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260家科技共同体在北京共倡议: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主题为“开放·信任·合作”的第三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7日下午在北京闭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260家中外科技共同体,共同倡议全球科技界真诚携手、共同努力,让科技更好地造福人类,为全世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为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主题为“开放·信任·合作”的第三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7日下午在北京闭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260家中外科技共同体,共同倡议全球科技界真诚携手、共同努力,让科技更好地造福人类,为全世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为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这份凝聚260家科技共同体共识的倡议书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学技术为应对和解决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发展难题和挑战提供了新路径。倡议主要有五方面内容:

——追求卓越、崇尚创新。秉持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运用严谨缜密的科学方法,以探究真理、发现新知为使命,探索科学前沿,攀登科学高峰。树立卓越科学的价值理念,营造尊重首创、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

——开放包容、互惠共享。推动开放科学运动,构建开放科学文化,推广开放科学理念,建立开放科学的制度体系。吸引各界积极参与,使科学数据、知识、设施和成果能够被更广泛地获取和更可靠地利用。维护科学开放的合法界限,建立平衡适度的开放原则,保护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

——协商协作、平等互信。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和优先权,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的科研成果,尊重他人的理性质疑,诚实地向科学界开放自己的科学数据和研究结果。基于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原则,信任尊重合作者的能力、贡献和价值取向。

——交流互鉴、携手合作。建立跨界、多元、多样的协同交流机制,打破创新合作壁垒,编织开放的国际创新网络,凝聚各国科学家的集体智慧,应对人类社会的共同挑战。理解、关注和响应不同主体合作诉求,寻求合作交流的“最大公约数”,共同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交流。

——践行责任、不负使命。捍卫学术自由,恪守科技伦理和道德准则,坚持科技向善,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自觉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利用多种方式、渠道参与各类科普活动,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尊重公众参与科技权利,推进公众对科技的认知和响应。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相关政策议题的讨论,为科技决策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真实的意见和建议。

论坛闭幕式上,中外专家学者代表还围绕“信任:包容发展治理之基”“合作:风险挑战应对之策”两大议题,分别作《新兴科技与科技伦理体系建设》《国际科学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挑战与全球科技合作》报告,并就“科技伦理治理与信任合作”进行高端对话。2021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也对外发布。(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76231.html

(0)

相关推荐

  • |少儿“袁”该休息一下了。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生活 2021年10月25日
  • 所以喝“骨头汤”不补钙?你可能不知道这五种真正补钙的食物。

    引言当然,出现骨质疏松以及关节的问题时,补钙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钙元素本身对人体非常重要,不仅影响着肌肉的正常工作,同时,也对人体激素分泌以及骨骼健康等方面有很大影响,所以不论何时,我们一定要保证身体不会出现缺钙问题。

    生活 2021年12月14日
  • 双十一落幕,这些手机的优惠还在继续

    双十一热潮已经渐渐过去,由于战线的拉长,无论销量还是成交额都上涨明显,各厂家可以说都拿到了让自己满意的成绩单。

    科技 2021年11月15日
  • 小雪时节的饮食,小雪这个节气吃什么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是天气寒冷的标志。雪,是降雪;小者,未盛之辞,“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过后,万物失去生机,天气闭塞而转入寒冬。

    生活 2021年11月21日
  • 我的试管之路(五)

    今天到达促排卵的尾声[中国赞],医生说再打最后一天,早上抽血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姐妹,长得瘦瘦精精,很活泼[耶],意外的是她一胎也是试管,二胎还想试管,我真是太佩服她了赞赞,我整个周期到目前打了有近50针,屁股手臂上戳的青一块紫一块[流泪],上次遇到的时候她第二天移植,今天遇到已经怀上了,真是提她开心,希望我接她好孕[送心]。

    生活 2021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