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以外无书籍,我的书本遍布全球

当今的时代,不少年轻父母都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世界化”眼光。于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充斥着这样的育子心声:“从两三岁起,我就让孩子开始学习英语了。这未来社会,英语不好的话连工作都找不到。”

当今时代,很多年轻父母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全球”视野。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充斥着育儿的声音:“从两三岁开始,我就让孩子学习英语。在这个未来的社会,如果你的英语不好,你甚至找不到工作。”

“我的孩子长大后,一定要送他出国留学。出去学,回来就不一样了。”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家长清醒地认识到,在新世纪成长起来的孩子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外国文化和历史有全面、深入、准确的了解。

与家长的远见不谋而合,不少教育专家也指出:“只有让下一代学会了解不同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的族群,才能与他们和平共处,从而有更多的生存空间。”所谓深谋远虑,就是立足当下生活,对未来社会发展和未来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积极做好适应准备。

因此,对于男孩的父母来说,积极培养男孩的“全球”视野是一项紧迫的教育任务。我们要知道,对于一个男孩来说,他未来能取得多大的成就,能做多少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有“国际”眼光。

除了让孩子学好外语或出国留学,还有没有其他更简单、更便捷的教育方式,可以让我们的小男人从小就成为“世界主义”的公民,拥有“世界主义”的视野?

不管你的孩子多大,请马上在家里挂一张世界地图!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却是孩子们了解世界各国的最好方法。

我不识字的时候,父亲在我家的墙上挂了一张世界地图。为此,我妈还跟我爸吵了起来。我妈说:“把我们住的城市的地图挂起来多好,对旅游会有帮助。”爸爸笑着说:“让我儿子有全球视野,自然就会有中国和家乡的视野。”

后来,每当爸爸带明明回来吃日本寿司,都会引导他在地图上找日本,有时候还会和孩子比拼。如果他先在地图上找到日本,他会赢得一个小奖。爸爸带明明去麦当劳吃快餐的时候,也会给他讲一些美国的历史故事,以及美国发达的科技和享誉世界的迪士尼乐园,所以每次明明从麦当劳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在地图上寻找美国。

除了在家里挂一张世界地图,如果孩子喜欢画画,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画地图。画地图是教孩子认真假装世界的最好方法。当孩子的画笔慢慢伸展时,他在绘制地图的同时熟悉了不同的国家。

与世界地图相比,地球仪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好奇喜欢新事物的男生一般都喜欢新买的地球仪。

买地球仪的好处是,每当你在电视和其他媒体上看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你的父母可以随时在地球仪上寻找并与他们的孩子进行比较。当孩子习惯了这种方式,自然会养成习惯。比如,如果在新买的玩具上印上“印度制造”的字样,孩子就会在地球仪上寻找印度这个古老的文明;当伊拉克发生战争时,孩子们会比较伊拉克和美国的地理位置。

为什么很多人学习外语特别困难?并不是说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很难,而是我们很多人在学习外语时只注重单词的记忆和发音,而忽略了对语言背后文化的学习。

学习一门外语自然是一种熟悉世界的方式。但是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让孩子学习外语。

肖伟9岁时就掌握了两门外语,——日语和英语。当我周围的人向肖伟的母亲询问经验时,她这样介绍自己的经历:“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在让孩子学习外语的同时,我也相应地学习了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学日语的时候,我让肖伟学一些日本历史、民俗和一些日本乐器。在学习英语时,我经常让肖伟通过看书和看视频来观察美国和英国生活方式的一些差异。”

任何语言都源于相应的文化。只有让我们的男孩从小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历史和习俗,他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进而拥有“全球”视野。当一个男孩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可以引导他阅读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童话故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也要把一些能更直观了解世界的精美书籍放在男孩的床边,比如《各国国旗》1《国家地理》等图文并茂的书籍和刊物。这样的书不仅内容丰富有趣,而且图文并茂,是唤起男生对世界其他地方强烈向往的最佳媒介。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因此,家长可以定期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浏览互联网,通过互联网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对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有所了解。如果孩子的外语好,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看一些国外的网站,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多元化思维,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外语。

王女士有一个4岁多的儿子。孩子们非常活跃和好奇。她发现孩子们有“改造”玩具的天赋。比如买回来的积木,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出奇怪的东西,而不是玩具厂商设计的原始玩法。起初,她总是教她的孩子如何玩。后来买回来积木后,她干脆把自己的自主权给了孩子们,让他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每当孩子让她欣赏他们的“杰作”时,她都会赞不绝口:“哇,又有新玩法了,真好!”并鼓励孩子:“还有更好玩的玩法吗?”这时,孩子独自开始了新的尝试。张(姓氏)

女士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脑子越来越灵活了。

其实很多孩子都有发现的能力,只是大人往往忽略了,或者并未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所以,建议父母不论在家里,还是带孩子出去玩,都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去发现。不用费多大的劲儿,只要问问他:“有没什么新发现?”孩子就会动脑筋去想,动手去做了。

孩子看完一本小人书,随手一丢,家长也不问一句。或许他看过了也就看过了,没有什么收获,也懒得去思考什么。要是你问他看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趣的事,他就会去回忆自己看过的内容,及看书的过程中曾一闪而过的想法。通过回忆,他也许有了新的看法,新的疑问。许多知识,就是这样无形中增加的。孩子有时会主动向父母要求做某件事。这个时候,父母不但要给机会让孩子去尝试,还应该及时询问孩子:“发现什么问题没有啊?”“有新发现吗?”这其实是在提醒孩子,不光是做事,还要观察和思考。孩子的探索的兴趣也会因此慢慢被调动起来。

有的父母带着孩子出门去玩的时候,最喜欢警告孩子:“不许到那个地方去!”“别跑远了。”“不要到处乱跑。”看到孩子盯着一群蚂蚁,赶紧呵斥:“一群蚂蚁有什么好看的。爬到你身上就有你受的。”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往往就这样被扼杀了。可是,如果你问一句:“看什么呢?发现了什么好玩的?”孩子也许真能说出他的“高见”。经常这样,孩子会形成一种习惯,看到新鲜有趣的事,他都会留心观察,有什么疑问,他自己去找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探索能力。

当然了,你不能强迫孩子去探索和发现。父母提供的,只是一个契机,一条线索,一种启发。适时表扬孩子的发现不要说提醒孩子去发现,有时就是孩子有了发现,父母通常也就随便打发了。

孩子:“妈妈,我发现树上有个奇怪的洞。”

妈妈:“一个洞有什么好奇怪的。”

孩子:“爸爸,我终于发现那只鸟为什么老不愿意离开了。”

爸爸:“哦。你去玩吧,爸爸很忙。”

这是生活中很普遍的现象。父母们要么对孩子的一个小小发现不以为然,要么因工作繁忙而对孩子敷衍了事。简单一句话,就把孩子因为有了发现而产生的勃勃兴致全浇灭了。如果父母老是对孩子这样,他以后再也没兴趣去探索什么东西了,或者有什么发现,也懒得跟父母说。

孩子是需要有人回应他的。要是他做了一件事,而没有任何人来关注,他会觉得失落和无趣。特别是孩子有某个发现的时候,他心里是很惊喜和得意的,迫切需要与人分享自己的“成就”,尤其需要获得父母的重视和肯定。父母的冷淡,会让一团兴趣的火花瞬间熄灭。对孩子的发现给予一点关注,有那么难吗?能耽误多少时间呢?除非你根本不关心孩子的成长。

观察力是创造力的源泉。而这两者又是需要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培养的。父母就是培养孩子这些能力的“助手”。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有适当的机会就提醒他一句,在他有发现的时候,表示出兴趣,并给予赞扬,孩子就会得到非常大的鼓舞了。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78559.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