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费2000算多吗,大学生生活费2500很高吗

又是一年“双十一”,经过多年营销,许多人对“双十一”的热情已经大不如以前,对商家的套路也开始厌烦,但围观高校,“双十一”的氛围依旧浓厚。

又是“双十一”的一年。经过多年的营销,很多人对“双十一”的热情不如从前,厌倦了商家的套路。不过,在看高校的同时,“双十一”的氛围依然浓厚。

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双十一”预售首日,18-35岁消费者占比超过70%,年轻群体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双十一”参与者的年龄组正在“下沉”,其中大学生贡献颇多。

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大学生一踏入校园就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根据教育部公开数据,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8万人,比去年增加了7万人。据计算,近几年高考整体录取率在80%左右,也就是说今年有800多万人进入大学,成为新生。

人数众多的“大学生”身份标签,意味着高关注度和强烈的共鸣感,相关话题总是非常火爆。前段时间,“消费力”“生活费”“购买力”等话题频频热搜,阅读量上亿,讨论量上万:

#大学每月生活费多少钱#

#这个大学生能买多少#

#大学生活费一个月1000够吗#

#大学生活费最大的开销#

#这个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有多强#

……

每个人的答案各不相同,观点也各不相同。

一个月2000元的生活费

大部分由父母出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的增加保证了充足的给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0年的7年间,全国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1.76倍。

但与此同时,这些年来,我赚得更多,花得更多。

大学生平均生活费近2000元,为啥还不够花?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42年间,价格上涨至6.9倍,2013年至2020年的7年间,价格上涨至1.15倍。相比之下,虽然整体物价在上涨,但人均收入增速略高。

《2020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全国100多所高校的15860名大学生中,月可支配生活费大部分在1001-2000元之间,所有受访者的月平均可支配生活费约为1954元,占当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2.86%。

大学生平均生活费近2000元,为啥还不够花?

有数据显示,1994年我国大学生月平均基本生活费约为250元,到2020年,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已经增长了8倍。

与《2016年大学生消费理财报告》类似,大学生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父母(家庭成员),其他主要来源也是奖学金和补贴、校外兼职或勤工俭学,一般分配不变。

此外,2016年报告还提到:年级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的收入来源越多样化。比如,非全日制创业者在应届毕业生中所占比例较高,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获得资金或奖学金的比例较高,因此父母来源在生活费中所占比例较低。

高校云集的北京

大学生生活费引领全国

不同地区物价水平不同,所需生活费自然不同。《2019大学生消费报告》数据显示,在高校聚集的北京,大学生平均月生活费领先全国,达到2400元。

月平均生活费超过2000元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杭州,而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接近2000元大关。

这个数据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甚至有不少网友在90后从空中高喊:“这几乎是我们一年生活费的两倍”,还有人在讨论,想知道当年不到1000元的生活费是怎么花掉一个月的。

大学生平均生活费近2000元,为啥还不够花?

同时,据《2020年中国北上广深地区大学生火锅消费行为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近半年在顾经历过火锅消费的大学生平均月生活费

其实,父母每个月会给大学生多少生活费并没有具体的标准,主要是根据家庭自身的经济条件。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第一次掌握经济的主动权,也是培养自己正确消费观的机会。

大学生的钱都花在了哪?

时光倒流到20世纪90年代,受限于特定时代发展起来的消费环境,食品消费占据了当时大学生生活支出的大头,恩格尔系数高达89.4%。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2007年,大学生的服装和娱乐费用已经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支出。截至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场景更加丰富多样,食品消费占比已降至

半成以下。

大学生平均生活费近2000元,为啥还不够花?

可以看出,在1994-2007年间,大学生每个月饮食消费支出仅由89.4%下滑至83.8%,但截至2018年,饮食虽然仍旧是占比最大的消费支出,但已仅占43.9%,大学生们将其余生活费用在了结构更为丰富的消费中。

近年来大学生消费结构分层更加细化了,对于衣着的支出整体上升,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美”的追求;“异军突起”的各路奶茶咖啡饮品店使得零食饮料支出独占一头;越来越贵的纸质教材和浩如烟海的阅读材料成为必要的学习支出;各种宿舍收纳神器、装饰好物也在生活用品中占比不小。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生们在流媒体方面的花费增加了,连续包月包年的音乐APP、视频APP、网站会员已成为常态。

数码产品更新迭代飞速,购买数码产品也成为一项较大支出,据《2018年大学生消费洞察报告》,大学生平均每14个月更换一次手机。

由于疫情,许多学生居家上课或出校困难,线上购物与校内商店成为首选。也是这几年,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成为不少人的选择,喜欢的博主UP主的种草、朋友的推荐也成为许多人的消费选择,但同时大学生们对网络KOL的甄别和自主思考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人际社交成为新兴支出且占比较高,在这个“社恐”越来越多的年代,不少人却不得不为社交支付一些费用。与以往相比,当代大学生的娱乐休闲生活有了更多选择,密室、探店、展览、戏剧、演唱会……多样的选择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充实精神世界以及找到兴趣所在;朋友小聚、同门聚餐、社团团建等各类社交场合也比以往更多了。

④超过一半大学生使用过超前消费分期产品

不少大学生走上理财道路

时代终将属于年轻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多层次的消费场景,大学生作为年轻的消费群体,更愿意在这些场景里消费买单。

眼下,“双十一”的购物热潮正在影响着这个崭新的社会群体。作为中国最年轻、最有消费欲望的大学生是这次“双十一”狂欢节的主要参与者,虽然大学生消费的金额有限,但是,大学生的消费热情却是最高的。

所以对于大部分没有收入的大学生而言,即便是拥有固定可支配生活费,但仍有大部分学生会超前消费。

据《2018年大学生消费洞察报告》数据显示,使用过分期产品的大学生占比50.7%,分期付款为过半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消费支撑。利率相同的情况下,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花呗、白条作为透支手段使用,信用卡在拉新用户上的优势并不明显。

大学生平均生活费近2000元,为啥还不够花?

与超前消费不同的是,在同样的情况下,一个新兴消费领域就是投资理财,逐渐树立的理财意识、愈来愈丰富的投资渠道使得更多的大学生走上了自主理财的道路。

据《2021大学生投资理财现状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超过87%的在校生的投资本金在一万元以下,其中本科生投资本金更多来源于生活费,硕士生、博士生投资本金来源占比最高的是实习兼职所得。

大学生平均生活费近2000元,为啥还不够花?

超过半数的本科生选择购买低风险产品,硕士生对各平台的选择较为平均,本科生投资渠道则较为单一。在不同年级中,第三方财富管理平台都保持着较高的渗透率,而银行APP的理财使用率则随着学历升高逐渐降低。

一份第三方的调查数据显示,有54.9%的大学生赞成超前消费,近四成超前消费金额在500—1000元。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以及大学生消费需求的增加,所以目前大学生超前消费的行为日益普遍和流行。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超前消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资金压力,但也容易陷入消费陷阱,所以对于没有收入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自我管理意识十分有必要,花钱应“三思”而后行,更要学会拒绝不良机构贷款。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但是如果把明天的钱提前透支,明天又在哪里呢?

数据新闻编辑:陈华罗 实习生:齐纪元

新媒体设计:许骁

校对:杨许丽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74625.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