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使用。
p>
儿科医生该重点关注哪些病毒?
那么儿科医生在临床上该重点关注哪些呢?
-
腺病毒可以说是儿科医生最熟悉的了,很多儿科医生都被重症腺病毒肺炎所困扰;
-
杯状病毒科里的诺如病毒,随着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的逐渐的开展,诺如病毒可能会逐渐替代轮状病毒,成为头号病原;
-
冠状病毒科,现在大家也都不陌生了。全球都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前的SARS病毒都属于冠状病毒科,危害巨大;
-
丝状病毒科、疱疹病毒科、正黏病毒科的流感病毒以及副黏液病毒科里的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也是儿科医生需要关注的;
-
轮状病毒、风疹病毒、微小病毒B19、博卡病毒(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等也同样会引起非常大的危害,需要注意。
01
-
美国FDA批准将利巴韦林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感染,与干扰素合用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
拉沙热(拉沙病毒)、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及其它出血热:治疗及预防作用;
-
腺病毒肺炎:早期应用可能有缩短病程、减轻症状的作用;
-
早期手足口病:使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有一定疗效;
-
新型布尼亚病毒:利巴韦林对有一定抑制作用,临床上可用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
-
贫血:口服、静脉给予利巴韦林会导致计量相关的可逆性贫血(低剂量贫血因血管外溶血引起,高剂量贫血因骨髓抑制引起)。
-
致畸性:育龄妇女有潜在的致畸性;但在灵长类动物的实验模型当中,剂量高达120mg/kg时,未观察到对胎儿的不良后果。
-
其他不良反应:1986-1988年,127,000名婴儿使用利巴韦林,具有良好的整体安全性;报告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头痛、罕见的支气管痉挛恶化;皮疹、结膜炎与利巴韦林的使用有关系,但一般在停药后几小时就会消退。
02
-
巨细胞病毒感染。
-
免疫抑制(免疫低下)患者中发生危及生命和影响视力的CMV感染。
-
25%的更昔洛韦受者会在治疗开始后9个月产生耐药性,此时可以与其他药物(如膦甲酸)联合治疗。
-
儿童严重的CMV相关疾病,包括有CMV肝炎、CMV肺炎以及CMV脑炎等。
-
骨髓抑制:两周内40%接受治疗的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0%接受治疗的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2%接受治疗的患者发生贫血(但停止用药后都可逆)。
03
治疗方向:
-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有症状的孩子,在抗病毒治疗的后期使用缬更昔洛韦作为长期治疗。
-
有症状的先天性CMV疾病的婴儿,可改善其听力和神经发育结局。
-
腹泻、恶心、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头痛。与静脉给予更昔洛韦相比,口服缬更昔洛韦治疗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相对少见。
04
-
对有胸苷激酶编码的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抗病毒效果较好。
-
EB病毒(EBV)DNA易受三磷酸阿昔洛韦控制,所以尽管EBV仅具有较小的TK活性,它对阿昔洛韦有中等敏感性。
05
06
对于帕拉米韦,中国卫健委推荐的剂量为:
-
成人 300-600mg; -
小于30天新生儿 6mg/kg; -
91天-17岁儿童 10mg/kg。
-
帕拉米韦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的症状、头晕、头痛等。
07
治疗方向:
-
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有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其耐药,且在儿童和老年的这种患者中,没有证据表明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有预防治疗或缩短病程的效果。
不良反应:
-
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幻觉等,严重不良反应包括精神抑制性恶性综合征、精神病和自杀意念等。
08
-
>12岁:40mg或80mg,Qd×1d; -
<12岁:10mg,20mg或40mg; -
依据体重决定用量。
09
-
国外主要用于乙肝、丙肝的治疗;
-
我国把它拓展到了一些呼吸道的疾病的治疗,包括: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疱疹性咽喉炎、手足口病、EB病毒相关疾病(IM、CAEBV、EBV-HLH)、CHB、HCV;
-
然而,对于呼吸道的疾病治疗,我国目前是缺乏相应剂型的,比如在雾化治疗上,我国缺少雾化的药物。
09
图3 抗乙肝药物的应用
不良反应:
-
粒细胞减少症、贫血、肾脏损害、头晕、头痛等。
总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