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字义
中英翻译
当仁不让
拼音:dāng rén bù ràng
注音:ㄉㄤ ㄖㄣˊ ㄅㄨˋ ㄖㄤˋ
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当仁不让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
典故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运用示例: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当仁不让。◎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精选例句
1、一些小偷抱着当仁不让的心态,自然被机智灵活的警察抓了个正着。
2、老师和我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甲队刚刚提出自己的看法乙队就当仁不让的反驳回去,虽然当时很吵可是这种吵闹是大家都参与学习的表现,所以老师一直乐呵呵的。
3、王先生当仁不让,马上就起草了那篇演讲稿
4、当仁不让:当家中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时候,弟弟总是当仁不让抢先吃光了,直让妈妈叹气。
5、扫地等事就当仁不让地干了起来。
更多例句
古代诗词
宋代.释崇岳.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拳踢相应,当仁不让。」
宋代.释正觉.颂古一百则:「当仁不让犍穉鸣,说法无畏师子吼。」
明代.程敏政.题吴世良逊斋卷:「当仁不让岂终逊,学海茫茫须问津。」
宋代.释居简.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一:「觌面相呈,当仁不让。」
近现代.龙榆生.水调歌头 一九六三年三月十五日,仲弘元帅作国际形势报告。十九日,召集座谈国际形势问题,与会者约四十人,赋此志感:「当仁不让,促使天地为低昂。」
近义词无可规避、义无反顾、见义勇为、责无旁贷、身临其境、义不容辞
反义词隔岸观火、临阵脱逃、推三阻四、隔山观虎斗
基本字义
当(噹)dāng(ㄉㄤ)
1、充任,担任:充当。担(dān)当。当之无愧。
2、掌管,主持:当家。当权。当政。
3、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当时。当代。当初。当今。当即(立即)。当年。当街。当院。
4、面对着:当面。当机立断。首当其冲。
5、相称,相配:旗鼓相当。当量(liáng)。
6、应该:应当。理当。老当益壮。
7、抵敌:万夫不当之勇。
8、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当何罪。
9、顶端,头:瓦当。
10、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其他字义
当(當)dàng(ㄉㄤˋ)
1、合宜:恰当。适当。妥当。
2、抵得上,等于:一个人当俩人用。
3、姑且作为:当做。长歌当哭。安步当车。
4、认为:我当你已经回家了。
5、在同一时间:当日。当年。当世。
6、吃亏,受骗:上当。
7、抵押:抵当。押当。典当(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其他字义
当(當)dang(˙ㄉㄤ)
1、后缀。龙潜庵《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基本字义
仁rén(ㄖㄣˊ)
1、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3、姓。
基本字义
不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不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让(讓)ràng(ㄖㄤˋ)
1、不争,尽(jǐn)着旁人:让步。让位。谦让。
2、请:让茶。
3、许,使:不让他来。
4、任凭:让他闹去。
5、被:让雨淋了。
6、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出让。转(zhuǎn)让。
7、闪避:让开。当仁不让。
8、责备,谴责:“二世使人让章邯”。
9、古同“攘”,侵夺。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69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