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课外阅读和漫画故事书够吗?如何帮他做非小说类阅读?

#媒体人周刊#

#媒体人物周刊#

拍了一部十几年的关于科学和人文的纪录片,当我做了妈妈之后,觉得真的应该把这几年的积累用在孩子身上。

所以我专门为孩子写了一些文字,希望能帮助他们掌握非虚构内容的学习方法。

毕竟孩子的课外阅读不能只看自己觉得轻松的内容。没有人能忽视非虚构内容所涵盖的信息量和知识面,以及它能给孩子带来的积累和提升。

孩子的非虚构类学习,如何从输入到吸收,再到输出?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感受到他们进步的梯度,这是一点一滴、一步一步、有脉络可循的;有时候,我们会很惊讶,突然发现孩子有一定的能力。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对语境不是那么清楚,就是这个能力是从哪里来的,他是怎么得到的?

不得不说,这是——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感觉”。

然而,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带来这样的惊喜,即使他们都接受同样的内容。听起来有点神秘,但真的很神秘。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希望孩子会受到一些珍贵的影响,即使他们离得很远,即使他们很模糊。因为那样会给孩子一些关于知识和思维的大概念,或者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这需要引导和整理。希望能帮助孩子理清看不见的线,把它们理清楚。其中,会有一些技巧,当然是理性思考和方法介绍。

00-1010说到这里,我记得有个读者给我留言。他说自己喜欢看书,也喜欢听一些阅读讲座,但当他面对前沿技术时,理解能力很弱。他觉得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内容,所以希望我推荐一些好的前沿科技论坛网站,帮助他提高阅读科技内容的能力。

那么,让我们从这里开始。和我刚才提到的帮助孩子理清“感情”直接相关。我想这位读者遇到的问题大概是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当然,把它放在孩子身上学习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很显然,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已经明确强调,孩子需要具备非虚构内容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有足够的积累。

回到给我留言的那位读者,他提出要“提高阅读科技内容的能力”,在我看来,这不能归结于他所说的找到一个或者一些“合适的前沿科技论坛网站”。

分享一下自己积累前沿科技内容的经验,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觉得,不管是参加考试的孩子,还是想继续在这个领域学习的成年人,这些晋升的路径都是一样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以前我也很苦恼类似的问题。2008年,我接手了央视的一个大系列纪录片。作为总规划师和总导演,这两个头衔听起来虚张声势。事实上,他们真正的意思是,你需要完成从概念到文本结构到拍摄和制作的一切。

题目是什么,《生活在2050》,主要内容是什么?就是通过找出科技发展的脉络,来预测2050年人们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孩子的课外阅读,漫画故事书够吗?怎么帮他做非虚构阅读?

2008年接手,2011年播出。那些过去的日子总有一天会被记住的!

一系列这样主题的纪录片,在当时对我来说是一块非常硬骨头。未来影响人类生活的科技,涉及方方面面。多么宏大的主题,多么深刻复杂的主题!

我完全糊涂了。我甚至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读书?学习?面试?这一切在当时似乎对我影响不大,也没有办法彻底解决我的问题。

事实上,当时中国科学院正在编纂出版一系列书籍,大致标题为《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该系列图书于2009年发行。作为我们纪录片系列的总顾问,中科院慷慨地为我提供了最终版本。

说白了,这套书的内容和我要做的纪录片非常对应。但那时候对我没用,因为很简单,我的思维没有跟上。

仅仅.

是,我还没能积累出一种科学的思维,来面对这么庞大的科学主题。后来这套纪录片,我用非常笨拙的办法,采访了非常多的科学家,下了很大的功夫,把它做了出来。

孩子的课外阅读,漫画故事书够吗?怎么帮他做非虚构阅读?

我自己是不满意的,但是这套片子对我的刺激,我认为是很有作用的。

是的,那个阶段的我,在面对庞大的科学体系时,的确很像一个面对着非虚构内容的孩子。

非虚构内容,相对于虚构的文学类故事类读物,是相对枯燥的、存在体系的、需要循序渐进做出积累的,在认知上是有要求的。

如果仍然是一种面对虚构内容的阅读态度,来面对非虚构内容的阅读,会让人觉得吃力、并且没有效果,也就是,记不住,即便零星地记住了一些,也形不成真正的输出。

从头看,看前因后果,看完全程,许多事情才会变得更理性、才会更加遵从理性

那么,当我们面对非虚构内容时,到底应该如何阅读呢?

仍然是一位科学家给我带来的启发——

说起来,在我的采访生涯中,遇到的所有科学家,我都对他们充满感激,因为他们给我带来了如此多的正向的影响和帮助,许多帮助都是立竿见影的。我会在这里,列举一些,希望也能帮助到学习中的孩子们。

几年前,我在做一个关于3D打印的系列,当时3D打印这个概念和实践都很火热,我从南到北走了一遍,采访了在这个领域非常有名的几位实践者,他们当中有学院派——也就是从大学里做起来的科学家团队;也有企业派——基本是在国外积累了许多经验,然后带回国内求发展的科学家团队。

孩子的课外阅读,漫画故事书够吗?怎么帮他做非虚构阅读?

我今天想说到的,是湖南华曙高科的许小曙先生。他在美国著名的3D打印公司工作了不少时日,基本见证了3D打印从最初、以及一路走过的发展历程。

具体的采访内容,不属于今天的主题。我之所以要提到许小曙先生,是因为他在和我进行采访之外的闲聊时,说到的一个内容。

科学家的闲聊,往往会流露出许多真知灼见,记得当时我们的采访告一个段落,许多问题都聊得很深入,许小曙先生显得意犹未尽,这时我问了一个有些八卦的问题。

因为当时3D打印实在太火了,在国内简直是风起云涌的态势,竞争也显得激烈。这难免让人看不清楚,作为一项新兴的高科技制造技术,也是一个社会新热点,参与者众多,各自的方式与重点都不一样,论争也难免存在。

那么我就很想知道,身处于论争与竞争核心的这些科学家与实践者,是怎么看待这项技术的发展与未来的,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优化选择,那信心到底建立在哪里呢。

这时,许小曙先生就给我说了这样一番话。他大约是这么说的——这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看不清楚的人,是因为没有看到前因后果,没有从头看。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已经经历了一轮清洗,所以一切都在变得更理性。我们现在要做的,也是等,等淘沙到最后,看留下来的那些,到底走的是哪条路。

许小曙说了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从头看,看前因后果,看完全程,许多事情才会变得更理性、才会更加遵从理性。

后来,我常常会想起这番话。回想我刚刚接手纪录片《2050》的时候,我手里不是没有掌握素材,各种线索和头绪也非常充足,但因为充足而繁乱,让人无从着手。我没办法凝聚出足够的理性,来处理素材,也就是说,我没办法用一种令人满意的方式,把掌握的素材和资料统领起来,形成一个好的创作结构。

那就是因为,我没有试图去看前因后果,去看完全程,去梳理脉络,也就是,还没有一个好的逻辑底层,又如何能够得心应手地进行创作呢?

我后来习惯于把科学和历史结合起来进行讲述,其实就是得益于之前的许多采访经历和创作经历。层出不穷的科学与技术内容,每天都在更新,更新固然是重要的,然而任何一项科技的发展本身,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无论它在前沿的风口多么耀眼,在那一簇光芒的背后,一定有丰富的累积,去了解那些累积在背后的内容,会让你的认知变得清晰,会在许许多多的恍然大悟中发现,你正在真正掌握这个内容。

一个很好的科普范本——“带有前因后果的、一定程度上科学史式的写法,会为读者梳理出对于一门精深学科的理解通途。”

说到这里,我想举一个特别好的科普内容的例子。

它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亲自为大众所写的科普——我说的是埃里克.坎德尔,他因为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发现而获得诺贝尔奖。

孩子的课外阅读,漫画故事书够吗?怎么帮他做非虚构阅读?

他认识到需要向普通人普及这门科学,因为他看到,许多没有科学知识背景的人,也热切地想学习这门新科学,于是他决定要为普通人写一本书。

坎德尔最终选择了写自传的形式来写这本书,他回忆了自己的研究之初,那时,也是现代认知神经科学开始发展之初,这两段历史是紧密重合的。

坎德尔自己的研究历史,就是一部有效的现代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史,或者说,他一直见证了这门科学的发展。于是我们从坎德尔的自传里就能看到,他最早的兴趣点是什么,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走到了后来的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并且,伴随着他所了解到的、与这门科学的发展史相关的那些人和研究故事。

人们对于大脑及神经的物理特性、生物特征,一切的探索和理解都在深入,深入的路途上,满是曲折,而当他每每讲到那些历史上出现过的偏差和误解时,却往往又是新的转机的开始。

坎德尔的自传是一个特别好的科普范本,他相信,像这种带有前因后果的、一定程度上科学史式的写法,会为读者梳理出对于一门精深学科的理解通途。

以“人工智能”系列为例——“画出一个有效的思维导图”

现在我想以“人工智能”系列为例,给大家梳理一下,我大致是一种怎样的整体逻辑,以及,受众可以从这样的逻辑中,获得怎样的理解通途。

我用了十集的篇幅,来讲述人工智能。

这十集是被一段历史牢牢统合起来的,可以用非常简略的语言概述它的前因后果——

“图灵,在战争的催生作用下,提出了计算机的概念,因为人们早已在思考,机器能否获得与人类一样的智能。

后来的科学家开始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人工智能,一条道路是,让机器凭借强大的运算能力,实现快速的信息处理;

另一条道路是,让机器模拟人脑,像人那样学习。哪条路能走通呢?

在国际象棋领域战胜了人类棋手的深蓝、在智力问答节目中战胜人类冠军的沃森、以及在被寄予厚望的最后领地——围棋上,也战胜了人类的阿尔法狗,它们一步一步地实现着机器的智能进化。它们距离人类的大脑思维方式,到底还有多远呢?

一种名叫“深度学习”的技术出现了,它希望以越来越接近人脑的思考模式,来打造属于机器的智能。

我们熟悉的“人工智能危机论”,针对的正是这样的技术。”

好的,我已经概括结束。这是一个简单的脉络,它的本身,是一个完整的、前因后果清晰的逻辑。

我们可以把它看做一个有效的思维导图的主干。

“人工智能”系列的十集、大约三万多字的内容,看似繁杂,却完全统合在这根主干上,那是十个自成主题的内容,它们之间,依靠主干产生着联系。

这样一个大逻辑套小逻辑、大主题套小主题、用历史逻辑贯穿科学逻辑的结构方法,有助于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用一种整体化的视角,来看待一门大的学科或一项大的技术,而不是割裂开的,零散的,让人形不成长久记忆的内容。

非虚构内容的“输出”——“从有效的积累,到自如地输出,这中间存在多大的一条沟呢?”

现在我想说一说非虚构内容的“输出”问题。

从有效的积累,到自如地输出,这中间存在多大的一条沟呢?需要什么样的操练才能跨越呢?

这对于许多需要应试的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

现在的小升初考试、中考和高考,写作已经占据了大约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分比,我们都很清楚,语文成绩的主要拉分项,就是写作。

对于应试的孩子来说,“输出”问题主要集中在写作上,对于年龄段更小一些、以及对于许多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甚至成年人来说,“输出”问题,就是表达。

如果我们已经忘记了作为一个孩子时的表达难题,那就往自己身上想一想。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积累,和今天的孩子一样,每人都积累了不少知识,科学的、历史的、人文的、地理的,但是,当需要把积累拿出来用,也就是需要表达的时候,那些积累好像都不太管用,往往是这个话题知道一点、那个知识有那么点印象……但就是没办法侃侃而谈起来。

在孩子身上的表现就是,无论是表达,还是写作,都不太能形成“对应的”输出,也就是,相对于孩子们已有的积累,他们的输出,显得太单薄了。

“人类的学习对于大脑来说,是存在规律的。我们因此相信,帮助孩子从理解到吸收、再到输出,实现这个全过程,是一件值得去做、也能够看到成效的事。”

在孩子的教育中,总是很强调闭环,就是说,你教给他,要看到他吸收了、消化了,然后有练习题来巩固他的吸收和消化,有考试题来检测他吸收和消化的程度。

完成这样一个闭环,大约就能算是一次成功的教育。

放到像科学人文类知识的普及教育内容上,我也希望完成一个闭环,我对这个闭环提出的要求是,希望能够通过一个“闭环”式的内容设计,实现孩子从理解到吸收,再到输出的全过程。

“大脑的秘密”系列里,有关于记忆规律、也就是记忆机制的内容。

科学家曾经通过实验测试,来探究大脑的反应、知觉、记忆等等,这些都在说明,人类的学习对于大脑来说,是存在规律的。

帮助孩子从理解到吸收、再到输出,实现这个全过程,是一件值得去做、也能够看到成效的事。

做一名科学记者带来的启示——“两次“闭环”的学习:前期调研——采访输出——后期整理学习——再次输出。”

说到这里,我想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体会。我得说,做科学类纪录片导演这个工作,是一个频繁的闭环学习的过程。

怎么讲呢,你在采访一名科学家之前,你需要做大量的资料搜集、背景了解——包括科学家自身的背景、学术研究背景、他的研究成果、以及他在该领域学术链条上、能起到怎样的关联作用……等等;

这决定着你能否在采访中具备和他的对话基础。

非常幸运的是,我的第一次采访,就让我明确了这个道理。

我采访的第一名科学家,是著名的邹承鲁院士,邹院士已经在2006年去世了,他是我们国家近代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孩子的课外阅读,漫画故事书够吗?怎么帮他做非虚构阅读?

正是邹院士让我从一开始就很明确——需要努力做到,具备和一位科学家对话的基础。

那时候我刚刚踏出校门,真的有初生牛犊的那股劲,记得当时先是给邹院士的助理秘书打电话,两分钟就被委婉回绝了;我连想也没想,又拨通另外一个电话,没想到是邹院士亲自接的,非常非常巧,他碰巧在那里接到了我的电话。

听我说明了采访意图之后,我再次没想到,邹院士直接同意了。如果放在现在,我会感叹,老天厚待了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记者。

邹院士不仅同意了采访,还在电话那头细细地告诉我,你把哪个资料、哪个资料找来读一读,然后你就都明白啦,我们就哪天哪天见面聊吧……你能想象我当时的干劲吗,我简直要飞起来一样冲到图书馆,不仅把邹院士说的资料仔仔细细地学习、画标、做笔记,而且把能找到的相关资料,全部学习了一遍。

我的努力是有回报的,我的第一次采访很成功。

现在,我要说到“闭环”的另一个环节——采访。

当进入采访,前期的积累,立刻需要转化为“输出”,如果一名记者无法通过自己一定程度上的“输出”,获得科学家的信任,那他势必将经历一场失败的采访。

采访结束后,你从科学家那里的采访所得,又将让你经历一次素材大整理,和新的消化吸收过程,然后再做一次面对观众的“输出”。

好了,基本上是这样两次“闭环”的学习:前期调研——采访输出——后期整理学习——再次输出。这样一轮一轮的操练,对个人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提升。

所以我是觉得,如果学生期间能够接触一些实操性的记者采访训练,或者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去参加,你会体验到自我能力的提升。

强化练习——“将消化吸收与输出并行起来”

我之所以举出记者采访的例子,就是因为那是一种反复强化练习的过程,那个过程中,消化吸收与输出是几乎并行的,并且要求的是有说服力和有感染力的输出。

这和现在的孩子们面临的应试写作需求、输出表达需求、以及自我呈现的需求,都是可以对应的。

因此我会设置紧密相关的练习题,尤其是简答题。

那些题当中,一部分可以直接在课程中找到答案,因为它和课程逻辑是完全一致的,出这类题的目的,是考察受众是否准确地掌握了主题逻辑;

还有一部分,则是延伸思考题,在课程中有相关内容,或者相关思想的体现,如果要比较高要求地回答这类简答题,需要小听众稍微拓展一些,或者是事件的拓展、或者是理念的拓展,如果孩子能主动去做这样的工作,会对他们自身的思考、推理和理论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输出的技巧”实操说明

关于输出的技巧。我做了一些专门的积累课和输出课,正是基于帮助孩子积累、并且进一步实现输出,这样的目标。在那里会讲到的输出技巧,都非常实用,是经受过检验的。

现在就把“我们一起来写高考作文”的几段小内容,摘要地分享给大家。

2018年的高考材料作文题《飞机与弹痕》,材料如下:“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如果完全没有积累到相关内容,你会怎么写呢?如果你看到题面上这段内容,脑子里一片空白,感觉这些内容完全陌生,从来没有接触过。

你先不用害怕,因为,一定还有同学和你是一样的情况,接下来,要比拼的,可能就是逻辑推理和想象力了。

怎么讲呢?也就是,需要你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利用逻辑推理和想象力,进行有理有据的扩充。

如果我们把自己代入到那个特定的历史场景,设定出一个人物,他可以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是一名军方调查人员,也可以是英美军方高层一名决策人员,总之,他将从自己的视角,完整经历这次事件。

那么,你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根据题面文字的经过说明,运用合乎逻辑的推理、和恰当的想象力,把它还原扩充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它有时间(就是二战时期)、有人物(就是你的设定,加上统计学家沃德)、有地点(可以是空中战场、军方调查总部、以及统计学家沃德的办公室……等等),更有事件(这可就太好扩充了,那完全是一个精彩的,矛盾突出的故事模板)。

以上,是针对没有积累的同学,可以运用逻辑推理和想象力,对故事进行扩充的写作方法。

那么,针对有积累的同学,我也做了一些建议,例如,你可以运用“三分钟定律”,用一个钩子式的开头,先抓住阅卷老师的心,这能让他在脑海里,对于你的作文基础分,先划定一个大致的范围。

有了一个精彩的开头之后,接下来同样精彩的演绎,又可以怎么实现呢?

因为以上的几个话题,都已经在编外小课堂里,有专门的篇幅在介绍,我就不多分享了。

总结我坚持认为,没有孩子理解不了的,如果孩子没能理解,那一定是因为没能讲得足够明白,或者说,讲述的方式没能进入孩子的理解范畴。

所以我会尽可能地引入通常被认为是孩子难以理解的那些科学话题,然后找到恰当的方式,把话题说活说透、说明白说深、还要说有趣,帮助孩子实现真正的理解;

接下来,要继续做的“帮助”这件事,就是在于帮助“输出”。

科学是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科学内容的理解和继续深入,也意味着,它需要你的思维方式不断改变、同时也会带来思维方式的不断改变。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科学内容与科学体系的认知过程,和课内必学科目的认知过程还是有区别的。

这个区别,一方面体现在重视程度上——这一点,相信家长们也会有和我一样的感觉,因为它不是一门必考科目,因此自然而然地,对它的学习就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

但是现在,在课内学业的要求上,科学内容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占比在提升;

那么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与科学认知相关的思维方式,我们认为,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就是,对孩子进行考核的科目细节当中,越来越强调,在科学思维中常见的例如:理解、掌握、推测、证实、直至输出,这些过程,孩子能否独立地完成它。

相关的,就是例如高考题中已经出现的科学类材料作文题。

在中学孩子的学习中,也是越来越多地出现给定命题,通过独立搜索素材,完成思考和论证、并输出成为有说服力的文字,这样的学习课题。

类似的课题,越早地给予孩子,孩子习惯得就越早,它属于一种认知塑造,有时候就像学一门语言,也是越早就能越好地在孩子的脑海里形成长久印记。

简单来说,对科学内容和科学体系的学习和认知训练,更像一个、或者说更应该把它看做一个能力体系,也就是说,它帮助孩子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点的积累,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在强调一点,要重视输出,它在孩子的学习闭环当中,相当于一个检验,检验孩子理解的准确程度、和理解的广度深度;

同时它更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孩子会在这个“输出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如何思考更加有效、更加理性,如何运用已掌握的素材更有说服力,以及,如何把现有的理解延伸下去。

孩子的课外阅读,漫画故事书够吗?怎么帮他做非虚构阅读?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77931.html

(0)

相关推荐

  • 血小板减少的饮食指导,提高血小板的食疗

    血小板减少症饮食治疗应注意什么?血小板减少症的饮食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众所周知,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止血,修复受损的血管。血小板减少也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儿童鼻出血是血小板减少...

    生活 2021年10月28日
  • 福特优惠活动,福特商城1元下订至高享26,888元权益

    文章长度:0太短了,请勿浪费资源

    生活 2021年11月27日
  • 在线下被销售人员忽悠过的几个坑你都知道吗

    虽然说如今线上手机的销量每年成倍的增长,但是如果按全国总量来算手机销售大头还是集中在线下市场。甚至说线上的销量只能占到总销量的30%左右,而剩下的70%都是来自于线下,所以这种时候线下的很多销售人员对于一些不太懂手机的用户进行一些功能性的放大来宣传,这也就造成了很多消费者成功入坑,所以今天来谈一谈在线下被销售人员忽悠过的几个点。

    科技 2021年11月3日
  • 医学之谜!5岁7个月21天,吉尼斯纪录:最小的妈妈。

    1939年5月31日,《Presse Medicale》医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文章是秘鲁杰出的医学研究人员,也是享有盛誉的法国科学院获奖者,埃德蒙多·埃斯科梅尔(Edmundo Escomel) 的一份同期医学报告。报告中还配有一张孕妇照片,但孕妇的年龄仅有5岁半,名字叫“莉娜·马塞拉·梅迪纳 (Lina Marcela Medina)”。

    生活 2021年10月29日
  • 这6个多条件函数都不掌握,还敢称Excel达人?

    在办公或数据的处理中,不管是判断、求和、还是计数,往往都是附加条件的,而且大多时候都是多个条件下的处理,如果你不掌握一些多条件函数,那就真的Out了! 一、多条件判断函数:Ifs。...

    科技 2021年11月19日
  • 银行卡号是银行卡上的那一串数字,银行卡后面的数字是什么

    在移动支付已经十分便捷化的背景下,银行卡的存在依旧不容忽视。毕竟对于打工族来说,每个月工资都是通过银行卡发放的,也不可能将工资直接打在支付宝或是微信中。

    生活 2021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