路边维修店排队维修。/视觉中国

那么,与大众消费者更为接近的电子产品维修,又为何逐渐被科技厂商所掌控?

更可怕的是,它们还用各种理由,让消费者觉得这个规定是理所应当的。

所幸的是,这个问题并没有被忽略。2021年6月,美国纽约州参议院率先通过了电子产品维修权益法案。随后,美国政府出台了一份行政命令,要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起草新规定——制造商不能限制消费者自行或在第三方商店维修产品。

在大西洋另一侧的欧盟,也以绿色环保的名义,介入到这场“维修权运动”当中:2019年底,欧盟议会通过了相关规定,要求电子制造商要在2021年后,向专业维修人员提供官方配件。欧盟此举目的在于提高损坏手机的维修率,从而降低用户购买新机的欲望,以减少电子垃圾。

这些努力并没有白费,就在今年10月初,原本反对维修权的微软承诺将积极研究维修权问题,并同意在2022年底前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维修选择。

而在我国,由于电子制造业的强大,大量的电子零件在市场上流动,第三方维修商可以轻易获得或仿造电子产品的各种维修配件,从而使“维修”这件事变得十分便捷。

因此,一直享受着维修权的中国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维修权自由的问题。

我买得起iPhone,却修不起了

iPhone 13屏幕维修的话题下,网友对中国的第三方维修很有信心。/微博截图

但去年以来,由于苹果在iPhone 12硬件上的层层限制,以华强北为代表的中国第三方维修商们已经无法轻易维修了,伴随着科技厂商们对电子产品维修的步步紧逼,第三方维修商很可能迎来寒冬。

假如真的有一天,第三方维修商全部消失,科技厂商垄断了电子产品的维修,那么用户在面对损坏的手机时,就只能选择官方售后进行高价维修,或者是直接加钱换新。

也许正如网友所说:“虽然我会选择官方的高质量屏幕,但你不能阻止我低价维修的权利。”

总而言之,反垄断也好,低碳环保也罢,不管以什么样的名义,维护维修权,终究是对消费者有利的。

“维修”的权利,本来就应该在消费者的手里。

参考文章

[1] Right to Repair | Wikipedia

[2] iPhone 13 Pro Teardown | iFixit

[3] The Apple Services Machine | Above Avalon

[4] Apple Tells Congress You’ll Hurt Yourself if You Try to Fix Your iPhone | vice

[5] 巨头们正在慢慢剥夺你维修的权利 | 差评君

[6] 天价维修?计划报废?看完苹果发布会,谁偷走了我们的维修权?| 牛顿顿顿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66656.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