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有安全感,父母给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石,缺乏安全感,各种心理疾病应由而生,痛苦的体验随时出现,尤其在压力或者创伤事件下,出现难以承受的心灵伤害。一个外在适应良好的人,可能内在也存在着不安的根源,带来一些情绪上的困扰,继而影响一个人的幸福水平。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石。缺乏安全感,各种精神疾病都该生,痛苦的经历随时出现,尤其是在遇到压力或创伤时,造成难以承受的精神伤害。一个适应良好的人,内心也可能有一个不安的来源,带来一些情绪上的困扰,进而影响一个人的幸福水平。

也许,你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但你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你在忙着你设定的目标,但你不能谈论幸福,即使你说不出原因。大人尚且不知所措,何况孩子?

幸福和什么有关?其实每个人在不同阶段对幸福的感受和需求是不一样的。本周六下午,临床心理医生周伯荣将携 《重建幸福力——你需要知道的安全感密码》 来到广州滴水坊,与读者一起聊聊孩子,聊聊幸福力,聊聊安全感。

活动预告:培养有安全感的孩子,父母应该做什么?

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精神科教授、主任周伯荣从事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工作近30年,是一名心理治疗师。广东省临床医学会临床心身医学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女性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他在安徽脑科医院工作,在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PMC)长老会医院学习。

活动预告:培养有安全感的孩子,父母应该做什么?

心理监督员周伯荣博士在《重建幸福力》一书中,分析了来访者红、黄、蓝三种情绪不安全感人格,总结出一套实用的疗愈方法。没有“成功和叛逆”,你就无法成就自己。青春期的逆反行为大多发生在不同的家庭类型中,但表现形式不同,有的甚至会延迟到老年。

借助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刻理解他们不安的根源,通过“成功的反叛”实现自我,然后告别痛苦,重新开始。

精彩书摘

为什么在物质丰富的当今社会培养出来的孩子,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很高?

在东西方国家,长辈是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成长起来的,虽然也经历过父母的批判性教育,但“blx”或丧失生存意义等心理障碍却很少发生。

这是因为儿童生存的物质体验得到更早的满足,生存的“自由”和“创造力”的精神需求更高,但往往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压制,自身的挫折训练较少。具体原因分析: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大多数家庭的教育都是自由发展教育,俗称“放鸭子”教育。学校没有特别的要求或者严格的要求。孩子在职业选择上有很高的自由度。不能考上大学是大多数人的状态。家长和学校之间没有明显的学习比较现象。家庭教育主要关注人的性格、接人待物的礼仪、吃苦耐劳或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平时物质匮乏带来的饥寒交迫的体验,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对物质的满足有着强烈的渴望。即使遇到严厉的口头指责或身体体罚,你通常也可以隐忍或原谅父母。另外,只要我们在某些方面努力,只要我们能基本养活自己,我们就会有社会认可和社会成就感。

物质匮乏时代的人们有选择学习方法的相对自由和创造力。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虽然艰苦,但却有更高的意志力和战胜困难的决心,“逆境商”更高。因此,按照目标工作和生活的意愿强烈,大多数人形成了执着于追求名利的价值观。同时,在生活经历中,他们感受到了文凭的重要性,殷切希望孩子不要输在学习的起跑线上。

在几乎所有的城市家庭中,孩子一出生就被丰富的物质包围着,他们可以满足衣食住行的一切。孩子的马斯洛一级需求得到更早的满足,自然更早的有了寻求安全感、归属感、被尊重感、实现自我创造感。这些孩子在物质匮乏的时代长大,他们的需求和父母的感受是不一致的。因为物质上的满足,孩子更早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生存体验,自然而然地走向了体验生活、学习的模式。然而,家长和学校仍然遵循有针对性的教育或纪律的模式,这导致了很大的冲突和矛盾。目标导向和比较导向导致孩子快乐的学习体验,很快被抹去。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价值,更早地限制了孩子个性和天性的发展,失去了他们的自由和创造力。家庭感情的矛盾和高离婚率在孩子心中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为了寻找安全感和新的情感亲密度,学生的早恋或同性恋自然出现。这些与父母的生活经历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冲突。叛逆和被压抑的叛逆成为孩子的日常生活体验,与他们原本希望追求的舒适安逸的生活体验完全相反。因为是建立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孩子遇到困难,往往会用物质上的愉悦或者游戏上的愉悦或者虚拟世界来缓冲痛苦,逃避现实的各种困难,尤其是情感上的纠缠。即使有些孩子能够实现父母的目标,获得社会的认可,也无法获得尊重感、持久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因为这些目标并不是他们自己天生的追求。

我接待过许多来自“知名大学生”的焦虑和沮丧的来访者。作为学生中的领导者和学霸,我也觉得自己是在为“父母的人生目标”而活,从未体验过自我认同和精神幸福。北京大学精神科医生徐凯文博士曾在2016年《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的演讲中提到北京大学一年级心理健康调查。统计显示,30.4%的学生厌学,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大多数人从初中开始生孩子。

生。

在物质匮乏时代成长的父母,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目标化”,强加在现代物质极大丰富的孩子身上,把自己高“逆商”的成功,强行展示在孩子面前,就出现了家庭教育的危害性,加上社会应试教育氛围的推波助澜,造成现代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的压迫、压榨、窒息、困惑、无意义感突出,体验到精神层面的“自由”“创造”“尊重”“逆境中成长”感受极少。孩子们想成功叛逆,但是最终因为不能重新认可自己父母或者不能被父母认可或者始终体验不到自我认可,而导致较多的叛逆失败。

(摘自《重建幸福力——你需要知道的安全感密码》,作者:周伯荣)

讲座信息:

培养有安全感的孩子,父母应该做什么?

主讲人:周伯荣

主持人:林宋瑜

主办单位:广州滴水坊 花城出版社

活动地点:广州滴水坊(广州珠江新城广州大剧院首层西侧)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68390.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