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强势妈妈懦弱对孩子的影响,家庭中妈妈强势对孩子的影响

今天我们来看看家庭关系是如何制造孩子的心理“疾病”的。

今天我们来看看家庭关系是如何造成孩子心理“疾病”的。

有些父母会认为这是孩子的问题,有些父母会认为孩子的问题可能有父母的责任。

在这里,我们讨论一下家庭关系与孩子心理“疾病”的关系,看看家庭问题是如何造成孩子心理疾病的。

也许父母会有一些新的视角来理解我们家采用的是什么样的运营模式。

不可否认,有些孩子确实存在一些行为问题。

那我们就要看是什么样的动机,什么样的模式,这样孩子才能保持这个症状。

首先要跟大家强调的是每一个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有了一个问题行为的时候,我们家长首先要警觉的就是我们的家庭出问题了。

在过去的课程中,我不止一次地向大家提到过这个观点,那就是我们应该用一个开放的、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它。

没有单一的问题,可能是体制内的家庭关系模式出了问题,然后这个问题就呈现给孩子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以下家庭模式是如何造成孩子心理“疾病”的。

第一个需要了解的就是强势的母亲和懦弱的父亲。

妈妈强爸爸弱?这样家庭的孩子容易不开心,原因在这里

在今天的中国,一个强势的母亲和一个弱势的父亲的结合并不少见。

至少我会在我的案例中和我的生活中看到很多这样的家庭。

这样的家庭有什么特点?

也就是妈妈总是特别对。对是什么感觉?像说明书,所有的意见,评论,行动等。非常非常正确。

相比较而言,父亲比较弱,似乎是家里有背景,可有可无。那我父亲就没有说话的权利,也不算。

最典型的就是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的家庭。

苏明玉的父亲苏大强很爱明玉,但在家里不算。一切都由苏明玉的母亲决定,所以即使苏大强想保护女儿,她也做不到。

妈妈强爸爸弱?这样家庭的孩子容易不开心,原因在这里

他们的家庭非常明显,他们的母亲很强,他们的父亲很弱。

我们回想一下,是不是每个孩子一出生就和妈妈有关系,先和妈妈建立了关系?

宝宝出生后,妈妈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宝宝身上。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可能到了一岁多、2岁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父亲开始进入了这个关系,变成了一个三角关系。

但是在一个像强势母亲和弱势父亲这样的家庭里。

庭里面,妈妈和孩子的关系非常紧密,爸爸因为他懦弱,他是没有力量插进妈妈和孩子的这个关系里面的。

也就是说父亲没有能力给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造成空隙。

那这个时候呢,就是我们在这里要强调一下父亲的这个功能。

这个父亲要干什么呢?

父亲是一个在规矩、激励、勇敢、大度、还有孩子在成长中的自我认同等方面,都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什么叫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就是孩子尤其是在青春期的阶段,孩子会思考我是谁,我从哪儿来?别人喜不喜欢我?我有什么特点?我值不值得别人尊重?我值不值得别人爱?

他会有一系列的这种反思。

这个就是孩子的一个自我认同的一个过程。

那么由于父亲的这个缺位,可能孩子在自我认同上还有他的比较需要男性来培养的这个品质上,就会受阻碍。

如果我们看到这样的家庭,我们去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家庭里面,妈妈是非常的严厉,非常的正确,又非常的负责任。

和这样的家庭打交道呢,会明显的感受到一个特点,就是你很难说动她认识到孩子是可以犯错的,孩子是允许说“假话”和“干坏事儿”的。

我这里的假话和坏事的都是带引号的。

意思就是说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其实都会犯错,都会说过谎话,但是我们奇怪的是,有些家长是不太能容纳孩子犯错,或者是孩子说假话的。

这个意思就是说,过度正确的家长,会在孩子的自由空间上有所限制,这样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因为这样的母亲,她总是很正确,做事总在理上,然后做人勤勤恳恳,谁都说不出他一个不字来。

但是我们体会一下,如此高尚的一个母亲,对于孩子来说,他会不会有点压力,面对父母会不会有点喘不上气来。

因为妈妈总是对的,这样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有一个明显的体会,跟这样的妈妈讲话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好像总有一点点心虚,好像有一点点理亏。

因为妈妈总是特别的正确,像宪法一样,不容质疑,所以在家庭里面,如果有一方是这种强势的,总是这样正确的,总是在做事,做人都在道理上的,这个家庭就会出现一种倾向,就是一方会特别强势,另一方就会依赖或者是柔弱,或者是一种逆来顺受的这么一个体现。

比如说苏大强,我们会看到苏大强就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什么事情都不敢说,明明他在家里应该保护孩子,但是他却什么都做不到。

妈妈强爸爸弱?这样家庭的孩子容易不开心,原因在这里

然后苏明玉的妈妈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他什么都不敢。

记得有一集,苏大强喜欢上保姆小蔡,然后苏大强就说:

你妈管了我一辈子了,我现在谁的话也不听,谁也别管我,我就要恋爱,我就要跟小蔡在一起。

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逆来顺受的人,他是压制了很多的愤怒和攻击性的。

所以孩子如果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他就很难体会到一种平等的感受。

孩子没有这个平等关系的能力,要么他就体现的这种向妈妈认同,变成了一个非常强势的人,或者他就会变成像爸爸,变成一个非常懦弱的人。

《都挺好》这个电视剧里面就很明显,苏明玉其实她非常恨妈妈,但是她其实继承了妈妈很多很多的特点。

就是有一次她和爸爸在派出所吵起来了。

然后苏大强就说苏明玉和她妈妈一模一样,都有着不容他人反抗的强势。

但是我们看苏明玉的大哥,就比较懦弱,他为了要孝顺爸爸,不管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的生活有多么困难,他都不会在父亲面前说一句,我们能看到他是没有平衡关系的能力,就是没有办法平等,要么就是一个施虐的,要么就是一个受虐的,他们没有办法是一个平等的关系。

所以我在这儿跟大家提个醒,我们一定要对这个生活中,我是正确的,这句话要有所警惕。

经常会有些父母跟我说: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打交道了。

妈妈强爸爸弱?这样家庭的孩子容易不开心,原因在这里

我们听起来好像会觉得这样的父母好像挺无力的。

但是我要跟大家说一声,当你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这正说明你的人格是有弹性的,就是你在探索,你没有一个固定的这种框架,你可以打破框架去不断的探索跟孩子互动的一个新的方式。

所以说当我们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也许正是我们跟孩子关系突破的一个口。

最可怕的就是父母非常的确定知道什么,对孩子非常确定的,跟咨询师说我没有错,我没有问题。

这肯定不是我的问题,这就是孩子的问题。

这种情况就会比较棘手,因为这样的父母,他们可能还需要时间去觉醒。

另外,我们在家庭里面,很多家长好像为了孩子成长,会给孩子讲道理。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但凡是讲道理的,都是情感隔离。

讲个例子。

曾经有一个高中二年级的孩子,因为不能上学,爸爸妈妈领着来做咨询。

我先跟孩子谈了,然后我就要跟他父母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

然后我就问他的爸爸妈妈,我说你们平常都用什么方式对孩子表达爱呀?

然后他爸爸就说讲道理。

我们听一下讲道理这个意思是什么呀,就是潜台词就是他是不懂道理的,我要给他把道理讲清楚。

可是我们说了,讲道理就是把道理摆在了父母和孩子中间,隔开了父母和孩子情感的链接。

所以说讲道理就是情感隔离,讲道理是没有办法让爱流动的。

妈妈强爸爸弱?这样家庭的孩子容易不开心,原因在这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跟孩子讲道理,其实基本上是没有用的。

很多父母就会说,我讲的都是我的经验之谈,都是对的,孩子为什么就不听呢?

因为他没有感受到你的爱。

所以说看起来家长说的这个话句句在理,但是家长使用绝对的正确,使孩子产生了焦虑、抑郁、对学习没有动力的问题。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就是因为无论怎么样,你都是对的,那么我一旦和你观点不一样了,那我就是错的。

所以说这会让孩子们持续处在一种:

要么就是我不能有自己的所思所想,完全服从于父母,那这就会让孩子做出如下反应:要么就是我跟你反抗,但是我又反抗无效,那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持续的处在这种受挫的状态里面。

然后他会对自己或者对父母产生愤怒。

他对自己的愤怒是什么呢?

他恨自己为什么不能不能保持自己的边界,为什么不能为自己而勇敢的战斗。

为什么恨父母呢?

就是觉得父母就是比自己强大,比自己有优势,但是父母不理解自己,只会用这种天然的优势来打压自己,所以孩子心里会怀着很多的愤怒。

那这样的孩子,他就很容易出现各种负面情绪,比如说恐惧、焦虑,抑郁,这种在生活中,尤其是青少年还是很常见的。

——以上内容选自吕鸿娟老师直播课

咨询师简介:吕鸿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婚姻家庭心理学研究生,擅长亲子教育、亲密关系、青少年心理、心理创伤修复等方面。

妈心理,专注研究青春期学生叛逆厌学问题,如果你的孩子有类似情况,欢迎向我们留言或者咨询~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7325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