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故事】,用梦想点亮孩子的未来!
你好,我是麦克。
今天,我们来谈谈父女关系。对她以后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在很多爸爸的观念里,大部分都认为女儿应该衣食无忧,所以他们最大的责任就是在物质上满足孩子。
但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书《为何家会伤人》说:
内心的情感是很多父女所缺乏的。很多女儿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都会觉得奇怪,因为父亲从来没有和她们有过内心的情感联系。
也许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照顾孩子是母亲的责任。所以即使爸爸在家,他也很少和孩子有太多的交流。
其实很多父母并不知道,孩子在12岁之前渴望体验父母的爱和关注,所以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俗女养成记》年,Maco第一次看到父亲是如何在女儿不同的成长阶段提供不同的情感支持的。
当陈加玲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的父亲和她一起度过了一个充满欢笑的童年。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她买不起车。爸爸和嘉玲玩开车的游戏,来满足她想开车的小愿望。
起初,嘉玲还羡慕来自富裕家庭的同学,有大房子和令人眼花缭乱的下午茶。但当她知道同学的父亲经常不回家时,她意识到父亲有多好:
很多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刻意避开父亲,尤其是有了第二性征之后。
当嘉玲的父亲得知她对自己的月经感到非常不安时,他并没有因为尴尬而选择回避。相反,他主动与嘉玲讨论月经问题,消除嘉玲对月经的羞耻感。
通过月经,父亲完成了对嘉玲的性别启蒙教育,使她开始接受自己心中的女性身份。
爸爸作为女儿生命中的第一个男性形象,对女儿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一个女孩从小在爸爸那里得到了情感满足,内心是有底气的,她们能更加平等地和男性相处,也因为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自我,不会随便委屈自己。
所以,长大后的陈加玲,敢于拒绝很多条件很好的男人,哪怕她已经40岁了。
而缺失父爱的女孩,她们非常容易陷入恋爱,在亲密关系
中,她们会把男生当成是父亲的“替代品”,而自己充当“女儿”的角色。
可悲的是她们并不知道一个“好爸爸”是什么样子的,所以经常受到伤害,在一段段糟糕的关系中消耗自己。
女儿真正需要的爱是什么样的?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爸爸并没有缺席女儿的成长,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去表达爱,导致他们的一些行为反而给女儿造成了误解和伤害。
女儿真正需要的爱是什么样的?嘉玲的爸爸做了最好的示范——当妈妈因为陈嘉玲的学习成绩不好而叹气时,爸爸却认为:
弗拉姆在《爱的艺术》中曾谈到父爱和母爱的本质区别:
所以,当一个女孩得到父亲无条件的肯定时,她就植根于“我很棒、我值得被爱”的信念中。这种信念将使她获得真正的勇气和自信。
除此之外,嘉玲的爸爸还非常尊重她意愿。
小时候嘉玲被妈妈“逼”着学钢琴,他们所处的年代,钢琴并不便宜,爸爸拿出他存了很长时间的买车钱,给嘉玲买了架钢琴。
但是,当嘉玲不想学了,爸爸再三确认过嘉玲的确没有学琴的天赋后,并没有责怪她,还和妈妈带着她去退课,然后大吃了一顿。
好的父女关系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女儿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可以得到父亲的尊重。
爸爸还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帮女儿建立起安全感。
因为在女儿的眼中,爸爸是家庭中最有力量的象征,是对女儿“弱小”的弥补。
如果父亲可以在女儿受到外界“威胁”时保护她,并帮助她完成一些她无法完成的事情,那么女儿就可以内化父亲的力量。
爸爸总是在嘉玲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
当嘉玲不懂事被奶奶责骂时,爸爸顶着压力站出来给女儿撑腰。
当邻居的姐姐因为嘉玲的疏忽而挨打时,嘉玲想救她却不敢,爸爸又一次为嘉玲出头。
正因为爸爸总是在嘉玲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所以在嘉玲的身上有着一般女孩子少见的勇气,而这份勇气也在她以后的生活中给她带来安全感。
在家庭中,爸爸和女儿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还有一个我们无法忽视的重要角色就是妈妈。
虽然剧中嘉玲有一个强势严厉的妈妈,她和妈妈的关系经常非常紧张,但是爸爸会在妈妈发脾气的时候护着女儿,也会主动跟女儿解释妈妈的良苦用心,让女儿不会因为冲突而跟妈妈疏远。
其实,剧中嘉玲的爸爸妈妈感情是非常好的,爸爸从不吝啬对妈妈表达爱意。
而稳定的夫妻关系,可以避免母亲把一些负面情绪传递给子女,让孩子更专注于自己的成长;
同时为孩子提供亲密关系的示范,让她对健康的爱有敏感的感觉,让她长大后更容易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所以,当40岁的嘉玲在人生低谷时,回到老家,原本忐忑不安的内心在看到相爱的爸妈那一刻也慢慢平静下来。
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会给女儿最牢固的支撑,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最后,Maco想说,做一个好爸爸并不需要你的事业多么成功,给予孩子多优质的生活条件。
而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及时地给予孩子更多地陪伴和尊重,在她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就足够了。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7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