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二十四节气是指我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国人的衣食动养,皆依季候而作,随岁月流转。
2021年,航天中心医院特邀中医专家团队,精心打造推出“二十四节气 传统养生历”专题,在每个节气到来之时,为您详解如何养生。
11-07
今日立冬
北风悄悄地悄悄潜入立冬,秋意已浓。
今年11月7日迎来了北方地区今年的第一场雪,也迎来了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如何保持身体健康?此时,健康点是:注重养藏,“四宜”“三防”。.
立冬养生重养藏
中医认为,立冬节气的到来,表现为潜阳,极旺阴,自然植被凋零,蛰虫隐匿,一切活动趋向休息,都是在为来年春天积蓄能量,积蓄力量。
中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指出:“冬天的第三个月,这叫闭藏,地上有水有冰,不扰太阳,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太阳,这样如果你想安静,如果你有私人利益,如果你有所收获,就可以摆脱寒冷,温暖起来而不泄露你的皮肤,这样你就可以紧急抓住气。今冬对齐国的回应也是养藏之道。那么肾脏就会反向受损,弹簧就会瘫痪,伺候的人就会少。”本文精辟地论述了心理护理、日常护理和饮食护理的方法,并根据大自然的变化介绍了冬季人体养生的原则。它告诉我们,冬天是一个天气寒冷,树木凋零,隐藏着生机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大自然的变换而隐藏着。因此,冬季养生要顺应大自然的隐逸规律,以聚阴护阳为要义。
立冬养生的“四宜”
01.精神养生宜平和
中医认为,人在冬天应该能够控制不良情绪。众所周知,人们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这个时候,一定要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遇事生气,养尊处优。用适当的方式发泄心中的不良情绪,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二是多晒晒太阳。因为冬天天黑得早,光照时间短,也是人们容易抑郁的一个原因。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人脑松果体中的褪黑素分泌增强,会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线可以抑制这种激素的分泌,让人心情舒畅。
02.起居养生宜防寒
中医认为,入冬后,“早睡晚起,必待太阳”就是养。
生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人在寒冷的冬天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此外,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对于老人、儿童和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暖背尤其重要,这些人最好在立冬后穿一件贴身棉背心。
“寒从脚下起”,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一是穿好鞋,防过紧、过松、过薄,袜子以棉袜为好;二是平时多活动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三是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水温以40℃~50℃为宜,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03.饮食养生宜温补
根据“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适量多吃点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和海蜇等。此外,还应多吃温热护阳之品以抵御寒冷,如羊肉、狗肉等,桂圆、胡桃、核桃、栗子、大枣、山药和木耳等。当然菜也不可少,如黄豆、胡萝卜、油菜、芥菜、韭菜等。冬季应少吃寒性食物,如螃蟹、海虾、西瓜和葡萄。
04.运动养生宜保暖
冬季锻炼不可少。但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所以锻炼前热身活动很重要。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适量练习,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此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禁止做剧烈运动,如打球、登山等。患有呼吸系统疾患的中老年人,应避免寒冷的刺激,运动应在日照充足时,避开早晚,以免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
立冬养生的“三防”
01.防中风
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寒冷的冬季更易发生。因此,需要及早预防,切勿掉以轻心。预防要做好几件事:一要防寒保暖,留意天气的变化,注意添衣保暖勿受凉;二要适当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三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的防治,已有此病者要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
02.防心梗
心肌梗塞也是老年人冬季的高发病。当人体受冷刺激后,由于血管收缩,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容易诱发心绞痛,若措施不力,会发生心肌梗塞,不可不防。除了重视防寒保暖外,室内温度适宜控制在18℃左右,外出不宜过久,并注意防风保暖,避免风寒交袭。平时可遵医嘱服用降脂、溶栓、扩血管和防心肌缺氧的药物,以免突发意外。
03.防流感
近期国内新冠疫情又有反复,严格防控新冠疫情的同时,冬季还要做好预防流感的相关工作,尤其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这个时节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偏凉的水洗脸,热水泡脚,以提高免疫力,防止流感发生。另外要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不聚餐。
推荐三款适合
立冬节气食疗的养生药膳
#双黄羊肉汤#
【配料】
黄芪15克,胡萝卜150克,羊肉280克,当归10克,盐、葱、姜、料酒适量。
【做法】将羊肉切块,飞水后洗净。将所有材料及葱、姜、料酒,放入砂锅中炖约1个小时,至烂熟后放入锅中加入盐稍煮几分钟即可。
【功效】益气养血,扶正培本。
#太子参炖鸡汤#
【配料】
太子参15克,鸡250克,盐、葱、姜、料酒适量。
【做法】将鸡切块,在沸水中焯后,将水倒掉。将鸡与太子参一起,放入葱、姜、料酒,加清水炖约2个小时,至熟透后加入盐稍煮几分钟即可。
【功效】滋阴补虚,温中益气。特别适于秋冬女性进补,调养产后虚弱等。
#虫草熟地老鸭汤#
【配料】
冬虫夏草10克,熟地黄40克,红枣(去核)6枚,老鸭1只,盐、葱、姜、料酒适量。
【做法】将冬虫夏草、熟地黄、红枣洗净;老鸭宰杀后去毛、内脏、头颈及脚,洗净后飞水。然后把冬虫夏草、熟地黄、红枣放入鸭腹腔内,置于炖盅里,加开水适量,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滋肾补肺,润燥止咳。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76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