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科技大爆发

2021年即将过去,蓦然回首,发现我国今年科技真的是大爆发啊,我这里汇总了一些我知道的34项科技成就,您觉得哪个最有意义呢,欢迎在评论区探讨。

2021年即将过去,蓦然回首,发现我国今年科技真的是大爆发啊,我这里汇总了一些我知道的34项科技成就,您觉得哪个最有意义呢,欢迎在评论区探讨。

1.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2021年1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该成果已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称,这是地球上最大、最先进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是量子通信“巨大的工程性成就”。据了解,整个网络覆盖我国四省三市32个节点,包括北京、济南、合肥和上海4个量子城域网,通过两个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相连,总距离4600公里,目前已接入金融、电力、政务等行业的150多家用户。

2.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华龙一号”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

3.中国成功实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2021年2月4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陆基中段导弹拦截技术需要涉及远程监视雷达、早期预警卫星、高精度测距、高性能拦截弹助推火箭、真假目标识别、战场管理指挥管制系统、目标弹道计算等众多系统的密切配合,协同紧密性极强、实战压力极大、反应时间要求极紧、成功率要求极高。这次是我国第五次进行中段拦截试验,并且试验基本达成了预定目标,说明我国的相关技术更为成熟——连续五次中段反导试验的进行,表明我国在侦察预警网络构建,拦截武器系统优化、指挥控制网络集成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进步。

4.我国首个3.35米直径火箭长筒段贮箱问世。2021年2月26日消息,我国首个3.35米直径火箭长筒段贮箱在八院800所问世,经过各项检测和强度试验考核合格,基本具备工程应用条件。该贮箱采用了5米级长筒段,首次实现了国内近2米级筒段向5米级筒段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已初步掌握长筒段研制技术,火箭在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研制上又取得重大突破。长筒段将现有多个筒段整合为一,以5米级长筒段为例,可消除2条环向焊缝、缩短焊缝长度21米,有效提高了火箭结构的可靠性。尤为重要的是,生产效率可提高30%以上,研制成本可降低20%以上。该技术符合航天产品研制的发展趋势,是应对高密度发射任务、高质量保成功的有效途径。后续,该技术将应用于新一代运载火箭中。

5.我国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21年4月18日,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通过验收及成果鉴定,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研制液氦温度(零下269℃)千瓦级和超流氦温度(零下271℃)百瓦级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的能力。该项目由财政部支持,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承担,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高稳定性离心式冷压缩机技术和兆瓦级氦气喷油式螺杆压缩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是航空航天,氢能源储运,氦资源开发等领域及一批大科学装置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

6.我国首艘具备破冰能力的大型航标船下水。2021年4月15日,我国首艘具备破冰能力的大型航标船“海巡156”轮在中国船舶武船集团双柳造船基地下水。该轮列编后将主要用于北方冰冻港口、航道的助航设施布设、撤除、更换和维护作业,填补了我国破冰航标船的空白,有效提升北方海区航海保障能力。“海巡156”轮于2019年4月开工建造,预计今年9月列编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该轮总长74.9米,型宽14.3米,型深6.2米,排水量约2400吨,采用全电力驱动、双回转舵桨推进系统,在5节航速下能破冰0.5米、在3.5节航速下能破冰0.6米,在海冰条件下具备优秀的操控能力和航标作业能力。该轮也是国内首艘根据中国船级社(CCS)智能机舱和智能能效要求建设的大型航标船,具备智能决策支持和维护功能,在设备出现故障前及时预警,智能推荐最经济的航行方式。

7.中国开通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试验设施主干网。2021年4月20日,“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FITI”高性能主干网开通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FITI是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试验设施,是我国信息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FITI的助力下,我国拥有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开始标志的IPv6地址数于4月初跃居全球第一,FITI主干网核心节点分布在全国31个省区市,核心节点间的带宽达到200G,同时支持不少于4096个大规模试验网络,实现了与国内外IPv4/IPv6试验设施的互联互通。

8.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中国空间站是中国独立自主建造运营的载人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构成。天和核心舱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是发射入轨的第一个空间站舱段。根据任务安排,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9.天问一号着陆火星。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10.派墨公路全线联通。2021年5月16日,历时近7年建设的派墨公路全线联通,公路全长67.22公里,起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派镇,止于墨脱县背崩乡。派墨公路沿线施工环境恶劣,2014年开工建设以来,施工人员抛家舍业、扎根高原,克服重重困难,全力推进工程施工,比原计划工期提前228天建成。据了解,西藏墨脱县,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派墨公路是墨脱的第二条公路,对当地民生和经济发展,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这条公路建成通车后,林芝市至墨脱县的道路里程缩短为180公里,通行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缩短至4小时左右。

11.鸿蒙手机来了。2021年5月25日从华为公司获悉,华为将在6月2日晚8时举行线上发布会,正式公布可以覆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鸿蒙操作系统。这也是继2019年鸿蒙操作系统首次公布后,该系统正式搭载到智能手机。华为公司此前预计,到2021年底,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3亿台,其中华为设备超过2亿台,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终端设备数量超过1亿台。

12.新世界纪录!中国“人造太阳”可重复1.2亿度燃烧突破100秒!2021年5月28日凌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东方超环)控制大厅里传来捷报,正在开展的第16轮EAST装置物理实验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和1.6亿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纪录。此前,国际上超过1亿度的等离子体运行最长持续时间为20秒。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的实现,将去年EAST装置物理实验实现的1亿度20秒的世界纪录提高了5倍。

13.人造钻石,中国产能约占全球一半。全球人造钻石产能大约在600万到700万克拉之间。其中,中国产能在300万克拉左右,占比约50%,垄断了几乎所有高温高压法产能。

14.我国已完全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关键技术。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大坝于2017年4月开始浇筑,经过近50个月的建设,日前实现全线浇筑到顶,为2021年7月前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坝主体混凝土浇筑总方量达800万立方米,开始浇筑以来,没有产生过一条温度裂缝,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关键技术。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巧家县和四川省宁南县交界处的金沙江干流之上,装机总容量1600万千瓦,共设计安装16台,单机容量为10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是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机组,均由我国自主研制。

15.中国研制迄今最快的实时量子随机数发生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联合浙江大学,通过研制硅基光子集成芯片和优化实时后处理,实现了速率达18.8Gbps迄今最快的实时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应用物理快报》。上述研究成果为开发低成本商用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单芯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6.高端极低温仪器研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21年7月1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自主研发的无液氦稀释制冷机成功实现10mK(绝对零度以上0.01度)以下极低温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极低温仪器研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稀释制冷机是一种能够提供接近绝对零度环境的高端科研仪器,在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粒子物理乃至天文探测等科研领域广泛应用。无液氦稀释制冷机是商业上可以买到的温度最低的制冷机,不需要液氦辅助就可以实现仅仅高于绝对零度0.01度的极低温,可以为量子计算机芯片提供用于维持量子态必需的极低温环境。新研制的无液氦稀释制冷机原型机在解决量子计算“卡脖子”问题,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掌握稀释制冷核心技术标志着我国具备了为量子计算等前沿研究提供极低温条件保障的能力。

17.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首飞成功。2021年7月16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的亚轨道重复使用演示验证项目运载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起飞,按照设定程序完成飞行后,平稳水平着陆于阿拉善右旗机场,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发展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航天运输技术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亚轨道重复使用运载器可作为升力式火箭动力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子级,是航天航空技术的高度融合体。该项目的圆满成功,为我国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航天运输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领域创新发展和自主可控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8.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2021年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19.我国成功合成新型材料,可划伤钻石。2021年8月14日从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的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实验室获悉,新型非晶材料(AM-III)近日在该实验室成功合成。非晶材料也叫玻璃态材料,是一大类刚性固体,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玻璃即是一种典型的非晶材料。据专家介绍,AM-III密度与金刚石相当,维氏硬度HV高达113 GPa,可划伤单晶金刚石。

20.JF-22超高速风洞。我国正在攻关的JF-22超高速风洞,是研制新一代飞行器的摇篮,预计2022年建成。它可以复现40到100公里高空、时速最高达10公里/秒,相当于约30倍声速的飞行条件。据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怀柔激波风洞项目负责人姜宗林介绍,JF-22风洞的目标是助力天地往返系统,若成功可以把卫星和航天器发射费用减掉90%。

21.成功研发!能靠衣服给手机充电了。复旦大学科研人员近日通过系统揭示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随长度的变化规律,成功制备出兼具良好安全性和综合电化学性能的新型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主刊。据介绍,长度为1米的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就可为智能手机、手环、心率监测仪等可穿戴电子设备长时间连续有效供电。目前科研人员通过纺织方法,已获得高性能大面积电池织物。今后出门不带充电器、充电宝,依靠衣服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可能不再是梦想。

22.能包容放射性物质千年以上!我国核废料固化能力获重大突破。2021年9月11日,国内首座高水平放射性废液玻璃固化设施在四川广元正式投运。这是我国核工业产业链后端标志性工程,其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已经实现高放废液处理能力零的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技术的国家,对我国核工业安全绿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放射性废物处理是核能安全利用的最后一环,其中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是高放废液处理。放射性废液玻璃固化,是在1100度或更高温度下,将放射性废液和玻璃原料进行混合熔解,冷却后形成玻璃体。由于玻璃体浸出率低、强度高,能够有效包容放射性物质并形成稳定形态,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废液处理方式。其核心技术与难点在于,需要包容率高、稳定性好的玻璃固化配方,形成的玻璃体能包容放射性物质千年以上;需要耐1150度以上高温且年腐蚀速率小于15毫米的熔炉,保障玻璃熔制条件;需要自动化、远距离操作系统设备,需要强大的工业与制造业基础做支撑。

23.我国首套产量达到吨级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动机主要采用液氢、液氧和煤油作为燃料。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产量达到吨级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并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此次氢液化系统的成功研制,意味着今后我国的运载火箭将可以使用国产液氢作为燃料。此次系统调试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制的氢液化系统,按计划顺利完成,开车、生产及自动停机复温程序,累计连续稳定生产35小时,产出液氢35.55立方米,设计液氢产能为每天1.7吨,调试过程中实测满负荷工况产量为每天2.3吨,达到预期目标,这套系统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90%以上国产化。这套日产量达到吨级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能够有效支撑我国高密度的发射任务需求,既实现了我们自主可控,对我们航天系统氢氧发动机研制,起到重要的支撑,也助力了我国,氢能产业、氢的储运,长距离的运输。

24.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2021年9月24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刊登了一篇由中国科学家发表的研究成果: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按照目前的技术参数,在能量供给充足的条件下,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5亩土地的玉米淀粉年平均产量。这是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中国科学家的又一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

25.钍基熔盐堆。该反应堆于2018年9月30日开工建造,2021年5月基本完工,8月份完成了机电安装,目前的安排是将于9月底启动试运行,由于主要还是实验性质,该反应堆功率不大,可为1000户普通家庭提供电能,如果运行过程表现良好,那么我国将打造至少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电力的更大规模的钍基熔岩堆,将代表着第四代核电技术在我国进入市场化开发运用的阶段。该反应堆优点很多,一是安全系数高,它基本不会出现高温烧毁的情况,因为当反应堆内温度超过预定值时,其底部的冷冻塞就会自动熔化,携带核燃料的熔盐将全部流入应急储存罐中,核反应也就随即终止了,之后反应堆就会迅速降温了。而作为冷却剂的复合型氟化盐在冷却后凝固,基本不会泄露和污染环境。正常情况下钍基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也很少,不到铀和钚核反应堆的1‰呢,而且其危害可从几万年降低的几百年。二是热转换效率更高,其采用布雷顿热循环,热点转换效率可达到45%-50%,高于目前主流反应堆朗肯循环(33%),可是利用热量更大。三是节省水资源,环境兼容性大,可以在无人居住的戈壁沙漠中建造。四是钍矿资源远比铀和钚更丰富,我国目前已探明的钍蕴藏量在30万吨以上,如果用它来发电,按照目前的电能消耗来算,中国钍的储量能够保证未来许多个世纪的发电供应,大致可以使用两万年。

26.月壤制氧技术。 2021年10月18日在深空探索科学技术与应用大会上,航天五院508所果琳丽研究员介绍了我国月壤制氧技术上的最新进展,果琳丽研究员指出,在月球上制造氧气可以采用熔融电解法,该技术可将月壤或者岩石加热熔融后进行通电电解,氧气从熔体中以气泡形式释放出来,加热到1600-2500度时含氧岩体就可以分解产生氧气。这个技术步骤简单,无需附加试剂,也不考虑材料的回收和循环,除了制氧之外,还可以实现纯度较高的硅、铁及其他金属材料的制备。不过该技术需要高温条件,因此有较大的危险性,优点是效率高,100千克样品可制备20-30千克氧气。根据果琳丽研究员所说,航天五院511所已通过利用嫦娥探测器平台,应用小型反应炉,开展月面制氧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果这一技术能够成熟并大规模应用的话,我们可以用太阳能发电,然后用电能直接将月球上的土和石头变成氧气和各种金属,实现在月球上的大工业。将来不光可以建设月球基地、月球城市,那些科幻小说中的巨型星际飞船也可在月球上直接建造,那里引力小,比在地球上更容易发射进太空。

27.推力达500吨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2021年10月19日,由航天四院自主研制,我国也是世界上推力最大、冲质比最高,易使用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在西安获得圆满成功。该发动机直径 3.5 米,装药量 150 吨,推力达500 吨,采用高压强总体设计、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壳体、高装填整体浇注成型燃烧室、超大尺寸喷管等多项先进技术,发动机综合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试验的成功,打通了我国千吨级推力固体发动机发展的关键技术链路,标志着我国固体运载能力实现大幅提升,对推动未来大型、重型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8.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机。据新华社合肥10月2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合作,近期成功构建66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二号”,求解“量子随机线路取样”任务的速度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日本富岳号)快1000万倍以上,计算复杂度比谷歌的同类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可操控53个比特超导量子)高出了100万倍,这使得中国成为目前唯一在两条技术路线上达到“量子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祖冲之二号”的并行高保真度量子门操控能力和完全可编程能力,有望找到有实用价值的应用,预期包括量子机器学习、量子化学等。

29.九章二号光量子计算机。科技日报合肥10月2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与国内团队合作,发展了量子光源受激放大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构建了113个光子144模式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并实现了相位可编程功能,完成了对用于演示“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相关成果论文于2021年10月26日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其处理特定问题的速度已比传统超算快一亿亿亿倍,这简直就是一个难以想象的速度,而且在编程技术上也进一步提升,已经增强了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的编程计算能力,在实用化方面大步向前迈进。

30.一氧化碳+氮源合成蛋白质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月30日发布,我国科学家突破了天然蛋白质植物合成的时空限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创造了22秒工业化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获得率最高85%的世界奇迹,并已形成万吨级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得首个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以工业化生产1000万吨乙醇梭菌蛋白(蛋白含量83%)计,相当于2800万吨进口大豆(蛋白含量30%)当量,“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开辟了一条低成本非传统动植物资源生产优质饲料蛋白质的新途径,可减排二氧化碳2.5亿吨,节省耕地10亿亩(以平均亩产大豆300斤计)。

31.水稻技术。

(1)巨型稻高达2.2米。9月22日,长沙县路口镇隆平稻作公园的试验田里“巨型稻”已结出了饱满的稻穗,再有一个月左右就成熟了,预计亩产最高可突破1000公斤,相比常规水稻可增产200公斤左右。9月24日,重庆大足拾万镇五彩田园的巨型水稻迎来丰收。大足区今年试种了15亩“巨型稻”,最高达2.2米,平均身高2米左右。据预估,“巨型稻”亩产能达1600斤,目前在试验阶段,明年再取一年数据后,将提交种子审定。

(2)杂交水稻亩产突破3000斤。10月17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湖南省衡南县开展2021年南方稻区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测产验收,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36.1公斤。加上此前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667.81公斤,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为1603.9公斤,成功突破亩产3000斤目标并创造新的纪录。10月26日,海南省三亚市南繁公共实验基地双季稻测产结果公布,亩产1586.86公斤,海南实现了双季稻亩产3000斤的攻关目标。

(3)我国实现水稻生育周期减半重要突破。2021年8月22日,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植物工厂创新团队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团队合作,在植物工厂环境下成功实现水稻种植60天左右收获的重要突破,将传统大田环境下120天以上的水稻生长周期缩短了一半。这为加速作物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未来有望实现每年6茬以上的“快速育种”,栽培层数可以达到10层以上。这一技术的突破为水稻与其他作物的加代育种和高效栽培提供了新思路。下一步,研究团队将针对植物工厂环境可控以及多层立体栽培的特征,选育出适宜植物工厂种植的水稻品种,提高产量水平。

32.探勘成就

1)发现储量4.58亿吨页岩油。截至2021年10月28日,胜利油田已完钻4口页岩油专探井,其中樊页平1井创国内页岩油单井日产最高纪录,最高日产油171吨,标志着胜利油田页岩油实现商业产能的战略性突破。首批上报预测石油地质储量4.58亿吨,已具备全面勘探开发条件。

(2)发现单井日产原油可达81.55吨大油田。9月30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我国渤海再获大型油气发现——垦利10-2油田,经自然资源部审定,原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对海上油气田稳产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垦利10-2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245公里,平均水深约15.7米,发现井垦利10-2-4井共钻遇油层27米,完钻井深1520米。经测试,该油田单井日产原油可达81.55吨。

(3)河南一地发现特大型金矿,初估储量31.55吨,属特大型金矿,通过后续工作有望突破50吨。这是河南省三年来金矿勘探又一重大成果。数十年来,河南黄金年产量稳居全国第二。

33.考古成就

(1)三星的考古。2021年2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6座“祭祀坑” ,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其中一件黄金面具体量非常大,有可能成为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大黄金面具和最重金器。

(2)我国首次发现2.9亿年前史前巨鲨——瓣齿鲨。中科院古脊椎所等在山西阳泉地区首次发现2.9亿年前史前巨鲨——瓣齿鲨。该研究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华北地区二叠纪乌拉尔世时期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大大扩展了瓣齿鲨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围,并为瓣齿鲨跨古特提斯洋迁徙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表明了它已经具有了跨大洋的迁徙能力,进一步支持了瓣齿鲨可能是游泳能力很强的顶级掠食者,而非原来认为的底栖食壳类。研究成果2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地质学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

(3)四川发现距今约1.6亿年的恐龙化石。四川省隆昌市消息,此前该市施工时发现的疑似古生物的化石,经专家确认后是距今约1.6亿年的恐龙化石。这对于研究侏罗纪时期恐龙的系统演化、生物多样性、古地理格局、古环境变迁等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评估组专家介绍,该具恐龙虽然体形不大,但脊椎气腔构造非常发育,颈椎短,尾椎短而粗,和四川盆地晚侏罗世常见的马门溪龙类有较大差别,可能属于我国还比较少见的新蜥脚类一个新成员。

34.航天成就。

截至11月4日,2021年我国航天共发射火箭41次,有39次圆满成功,2次民营火箭发射失败,火箭成功将各类卫星,中国空间站,天舟货物,6名航天人送入太空。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70045.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