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
历史上九江出过多少名人?
优质答案:
九江是文学家陶渊明、黄庭坚、白鹭洲书院创始人、建筑师雷的故乡。东晋时,荆江刺史陶侃是浔阳人。同时,周访、周初、周复一家是两代人,为保卫金室立下了功勋。北宋大将王绍(德安人)、南宋大将于捷(修水人)曾分别带兵攻打吐蕃部落和蒙古军队,担任蜀黍副使、兵部侍郎。
在近代化运动中,维新派陈宝桢及其儿子陈、孙、陈寅恪等在九江崭露头角。吴人崛起于湖口,李烈钧,反对帝制,维护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元老。
此外还有敖、蔡恭时、吴正毅、袁隆平、潘继銮、杨叔子、毕、许、陶博武、蔡若鸿、万浩、沈德勇、范友山等。
网友的其他看法黄庭坚(1045 ~ 1105)。
黄庭坚(1045 ~ 1105)是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谷,又号涪城翁。洪州人,汾宁(今江西修水)人。他的父亲黄舒是专门研究杜甫的诗人,他的叔叔李昌是一名藏书家。黄庭坚从小就刻苦学习,读了上百部名著。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他成为第一个学者。沈西宁年间,黄庭坚先后在汝州(今河南省)叶县任魏、北京.
陶渊明(365 ~ 427)。
陶渊明(352或365 -427),又名陶梁元,陶谦人,东晋末至宋初伟大的诗人、词人。陶渊明最喜欢的花是菊花。他也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他是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陶渊明归隐田园,纵情山水,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家”。他的代表作包括…
陶侃(259 ~ 334)。
陶侃(259-334年7月30日),字始兴(一作石亨)。我出生在鄱阳县孝阳县(今江西都昌),后迁居庐江求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名将。出身贫寒的陶侃先是当了县官,后来逐渐当上了县衙长。永嘉五年(311年),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服役军官,
江万里(1198 ~ 1275)。
江万里(1198-1275),名近,字远,号古心,官名万历。南康郡都昌(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南宋著名爱国宰相、民族英雄,南宋末年文人文坛领袖,中国13世纪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与弟弟蒋万载、蒋并称“江三古”.
每周访问(260 ~ 320)
周舫(260-320),字适达,晋代著名兵家,汝南安城人。因为他的祖先避免了汉末江南的混乱,吴死后,他被改为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县)。他曾论述过杜增在平江州刺史的叛乱和荆州的作乱,并帮助平定了杜茂的流民叛乱,为南方东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周亮秘书处安南将军的军官。早年生活。
陈寅恪(1890 ~ 1969)。
陈寅恪,江西伊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他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者和语言学家。陈寅恪(发音为chn yn que,虽然“que”一词在普通话中发音为“k”,但陈寅恪先生是客家人,绰号“que”,
郑江(1229 ~ 1279)。
(12293541279)号郑,字,号道斋,蒋十二斋之一,蒋万载次子。咸淳九年(1273年),他响应父亲蒋万载的号召,积极参加组织起义军,担任先锋
陈(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江西伊宁(今秀水)人,近代同光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陈出身名门望族,是晚清著名戊戌变法大臣陈宝桢的长子,国学大师、史学家陈寅恪与著名画家之父。他出身名门,与谭、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子”.
陈宝桢(1831 ~ 1900)。
陈宝桢(1831-1900.7.22),江西伊宁县(今修水县)人,本名陈冠山,字向真,号游明。1852年,在乡村考试中,他被选为官员,他的文采、军事谋略和办事能力深受两湖总督曾国藩的赏识。任浙江、湖北巡抚、直隶布衣总督、兵部侍郎,与徐先平并称“江西二雄”。1……
蒋万载(1207 ~ 1278)
蒋万载(1207——1278),名亿(又名德),字子玖,号顾山,是其仕途之后使用的名字。“三古”之一的江万里,他的母亲和兄弟在他的兄弟之前通过武力选举官员。端平元年(1234年),他带着家叔江海和殿前禁卫军组成“中顺军”,联合蒙古士兵攻占并收复了百年来“靖康之耻”的徐进王国都城蔡州。少定二年(.
陈风怀
中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陈风怀。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1934年至1936年在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学习,以建立庐山植物园。后历任庐山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晚年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华南植物园园长。后来,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他和他的三叔没什么不同.
陈师曾陈衡恪
中国画家。子曾,汤怀道人,号腐,生于江西宜宁(今修水)。儿子陈。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艺术教育。擅长诗词书法;尤其是长画、篆刻,都是吴昌硕指示的,用笔简洁、宽容。山水结合沈周和石涛的笔法,他喜欢做一个小山水。写意花果取自陈道孚、徐渭,结合写生;我也画定制的人物。与齐白石有着深厚的友谊.
李忠
李忠:五代南唐诗人,是生是死?
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南唐升元六年(942)与刘钧等同读书白鹿洞的庐山国学,博取功名。有诗《壬申岁承合之任淦阳,再过庐山国学感旧寄刘钧明府》:“三十年前共苦辛……
江璆 (1225~1283)
江璆(1225——1283),名璆,字宗宝,号玉斋,到十六、七岁成年时,遇其父江万里创白鹭洲书院,宣扬周程理学,塑“六君子”像于书院,故又为其取字用周,号六峰,江氏十二斋之首,江万里长子。自幼随其叔江万载习文尚武,在鄱阳湖、长江中游一带演练水陆阵法,颇得要领;……
曹浩森 (1884~1952)
曹浩森(1884年—1952年2月5日),名明魏,字浩森,号浩笙,别名继善,以字行。1884年出生于江西省都昌县周溪乡牌楼村。陆军上将。长期任高级军事幕僚,颇有儒将风度。他同李烈钧(武宁人),刘峙(吉安人)、熊式辉(安义人)、方天(赣县人)并列为江西籍中以军职……
曹履泰 (1794~1849)
曹履泰(1794~1849),字曙珊,南康都昌(江西都昌)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科汪鸣相榜进士第二人。曹履泰年幼时家中清贫,可是他十分懂得刻苦攻读。他参加乡试后,考取举人。而后,在道光十三年经会试,入殿试,钦赐进士及第,曹履泰被拔为一甲第二名,授翰……
吴天骥 (1903~1933)
吴天骥,原名余垂成,一九○三年五月出生于修水县全丰乡一个农民家庭。父亲余昌贵,为人忠厚,守着十多亩祖业为生;母亲丁氏,慈惠贤良,著称乡邻;兄弟两人,弟早逝,垂成四岁就跟随祖父前清秀才余益基课读,聪颖好学,能诗善文,素为同学所称道。人物履历一九一八年,年幼的余垂……
朱赤 (1903~1937)
朱赤(1903—1937),字新民,江西省修水县人。勤奋好学,感于国家衰败,遂立志投身军旅,救国救民。1925年,听闻国民政府建立准备北伐,乃只身前往广州,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步兵科学习。军校毕业后,随军参加北伐战争,颇有建树。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与敌作……
陈方恪 (1891~1966)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
其他网友观点
陶侃画像
提到九江的名人,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陶渊明,但其实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经历更为传奇,他从一介寒族南士跃升为都督八州的荆楚豪强,既有“梦生八翼”、“双鹤冲天”的传奇典故,也有运甓拾屑的务实勤奋。但我们一般人只注意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众多轶闻,却忽略了他的文才和书法造诣。
陶侃的书法,不为今人所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风气所及,名家众多,而造诣并非最高的陶侃不免遭到忽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他并非专业书法家,只是处理公务或闲暇时偶尔练习,醉心于书法这件事是不可能发生在志在定乱安民的陶侃身上的。
元代陶宗仪的《书史会要》中便有一段关于陶侃书法的记载:
雄毅明悟,书法肌骨闲媚,远近书皆自手裁,笔翰如流,未尝壅滞。
前四字“雄毅明悟”是在说陶侃的勇武智略,之后便说他的书法“肌骨”闲媚,“闲媚”应有“闲雅妩媚”之意。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可穷酸南人出身的武将陶侃,字与人,恐怕并非如此容易对应上。其后又说“远近书皆自手裁,笔翰如流,未尝壅滞”,这就反映了陶侃的细心与其不凡的文才,思如泉涌、下笔成章,不过如此,我想这与他早年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关系的。
清代严可均所辑《全晋文》中便有一篇陶侃所撰写的《相风赋》,可证其确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他的作品中掺入人生际遇,也不乏感人肺腑之处,如名将温峤死后,陶侃上表朝廷称其“临卒之际,与臣书别,臣藏之箧笥,时时省视,每一思述,未尝不中夜抚膺,临饭酸噎”,阅及此处,似乎陶侃感触的情景就浮现眼前,此言可以称得上是感人肺腑了。
在临终前不久的《上表逊位》中,年迈的陶侃写下了“臣少长孤寒,始愿有限。……有始必终,自古而然。……臣父母旧葬,今在寻阳,缘存处亡,无心分违,已勒国臣修迁改之事,刻以来秋,奉迎窀穸,葬事讫,乃告老下藩。不图所患,遂尔绵笃,伏枕感结,情不自胜”的感叹。甚至还有“欲为陛下西平李雄,北吞石季龙”之雄图壮志,只是年高多病,故而无能为力。
当然,武将作表奏,多为幕僚所代笔。但我认为,陶侃所上奏表,应该大部分都是亲写,至多是经过了幕僚的稍稍润饰罢了。
正是如此传奇的陶侃,我认为才是九江众多名人中的佼佼者,应该受人重视。
<!--
图说天下
-->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69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