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喜欢放大自己的感受,忽略别人的感受。
在成人关系中,任何人都可能是被忽视的那个;但在成年人与孩子的关系中,孩子往往是被忽视的那个。
电视剧《八角亭》中,少女年美一直生活在姑姑的阴影下,因为她长得和悲惨死去的姑姑很像。
母亲顾忌年妹的感受,认为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年妹的成长,趁机让年妹去深圳读书,父亲却说是“她一个小孩子,他的感受不重要。”.
这听起来很熟悉,但我不知道在哪里听过。很多类似的场景都是来自潜意识。
“他一个小孩子,懂什么!”
“你整天不好好学习,关心这些干什么!”
“天天让大人生气,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
“爱”是一个多面体
的绝大多数父母必须爱他们的孩子,并且会努力工作和存钱,以便为他们的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我也愿意放下尊严,要求别人为我的孩子做事;我也可以牺牲我的时间甚至我的事业让我的孩子去不同的地方学习。这些努力值得孩子们铭记和感激。
但爱不是简单的物质与时间上的给予,爱是一个多面体,还包括理解、尊重、沟通。 成年人常常以孩子不懂事为借口,对孩子的感受,敷衍了事。
电影《狗十三》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中学生李婉有一只心爱的狗,名叫爱因斯坦。爷爷带狗去买菜的时候,没有拴狗绳,和摊主协商价格,让狗坐在一旁。结果爱因斯坦被另一只小狗吸引跑了。
晚上李婉回到家,父亲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顺便掩盖了真实的故事。说着,爷爷带着狗出去买菜,狗不听话就跑了。爷爷太老了,因为腿脚不灵便,赶不上他。你应该体谅爷爷。
李纨听了,没有说话。他问坐在屋里的爷爷奶奶、奶奶、继母和父亲:“你们找过吗?”全家人都没有回答。
意识到爱因斯坦走丢,全家并没有去找过,李玩情绪逐渐要失控又问:“爱因斯坦在哪里丢的?”爷爷回答后,李婉赶到屋里找狗。
他心爱的狗丢了,全家人都没人去找。李纨很伤心。晚上,他独自寻找了很久。
后来爷爷劝她回家,李婉不同意。争吵中,她不小心推倒了爷爷,导致爷爷脚伤。
狗走失后,李心情很不好。全家的大人都没有跟她认真谈过这件事。两天后,后妈买了一只和爱因斯坦几乎一模一样的狗,告诉李他找到了。李发现自己被骗后,崩溃了,想把狗送走。继母说,爷爷“全家上下给你找狗,你再闹的话就不懂事了。”说,“狗都找到了,你还想咋样。”
就这样,李纨被迫接受了这个假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走失后,全家人都怪李婉无知,忧心忡忡,但没有人从李婉的角度去想,她丢了狗会有多难受。
因为这个原因,爷爷受伤了,奶奶心烦意乱,继母不厌其烦地给她买了一只新狗,他们觉得李玩的伤心和大人.
的付出相比,不值一提。
可他们也没有认真想过,李玩想要的只是家里人一个关心、理解的态度,而不是非得逼着家人找回一条丢失的狗。
“不懂事”是大人骗人骗己的借口
大人觉得自己为孩子提供了庇护,将生活的重压抗在了自己身上,所以孩子没有伤心、气愤、甚至是说“不”的权利。
只要伤心、气愤,只要说“不“,就是“不懂事”。不懂事是大人为了逃避孩子的情绪问题,找的一个骗人骗己的借口。
情绪是人最本能的体会,是和疼痛一样的实实在在的感受。皮肤受伤了,置之不理会感染,有了情绪,没人抚慰,也会“感染”。
著名的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 梅兰妮·克莱茵认为,即便是幼小的儿童都有很多情绪体验,而且他们经常体验极端的气愤和焦虑的情感。为了帮助一些幼小的孩子解决情绪问题,她主张通过游戏和玩具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情绪问题。
没有读过心理学类书籍的家长面对幼儿哭闹、低落的情绪问题时,可能也会无意间像克莱因茵那样,尝试通过各种玩具安抚孩子的情绪。
但当孩子逐渐长大,能够与父母交流时,父母却渐渐变得不再重视孩子的情绪感受,只希望用说教的力量,扼杀孩子的情绪。他们诉说着大人的苦衷,希望孩子与自己共情,却从来没想过与孩子共情。
前两天,某地也发生了一件与电影《狗十三》情节颇为相似的事件。
女孩养了两年狗狗,被奶奶以十块钱卖给了狗贩子。奶奶卖狗的理由是,狗狗比较凶,怕咬到别人。视频中,女孩崩溃大哭,抓住奶奶乞求不要卖狗了,奶奶看看狗贩子,看看拍视频的人,在尴尬地笑着。
尽管女孩再怎么大喊大叫,狗贩子还是骑着车,带走了狗狗。
电影《狗十三》中,养了假的爱因斯坦的李玩还是不开心,赌气离家出走,跑出去喝酒。回到家,父亲打了她,逼着她给爷爷、奶奶认错。李玩哭着说“爷爷奶奶对不起”。
这个情节,以李玩屈服于父亲的权威,结尾了。
现实中,卖了狗狗的奶奶自觉歉意,要回了从前送给别人的一条狗,当做了对女孩的弥补。从视频里看起来,女孩和狗狗玩地很开心。
电影的结局让人觉得遗憾,现实的结局让人释怀了一些这种遗憾。
不论大人还是孩子,每一种感受都是值得被关怀的:Ta一个小孩子,Ta的感受也很重要。希望家长们再遇到孩子的情绪问题时,能学着与孩子共情,不要再给孩子冠以“不懂事”的评判了。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75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