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
如何欣赏李商隐的五美《天涯》?
优质答案:
负凌云的才华,一辈子不曾张开双臂!李商隐的悲伤从何而来?
李商隐可能是唐代最憋屈的人,也是唐代最渺小、最悲哀的诗人。李商隐的诗清楚地反映了唐帝国的逐渐衰落,正如李商隐自己所说,夕阳无限好,被即将到来的黑夜掩埋。
李商隐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也许就像大唐的民族运动一样,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作为诗人,李商隐的地位是崇高的。他是晚唐乃至整个唐朝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之一。在唐代诗人中,有人追求诗歌的奇幻与浪漫,不计其计,如李白;有的人追求诗歌的现实主义,反映个人生活的漂泊和大时代的悲欢离合,而不顾自己的自我贫困,如杜甫;有的人追求闲情逸致,不顾自己的官位,比如王维。另一方面,李商隐追求诗的美感,刻意营造朦胧的意境,乍一看很美,但又分不清在哪里,细细品味依然很美。因此,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诗人总是爱昆西,但讨厌没有人成为简媜”。
我觉得这种风格,在现当代诗人中,更像是一个孩子,或者说是一个女诗人余秀华。
李商隐、杜牧合称“小杜丽”,文听云合称“文李”。他的诗构思新颖,风格优美,尤其是一些情诗和无题诗,感人至深,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李商隐的悲是晚唐的典型。其实李商隐的悲伤是从他美好的婚姻开始的。
李商隐家庭条件差,他是老大,又要肩负振兴家庭的任务。他们与家人无关。然而,在唐代,进士考试尚未实施。一方面,你应该有才华,但另一方面,你应该被推荐。
李商隐考试失利后,最终被执政在野的令狐家族看中,得到了他们的恩宠支持。他最终考中了进士,走上了政治舞台,成为了令狐家族的一支生力军。李商隐被朝鲜另一高官王茂元吸引,成为王的女婿。当时王茂元属于李党,家族属于牛党。在牛、李两党的流血斗争中,李商隐成了最不真实的人。在令狐家族看来,李商隐的背信弃义毫无道德可言,而李商隐确实对令狐家族心怀愧疚,经常写一些感激奉承的话,试图修复自己与令狐家族的关系。在李看来,既然已经成了李的党,那就应该冻在玉壶里,和牛的党没有任何关系。然而,李商隐却陷入了漩涡。他是个软弱的人,不善于拍别人的马屁。所以在政治上,李商隐的官位越来越小,越来越差。这对曾经野心勃勃的他来说,绝对是一个残酷的打击。
李商隐的诗比较晦涩难懂。原来李商隐有话不能说却又不得不说。李商隐的诗为何如此悲凉?这是因为他的政治生活严重不尽人意。因此,李商隐是唐代最悲伤的人。
李商隐去世时,他最好的朋友为他写了两首诗,极其准确地概括了他的一生:
负凌云的才华,一辈子不曾张开双臂。
鸟啼花落何处?竹死,桐死,凤死。
好马没有主人的脚,旧的友谊是琴弦的悲哀。
九泉不叹三光间隔,送卫星入晚台。
翻译:
凭着一份才华横溢的才华,我一生的心思一刻也没有展开。
鸟啼,花落,人落,竹亡,桐亡,凤鸟不再飞。
当一匹好马不满足时,它会因为没有主人而弯腰;知音失了心,因断了弦而悲伤。
冥王不用感叹阴阳相隔,卫星送卫星入土。
李商隐一生都没能张开双臂,真是李商隐一生的悲剧。也许他从来没有快乐过。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这首诗:
独自绽放的春天
这首诗是在他的心腹兼恩人陆死后写的。众所周知,李商隐正处于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在政治上,他被认为是一个摇摆人和老鼠两端的恶棍,所以没有人喜欢和敢于使用他,但鲁给他一个机会。所以伯乐死后,一方面哀悼恩人,另一方面又觉得没有光明的前途。因此,他的诗极其悲伤。
春天本来是极其美好的,但是在一种没有吸引力的心情下,春天的美就显得有些残酷,尤其是在春天的尽头,尤其是在世界尽头孤独的旅行者眼中,春天的美似乎是一种反差和挑衅。
当太阳下山时,这种悲伤更加强烈。
李商隐看到并听到了莺啼。原来,鸟儿的歌声很美。比如杜牧喜欢千里黄鹂鸣绿映红的景色,可是到了李商隐耳朵里,黄鹂在哭。它哭什么?它在为树枝上最高的花哭泣。这朵花没有遮蔽物。它只能独自承受风雨,所以很快就会粉身碎骨。所以李商隐很伤心。他觉得黄鹂的眼泪正好落在花上,这让花更加伤心。
因此,世界是美好的,但从不美好的心情来看,所有的美好都是对诗人的讽刺。
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瑟娥的悲伤。
其他网友的意见建议题材漂亮。如果只从字面上看,也没什么不好。毕竟有人说这首诗“意极之悲,语极之艳”,但如果你理解了它的意思,恐怕就说不出“美”字了。这首诗说,亮点是写作的忧郁,重点是写作的痛苦。
《天涯》
世界上只有盛开的春天,红色的太阳逐渐在西方。
美丽的黄鹂啊,如果你有眼泪,请把我洒向美丽花朵的最高枝头。
这个句子很简单,意思也很容易理解。其实内心有一种很难过的感觉。什么是“春日”?这是一年的开始,一个新的开始,令人愉快。但李商隐的春天是在世界的尽头。什么是世界末日?可以说,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除了你所在的地方,都是一个你永远不能去的地方。
就像你心中的女神,你知道她的电话号码,也知道她。
微信、知道她家门牌号、她甚至是你的同桌,可她就是不理你。
你说你伤不伤?只能做个舔狗。
第二句用了“顶针”的手法,再次提到天涯,渲染了上句的悲伤气氛,如果说上句还能看到春光,那到这一句“日又斜”,夕阳西下,天要黑了,给原本就隐约的春光又笼罩上了一层暗影。
注意这个“又”字,说明是日复一日,每天都要忍受这春光在眼前消失的痛苦,所以古人为什么伤春?
还是那个女神,以前吧,她虽然不理你,但你至少还有一份念想。现在她干脆把号码换了,把家搬了,跟班主任说要调座位,原因只有一个,不想看到你。
你说你悲不悲?舔狗都不让你做了。
这两句是说,春光再美好,也有凋零的时候,如同生命之美好,但生命终有尽头。是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念,和人固有一死的悲哀。
第三句写听觉,就更哀怨了。莺莺燕燕都是很美好的,形容大好春光,形容漂亮姑娘娇艳的声音,都是莺莺燕燕。可就是这样的美好,在李商隐听来,却是啼哭,是流泪的。
你为女神付出了那么多,可怜自己连舔狗都没资格做,这时候的你,是不是看全世界都不顺眼?
第四句写到“最高花”,开在梢头的花,是最容易受到风雨摧残的花,命运是非常坎坷了。这是李商隐自喻,他是有才华有抱负的大才子,他又因才华牵扯到朝廷斗争,导致一生坎坷,他对自己的生命感到绝望。
再者,李商隐所处晚唐,原本瑰丽梦幻的大唐已经到了崩溃边缘,他对国家命运也感到绝望。
想到春光、莺啼、花朵、生命、国家,曾经都是多么美好的事物啊,李商隐移情及物,想到这眼前的一切美好,都将凋零,黄莺垂泪,沾湿了李商隐这朵花,泪痕斑斑的李商隐啊,这是人生的幻灭、是国家的灭亡。
其他网友观点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想不到这残存的一丝激情,却在《天涯》里全然消失。这是为何?什么意思?
同是李商隐的诗歌,《天涯》同《乐游原》相比,四句皆悲叹,有如杨致轩的评语所言:“意极悲,语极艳。”原诗如下: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斜”:在古代读“xia”,今时读“Xie”。固此,诗中“涯、斜、花”三字押韵,显然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此诗目的:
《天涯》是借景喻自,其写作手法很独特,采用了一种“曲喻”(曲折的比喻),它表达了作者人生之挫败和希望破灭的伤感。诗中四句皆是他在失意流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虽语句精致,然则意境悲凉,不唱春歌,却泪洒春泥。
全诗意思:
繁花似锦的春天里我独在天涯,想不到天涯的红日也在渐渐西斜。
美丽的黄莺啊你若有泪水的话,请替我酒向那最高枝稍顶上的花。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李商隐经历的也确实如此,那么他的这首诗《天涯》该如何赏析呢?
字词释义:
通读全诗,短短的二十个字中:重复的字为“日”,前一个“日”字,是指时日,后一个“日”字是指落日;重复的词组为“天涯”,头一个“天涯”是遥远的边陲,后一个“天涯”是指眺望中的天边。“最高花”是指开在树稍顶上的花,也是盛开在最后的花。
“天涯”复用,采用的是“顶针”手法;“莺啼”,本来是宛转悦耳之声,但作者视为悲鸣似不妥,然早有杜甫“感时花溅泪”佐证了是可以的。
全诗赏析:
首句平铺直叙,将春光之美与羁旅之愁相交织,偏“日又斜”意味着向晚,一天又过去了。春日越是美妙,而诗人却落魄江湖,心生惆怅。
“莺啼若有泪”,是一种想象,也是诗人有所寄托而言之。然“最高花”,上无庇护,历经风吹雨打;同时,它也是最后盛开的花,即意味春天逝去,这与李商隐人生际遇相吻合。
总之,《天涯》暗喻诗人沦落天涯,又值残春日暮之境遇,而鸟无意人有情,伤春伤时伤自身!
<!--
图说天下
-->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7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