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新能源、新基建成“重头戏”

冲刺全年发展目标,稳投资正在加快步伐。近期,深圳、云南、福建等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加紧建设。其中,新能源、新基建项目成为“重头戏”。分析人士指出,多地重大项目加快启动,专项债等资金支持提速增效,预计四季度基建等投资有望企稳回升,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冲刺全年发展目标,稳投资正在加快步伐。近期,深圳、云南、福建等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加紧建设。其中,新能源、新基建项目成为“重头戏”。分析人士指出,多地重大项目加快启动,专项债等资金支持提速增效,预计四季度基建等投资有望企稳回升,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临近年末,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11月5日,湖北省2021年四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805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4520余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469个,投资1967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123个,投资1350亿元;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项目140个,投资878亿元;社会民生项目73个,投资327亿元。

11月3日,深圳市2021年第四季度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活动举行,共新开工项目224个,总投资约445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223亿元。

此外,包括云南大理州、福建厦门市等多地也集中开工了一批重大项目,涵盖综合交通、城镇建设、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

在开工的重大项目中,新能源、新基建项目成为“重头戏”。例如,在云南大理州,此次开工的华能云龙新松坡光伏发电项目是云南省“十四五”期间列入第一批“保供给促投资”新能源项目实施的10个项目之一,规划额定装机容量为12万千瓦,总投资约6.8亿元,年平均发电量2.26亿千瓦时。项目建成后年平均上网电量约2.26亿千瓦时,年发电收入约6911万元。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10月中下旬,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4省区集中组织开工了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规模近3000万千瓦,拉开第一批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项目开工序幕。

新基建相关重大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例如,深圳日前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就包括大族数控产业园、国显科技新型显示研发生产基地、富城科技产业园等。10月28日,中国移动长三角(扬州)数据中心项目举行了开工仪式。据悉,该数据中心将助力加快推进扬州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并依托中国移动5G网络以及云计算能力辐射长三角区域。

在扩大内需战略的总体部署下,推进“两新一重”成为全年扩大有效投资的主线,相关重大项目也在持续扎实推进。重大项目牵引下,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97827亿元,同比增长7.3%;比2019年1至9月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3.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5%,两年平均增长0.4%。

在业内专家看来,当前加速推进相关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既有利于年内稳定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有利于立足长远布局未来。

“当前,新基建、新能源项目投资是拉动投资和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发力点。”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短期来看,稳增长需要寻找新的发力点;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动能转换和经济绿色转型的关键阶段,加大新基建、新能源项目投资有利于调节经济结构,符合转型发展大趋势。

“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具有产出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的特点。传统基建投资的效益往往局限于某一地区和某些行业。新基建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连接全国各地、各行业的生产者、消费者,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更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能够广泛地拉动新经济发展。”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与重大项目密集开工相伴随的,是地方积极部署系列举措支持项目落地,同时提前谋划储备下一步的建设重点,为岁末年初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10月26日,广东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四季度工作,要求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力度,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结合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等新要求,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加快谋划推进一批清洁能源、交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

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召开会议要求,抓紧抓实中央预算内投资、宁夏回族自治区统筹资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建设,抓紧开工一批新能源等项目;围绕能源转型发展,实施政策、责任、项目三个清单。

河北省则加大重大项目储备力度,重点聚焦“两新一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技改、基础设施等领域储备一批产业支撑项目。据悉,截至9月底,河北省省市重点前期项目共储备1957个、总投资2.1万亿元。

罗志恒表示,随着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其逆周期属性将有所体现,对四季度和明年初的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支撑。同时,当前财政部要求地方“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快重大项目的开工,推动在今年底和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将对基建等投资形成边际提振,促进四季度和明年初投资回暖。

在他看来,下一步,应推动当前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强化责任落实,做好资金与项目衔接,促进四季度应开工未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应完工未完工的项目尽快完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加强后续重大项目储备工作,通过梳理提供重大项目清单的方式,提前筛选、储备优质项目,确保资金到位后及时开工。此外,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投资结构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等“两新一重”领域倾斜,引领资金投向乘数效应突出的先进制造、基础设施短板领域,扩大有效投资。

来源:经济参考报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76586.html

(0)

相关推荐

  • 高尔夫的替代者?不到16万起,零油耗还是后驱,实拍大众ID.3

    这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各大新能源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快速挤压着燃油车的市场,因此也逼得那些老牌车企,比如大众汽车,不得不放下身段去争取市场份额,在相继推出一些的混动车型后,也终于迎来了纯电动的车型,它就是大众ID.3,起售价不到16万,但却是后驱的。

    科技 2021年11月26日
  • 运动是真正的“聪明药”,也是给孩子最好的生命教育

    ■体育运动给孩子健康的体魄,塑造他们完整的人格 ■体育运动需要孩子们的坚持不懈,灵活学习、团队合作、崇尚荣誉和遵守规则,这些都让他们受益一生 ■比选择什么运动项目更重要的是,让青少...

    生活 2021年9月25日
  • 15年前的智能机之王者

    十五年前,也就是2005年~06年,各大厂商开始提出智能机的概念。诺基亚出了s60一系列机器,htc也用windows mobile系统推出一系列机器。苹果和安卓还在埋头研发。但有一个老的王者,曾经统治pda平台的系统palm,也推出了palm系统的机器。

    科技 2021年11月26日
  • 潜在饥饿是指缺乏什么营养素,饥饿养生科学吗

    真正健康的人,都是吃不饱的人。由于饥饿让我们疯狂的吃东西,结果就造成肥胖,大肚腩,啤酒肚,亚健康,等等一些问题,为什么我们吃的太饱会造成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的身体再作怪,因为我们体内的基因,就是饥饿基因,这种基因告诉我们需要不断的吃饭,不然我们会吃了这顿会没有下顿,而且这种基因在人类的体内已经几千年了。因为古时候的人们都是吃不饱,而且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好几千年,而且人类的身体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当我们吃的太饱身体就会承受不住。就会加重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加速运行。当这种远行状态持续进行,就会造成身体器官的崩溃,从而产生病变,这就吃的太饱会对身体不好的原因,人类最好的吃饭状态就是八成饱。吃饭后还有一点饿然后喝一碗汤就吃饱了。这就是人类健康的最好状态。

    生活 2021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