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鬼混”吗?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拆解和修修补补孕育创新?

星期天,父母带着儿子去爷爷家过周末。爷爷见了个子高高的孙子,开心得不得了,任凭孙子这屋那屋地寻宝,跑着玩儿,自己陷在沙发里笑眯眯地看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小子玩儿吧!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样!

周日,父母带儿子去爷爷家过周末。爷爷看到他高大的孙子时非常高兴。他让孙子挨家挨户地寻宝,跑着玩着,被卡在沙发里笑着看。表情好像在说,玩吧,孩子!看你会玩什么把戏!

午饭时间,孙子给爷爷倒酒,爷爷忍不住又多喝了两杯,就开始在床上打呼噜!忙了一上午大家都累了,躺下休息一下吧!不过,小孙子并不累,还在玩自己的!

你的孩子“瞎鼓捣”吗?你有没有想到孩子的拆卸、鼓捣孕育着创新

“丁玲玲!零零!”突然,一个久违的警铃响了。“那个男孩,他去摆弄他爷爷的闹钟了。”奶奶嗫嚅着,但没有停下来。这个比爸爸大还努力的闹钟,在孩子眼里是稀缺的玩具。

孩子玩得很开心,很快闹钟就停了。

孩子20分钟都没组装好拆开的闹钟零件,急着去找父亲申请援助!

然而,爸爸没能做好,他狠狠地骂了他一顿!爷爷醒来时不知道怎么做。他戴上老花镜,手把手教孙子如何安装。小闹钟又嘎嘎响了!

你的孩子“瞎鼓捣”吗?你有没有想到孩子的拆卸、鼓捣孕育着创新

孙子竖起大拇指,对爷爷说:“爷爷,你是老大!”

爷爷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回到自己的房间,拿出一个装满废弃电子产品的盒子。他说:“带回家开着玩吧!”全部打开再穿上,你会很牛逼的。”小孙子高兴地点点头,迫不及待地想回家,于是他像个婴儿一样让父亲挪到车上!

孩子的拆卸、鼓捣孕育着创新

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到创新,很多人会认为是科学家的工作,需要渊博的知识才能实现。事实上,创新无处不在。父母利用家里的废旧材料做一个实用的家电,也叫创新。孩子们把书桌变成书架也被称为创新。

你的孩子“瞎鼓捣”吗?你有没有想到孩子的拆卸、鼓捣孕育着创新

在现有知识和物质基础上,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以满足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就是创新。

创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高效、更便捷。

所以创新是一种高级能力,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为这个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因此,我们培养孩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的。

中国创新教育专家赵温才说:“创新分技术创新和学术创新,其中技术创新贵在产生可迅速产业化的、不一定是高科技的实用发明。”

只要你每年走进青年发明大赛,你就会发现,没有先进的科学知识,你也能发明。而那些有产品出来的孩子,就是在生活中不断创造产品的人。赵在大学期间获得了9项专利。中学时,他开始“疯狂行动”——在家里拆装电视机和微波炉。

在赵眼里,创新发明的人应该多看看,在拆解的过程中思考,知道为什么,甚至知道为什么。拆解和修修补补更容易发现产品缺陷,而创新就是改变一点点。

你的孩子“瞎鼓捣”吗?你有没有想到孩子的拆卸、鼓捣孕育着创新

所以家长要明白,孩子是为了好奇和探索而被拆解的,这是创新创造的基础、内容和开始。小时候,他摸着东西方去了解和认识世界。长大后,一到二年级,他就不满足于敲、扔、摔。相反,他必须打开它,看看里面是什么,它是如何连接的,以便深入了解事物的内部结构。

除了拆卸外,其实,任何形式的鼓捣、动手操作都是孩子内心想法的表达,孩子要探索、想创新的欲望就是在这样的”鼓捣”行动中被强化的。面对孩子的鼓捣,只要对财产没有很大的破坏性,父母不但要支持,还要引导孩子去做。

世界上的大科学家非常赞同孩子动手去”鼓捣”,

你的孩子“瞎鼓捣”吗?你有没有想到孩子的拆卸、鼓捣孕育着创新

法国科学家朗之万,有一次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说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找来一条金鱼,把它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哎呀,和朗之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之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小朋友呢?”

你的孩子“瞎鼓捣”吗?你有没有想到孩子的拆卸、鼓捣孕育着创新

朗之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

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懂了朗之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这位科学家其实是在培养孩子们敢于质疑,善于动手操作,去发现事情真相的习惯和能力。

孩子的智慧在手上,他的小手越是一刻都不闲着,越是对他的心智发展有利,他越会做出有创意的事情。

把玩具拆开了、把电熨斗洗了、把面和成团摔到了墙上等,这些看似荒唐的举动,在孩子眼里都是很正经的事情,因为他是带着要看看这么做有什么样结果的想法去做的。

你的孩子“瞎鼓捣”吗?你有没有想到孩子的拆卸、鼓捣孕育着创新

结果出现以后,他的思维也就运转起来了,他会去想玩具坏了为什么装不上了?白色的面为什么贴不到墙上?什么东西才能贴到墙上?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墙刷干净?

孩子做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思考和动手做都是在践行素质教育所提倡创新和实践,是孩子成长所学要的,父母支持孩子去做,就是在鼓励孩子去思维、去创造。

父母支持孩子去创新

如果父母有这样一种意识,把动手看作孩子创新能力的一种提升方式,并支持孩子不断地动手做事,就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1. 不担心被弄坏

孩子是学生,不仅是校园里的学生,还是生活中的学生。

你的孩子“瞎鼓捣”吗?你有没有想到孩子的拆卸、鼓捣孕育着创新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是因经验而引起的,以心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会带来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改变。

孩子的学习形式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包括在实践中学习各种技能、知识,提升能力水平。因为孩子既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有限,能力不高,必然会有“事故”出现。

比如,把东西搞坏、拆开后装不上了、把工具弄丢、把家里弄乱等,这时父母不要发火,即使要教训孩子几句,也是从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教孩子减少损失,而不是不让孩子动手做。

2. 动手制作学习用具

一二年级的孩子会逐步学习到图形,诸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学习的时候,如果让孩子对着课本或者投影观察,孩子会显得有点儿费劲。

你的孩子“瞎鼓捣”吗?你有没有想到孩子的拆卸、鼓捣孕育着创新

如果父母给孩子一些学具,让孩子制作,或者利用家里的废弃纸壳子制作,比如三角板、正方体的盒子、长方体的盒子等,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利用这些图形的特性,孩子掌握起来就很容易了。

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是具体形象记忆,孩子通过观察、思考认识了图形,丰富了表象,同时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3. 拆装玩具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种带有图纸的玩具,孩子可以按照图纸上的说明自己拆装。

你的孩子“瞎鼓捣”吗?你有没有想到孩子的拆卸、鼓捣孕育着创新

就拿最普遍的机器人来讲吧,孩子们只需要把机器人的零部件逐个安装好,再连接到电脑,进行程序的编写或启动就可以让机器人实现不同的动作或功能。

这种图形化的操作界面,对于小朋友来讲难度不大。

父母可以支持孩子拆装。

孩子到了一二年级,已经拥有了很多的玩过的玩具,很多家庭都成堆了,让孩子把这些玩具利用起来,拼装、制作、换个玩法,都是很多的创新和实践行为。

4. 玩拼图

有人说,拼图是一件老少皆宜的益智玩具。的确,随着拼图类型的增加,孩子玩拼图不但能够锻炼手部的灵活程度、开发智力,还能学习知识。

你的孩子“瞎鼓捣”吗?你有没有想到孩子的拆卸、鼓捣孕育着创新

比如地图拼图,还可以帮助孩子熟悉地理知识。认识不同省份、国家的形状是一项不小的学习任务,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按照从部分到整体、从有特点的到无特点的一块块地进行,学会了然后再拼。

如果父母有心,会发现玩过全国地形拼图的孩子,学习地理的时候兴趣会更浓厚,而且不费劲。

另外,拼图的时候,父母还可以顺便让孩子学习我国的地形、地貌、盆地、高原、到过城市、几条主要铁路的路线以及各地的特色、风土人情,这样的看似玩耍实则学习的形式非常适合一二年级的孩子。

很多父母常常抱怨孩子学习没有兴趣、写作文笔下无物,这看似是孩子的问题,其实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如果父母注重在玩耍的时候把知识渗透进去,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知识,再学习就会比较省劲,他就愿意学。

##育儿薪计划###秋季带娃好时光###洞察教育#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7815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