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戴金忠教授通过数据挖掘总结了徐景藩教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认为其病机分为以下四点:
脾胃后天,气虚为本。脾胃气虚是萎缩性胃炎的根本原因。根据本病的特点,病程长、反复不愈、久病不愈、虚损,易导致脾胃受损。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此类患者脾胃虚弱,无法抵御外邪,往往脾胃气虚。看萎缩性胃炎的致病因素,《明医杂著》云:“只有吃得不好,才能时不时接受胃的损伤,但不能接受脾的损伤,也不能接受脾的损伤。脾胃受损,难以接受,元气虚弱,万恶易侵。”《脾胃论》年:“怒而不安,失元气,脾胃之气衰,元气不足。”《证治准绳》云:“凡虫脏腑皆非实,脾胃亦弱。”可见,饮食不良、疲劳、情绪不佳、HP感染等诸多因素都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纵观萎缩性胃炎的疾病特点和致病因素,脾胃气虚是本病的病源并非没有道理。
体阳用阴,阴虚多见。胃为阳土,喜燥恶湿,胃受纳分解的功能不仅取决于胃气的蒸化,还取决于胃内津液的润化,是水谷受纳分解的物质基础。103010云:“阳化气,阴化形。”胃的黏膜湿润厚实,胃内腺体分泌酸化物质,与胃阴的滋养作用密切相关。在治疗本病时,要时刻注意保护胃内津液,防止燥邪耗气损阴,或误用苦寒致泻损阴。俗话说:“人到四十岁,殷琦半气”,胃阴不足是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胃阴不足是常见病。饮食辛辣,嗜烟酒,上火,烧胃阴;想要什么,肝气郁结,长期抑郁,清热,消耗胃阴;久病不治,误服苦寒,损胃阴;感染HP,长期湿热,热伤阴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胃燥不能吃,少吃不能化,比如水壶没水,东西不能煮。”胃阴不足,失养,运化无力,谷食减少,久而久之,导致胃脘脏腑受损,黏膜变薄,腺体萎缩之症。
木能疏通土壤,肝郁最重要。《血证论》云:“食气入胃,全靠肝木之气缓解,水粮则融。”肝脏之间,位置相邻,联系紧密,生理上相互辅助,病理上相互关联。中焦脾胃,一脏一腑,一升一降,是气机的枢纽。如果气机得当,平衡协调,脾胃就会正常运行,气血津液就会发生变化。主疏肝,爱表情志而恨郁,很好的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脾胃运化,帮助胆汁排泄。如果肝气流畅,有很好的缓解和排出方式,那么脾胃就能正常升降,运化正常。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胃气郁结,水谷不消。103010说,“战败的行者.肝木狂魔挟火,行事莽撞无惧,所以脾胃先苦。”肝失疏泄,气滞不畅,气滞不畅,胃受侵,胃有疾病,正如叶所说:“肝为病源,胃为病传之所。”临床上,上肝气郁结引起的脾胃疾病非常常见。许婧教授
病机复杂,不可忘证。《血证论》云:“吃两倍,肚子会痛。”萎缩性胃炎患者脾胃虚弱,运化消化无力,但脾胃受损。103010云:“中间焦生湿。”脾主运化,水之精散,水谷不变,止于湿,阻滞脾胃。叶天说:“病初气滞于经络,久病血伤于络脉。”本病病程长,以气病和血,致血瘀,胃络不通,粘膜萎缩。可见,食滞、湿阻、血瘀等诸多因素均可损伤脾胃,导致疾病发生。病理因素多,临床症状不确定,疾病缠绵,发病机制复杂。徐景藩教授认为,脾胃气虚、胃阴不足、肝胃不和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但食滞、湿阻、血瘀、胃寒等症状也不容忽视。在三种治疗方式的同时,既要抓住证候,又要灵活。长期的主要症状可诱发两种症状,两种症状的失败可加重主要症状。因此,临床治疗上要综合考虑、透彻考虑,从整体上审视疾病的病理和发病机制。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8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