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
岳飞杀了犯法的叔叔,为什么要挖他的心?
出色的回答:
岳飞杀了他的叔叔,挖出他的心,把它切碎,告诉了他的母亲。岳飞真的这么残忍吗?真相是什么?为什么剧情这么荒诞?为什么会被史书记载?
这件事的真相并不像史书上记载的那么简单。让我给你一个详细的回答。
1.这个故事纯属虚构。根据《三朝北盟会编》记录,此事大致情况如下:
绍兴元年正月,岳飞受命为泰州镇使,屯兵江阴。在此期间,他听到了关于他的叔叔姚骚扰人民的报道。岳飞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
岳飞说他叔叔工作太多,军事情报和军事法律都不能容忍。婆婆为此出谋划策。
后来,岳飞旅行时,带着他的叔叔。他的叔叔骑在他前面,转身向他开枪,准备突然袭击并杀死岳飞。
虽然距离很近,目标很大,但他叔叔的箭术真的很臭。没打中岳飞,撞上鞍钹。
然后,岳飞抓住他的叔叔,当场把他剁了。我回去告诉了我妈妈。岳飞说:如果你现在不杀他,将来可能会被他伤害。所以还是早点做比较好。
岳飞的母亲明白这一点。
这是一个如此离奇的故事。这个故事情节血腥,与岳飞在人们心目中的光辉形象极不相符。
那么,这件事的真相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被史书记载?
现在,我想告诉你:《三朝北盟会编》是一本历史价值很高的书,但这段记载完全不真实,根本经不起推敲。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个故事100%纯属虚构。但那是历史书刚刚记载的。
这是为什么?
让我们继续深入分析。
二是剧情荒诞,完全不合理,细节漏洞百出。一个是行程,不符合常理。
《水浒传》年,宋武从沧州回到家乡清河,一共走了300多里,竟然路过阳谷县。阳谷县在清河县以南约300英里,中间有一个聊城!因此,宋武进行了一次大旅行,走了三百英里。
当然,这是一本小说。故事本身是虚构的,我们不必当真。
然而,历史书是不同的。历史书永远不应该作为小说来读。
丑,去宜兴变老变年轻。在惠州,有人向姚大爷投诉骚扰。
岳飞奉命讨伐李成。正月十五,从江阴去宜兴见家人,路过惠州。这时,有人抱怨姚在骚扰。
岳飞从江阴出发到宜兴,两地相距很近,都在江苏无锡。岳飞路过徽州,现在是安徽省黄山市。
这个圈子太大了!想一想:现在,如果你在江苏无锡出差,但要绕过安徽黄山,从高速路走5个小时左右,再开车回宜兴5个小时。
岳飞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官,实际上比宋武更严重的道路盲症,路线错误非常离谱。
真的是因为他们都是周东大师教的吗?
光这一点就能证明这个记录很不靠谱!
第二,岳飞的叔叔显得有些奇怪。
史书上从来没有提到岳飞有这样一个叔叔。这个人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这家伙甚至没有留下名字。
岳飞为了这么大的事情杀了叔叔。其实其他史书都没有记载。偏偏《三朝北盟会编》突然记录有这么一个人。
此人骚扰百姓,具体事实和证据没有查清楚。看起来他对死亡并没有罪,岳飞似乎也不想对他做什么。和他一起旅行时,他没有对他采取特别的预防措施。
而这个人在水中,突然想要杀死军队的第一统帅。
而且刺杀他的时机也非常不合理。他选择在桂王、张喜安和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公开行动。不仅成功的可能性很低,而且即使他侥幸逃脱,也会被当场抓住。
第三,事件的相关细节非常荒谬。
炎四年,越王同,泰州刺史、在军中排名第二、第三,军中几个主要将领,为什么都出来了?“兵官和叔叔是同一个徒弟”,集体出动时,执行骑马任务,带着自己的叔叔。
他的叔叔姚骑在岳飞的后面。为了杀人,他没有在背后动手。他反而“约数十步”冲到岳飞的马前,然后调转车头,用弓箭射去。
这个人再蠢不过了!
而且,我运气不好,只打了鞍钹,连岳飞一根指头都没碰。
岳飞俘虏他后,先挖了他的心,然后不知道用什么工具把它剁了(他好像随身带着菜刀案板),然后跑去告诉他的母亲。
岳飞似乎可以随时向母亲汇报。还有人告诉他叔叔,他去报案过一次,这次杀了他叔叔,又去报案了。
看来岳飞每天都能正常上班,随时都能回家看妈妈。
第四,有时间差。
根据提问者的提问,这件事发生在绍兴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141年。这一年,宋、金到了《绍兴和议》,岳飞的母亲早已去世。所以,主体提到的时间是错误的。
《三朝北盟会编》第144卷,发生在绍兴元年,而非题主所说的绍兴十一年。卷144记录的时间范围段是:
从绍兴正月初一开始,已经是大年初一,是二月初二。
绍兴元年正月至二月二十二日。
我们来看看原文:
岳飞以通泰州镇抚使方退屯於江阴军。戊申被命已本进发癸丑到,有百姓诉其舅姚某搔扰。飞白其母。责之曰:“舅所为如此。有累於飞。飞能容。恐军情与军法不能容。”母亦苦劝而止。他日,飞与兵官押马,舅亦同徒。舅出飞马前而驰约数十步引弓满回身射飞,中鞍鞒。飞邓马逐舅擒下马,令王贵张宪捉其手,自取佩刀破其心,然后碎割之归。白其母。母曰:“我锺爱此弟,何遽如此。”飞曰: “若一箭或上或下,则飞死矣。为舅所杀,母虽欲一日安,不可得也。所以中鞍鞒者,乃天相飞也。今日不杀舅,他日必为舅所害,故不如杀之。”母意亦解。——《三朝北盟会编》卷144
三、《三朝北盟会编》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本书是由南宋徐梦莘创作,史料价值很高。全书二百五十卷。采编“三朝”,也就是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的相关史实。
这本书汇集了宋朝这三个皇帝当政期间,与金国和战的各方史料,按时间加以编排,故称“三朝北盟会编”。
宋金和战期间,发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社会急剧动荡,当时宋朝亲身经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人,就会把自己经历的,或者听说的事记录下来写成书。
当时,各种各样这一类的书不下数百家,但“各说异同,事有疑信”。社会动荡,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有的听说的事又是以讹传讹,有的由于记忆的偏差,作了错误的记载。因此许多记载的真实性都存疑。
作者徐梦莘并没有能力将各家所记,以及他所能收集到的相关诏敕、制诰、书疏、奏议、传记、行实、碑志、文集、杂著等,作一个仔细认真的甄别,去伪存真。
他的办法就是,凡是“事涉北盟者”,不加考辨,通通予以记录,按年月日标示编排,共征引了二百多种文献。
他这个编书的方法,很有点类似于《续资治通鉴长篇》,都是一股脑儿,“宁失之于繁,不失之漏”,至于收集到的材料真实性如何,不加甄别。反正我把它记录上去,留给后人去研究。
并且这本书有相当一部分材料,并没有注明出处,估计有的可能就是取材于当时的私人著作。
据徐梦莘自己在序中说明:
“取诸家所说及诏、敕、制、语、书、疏、奏议、记传、行实、碑志、文集、杂著,事涉北盟者,悉取铨次。”
也就是说,根据他自己讲,凡是与北盟有关的资料,我全部收集记录。
因此,徐梦莘关于这件事的记载,其来源非常可疑,未经考证,也没有其他史料记载这件事,所以,在史学上属于孤证,不足以采信。
四、史书为何如此记载?
既然这段史料内容假得不能再假。那么为什么要如实记载?
我估计,编这个故事的人,是为了美化岳飞。因为在古代人看来,岳飞这件事的性质,属于大义灭亲。 他们为了突出表现岳飞的大公无私,秉公执法,编了这一段故事,想不到用力过猛,导致后人无法理解。
我之前分析过,《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美化刘备,编了一段猎户杀妻子,取其肉给刘备吃的故事。罗贯中这么写的目的,是为了以此说明老百姓对刘备非常爱戴,宁可杀了自己的妻子,也不愿让刘备饿肚子。想不到用力过猛,反而使刘备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因此而大大受损。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我之前的文章。
也有一种可能:岳飞曾经因为执行军纪,处罚过自己的亲戚。或者这个亲戚也可能就是他的远房舅舅。由于岳飞是被秦桧等人冤杀,所以大家普遍同情。因此就把岳飞这一段故事添油加醋,口耳相传,加以发挥,越传越离奇荒诞,徐梦莘不管三七二十一,“悉取铨次”,反正我听说有这件事,我就把他记上去。
总之,史书中为了表现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军纪严明,有许多记载,可能多少有些夸大。
比如,据说有一次,岳飞发现一所民屋上少了一片茅草,便立即下令严查,后来查明:原来是一个马军听说岳飞将至,急于上马,不小心掣下了一束茅草。本来岳飞要将他处斩,老百姓苦苦求情,才降格处理,责打了一百军棍。
我觉得这个记载,可能也是为了美化而用力过猛。民屋上少了一小片茅草,这种情况有多种可能性,这个实在不是一个统帅可能会认真重视的事情,岳飞更不可能到了一个地方,其他事不干,首先检查人家屋顶上有没有少茅草?更不会因此而杀人。
其他网友观点
岳飞是南宋有名的将领,就整个历史来说,也是少见的人物。他善于带兵,一度带着将士力挽狂澜,让即将灭亡的南宋,再度占据了 大片土地,甚至打得金人无法还手,有了迎回二圣的希望。
除了他在兵略上的才能外,其实他最让人称道的是他忠于朝廷的心,甚至为了这份忠诚,他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要了。如此集中了各种美德于一身的人,自然会让很多人生出一种感觉:他一身都是金灿灿的,没有任何缺点。但是实际上,就算是他也有不少缺点,比如在南宋史书里面记载的这件事,残忍地杀死自己的舅舅,就暴露了他暴躁、凶残的性格。
故事原型
题目中的事情应该是真实的,因为被记载在宋朝的一本史书中。岳飞也是有母亲的,母亲也是有娘家的,于是他就有了舅舅。在他们母子二人生活窘迫的时候,这个舅舅也就没什么问题了,但是等他经过几次沉浮,逐渐做了官之后,他的一些亲人自然就来投奔他了。就算是流民来投,他也要招待,更何况是自己的亲戚。
他的舅舅在听说了他做官后,倒是没去投奔他,但是此时的岳飞在老家已经是一个名人了,谁都不敢惹。于是他的舅舅就开始骄傲了,经常对乡亲们傲慢不已,什么抢人田地、多人家财的事情大概是没少干,于是岳飞就很生气。不过他是一个很孝顺的人,先是让母亲警告舅舅,但是没有效果。舅舅在遭到他的一番言语后,根本没有一点收敛,而且心中还生出了仇恨。于是有一次二人一起去押送马匹,半路上舅舅竟然放箭想射杀他,于是岳飞愤怒地把他揪马来,让左右士兵将他拉住,然后将他杀死,并把他当心也给挖了出来。后来他把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听了以后很是伤心,但是他却没有说软化:他都要杀我了,要是我不杀他,以后他就要杀我!
那么,为什么他要如此残忍,将舅舅的心给挖出来呢?
泄私愤
在这个事件里面,我们注意到他的舅舅一开始就犯了不少事,按律已经可以斩首,但就是因为他是自己的亲戚,最终岳飞没有立刻对他进行处理,而是先和自己母亲做了一个沟通,想让她去说一下舅舅,让他有所收敛。但是不料此人非但不感恩,还想杀死自己!作为一个将军,杀人无数,对于这样的人,一时冲动将他杀了也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自己的威信
我们知道,在军队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服从。岳飞想报国,就要组建一支纪律极为严明的军队,后来他的军队也确实是如此。可是就在这样优秀的军队里,却出了他舅舅这么一号人物。这样的人犯了错而不该,甚至要谋害主帅,如果这样的行径也能放过,必然会让他在军中的威信大减。所以为了维护自己军队的纪律,他必须把舅舅给斩首。
当然,最后的那个挖心的举动,如果说还是“于公”而不是“于私”,这个恐怕没人相信了。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回答:岳飞非常愛国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而他的舅舅竞是与他背道而驰,知法犯法成为民族的罪人,丢尽了岳飞的颜面,更是一错再错不悔改的叛国罪,岳飞认定舅舅心都没有的人了俗话称沒有良心,所以杀死舅舅并还要把他的心挖出来以教训后人没了艮心的人对国家犯了罪的人就是如此下场。所以骂人没良心就从这个典故耒的。
<!--
图说天下
-->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82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