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德”?为什么形容不讲究、品行恶劣的人为“缺德”?
概括地说,“德”就是人们在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经常组合的词有:公德、品德、德行、功德、道德……
说到道德,在老子所写的《道德经》中,就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讲“道”的部分大家感觉可能玄之又玄,那么讲“德”的呢?我想,也有点云里雾里的,所以还是先把“德”的地位搞清楚比较好。
老子是这么排序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具体解读一下这个排行榜。“道”,我们可理解为宇宙规律,是先天地生的,境界最高,当人们违背了“道”的运行法则,那么就只能靠“德”来维护了。比如封建帝王制度是违背道的,那么君主只能靠所谓的德来维持这种帝制。那如果失德了呢?就得靠“仁”来维持了,即施行“仁政”,安抚好百姓。那如果连“仁”也做不到呢?就只能靠“义”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忠诚和责任,天下不保啊!如果连“义”都做不到,那就只能靠“礼”了,起码表面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所以,这个礼是最末档次的,而且这个礼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吗?或许只是怕了罚款和挨骂,只得维持个彬彬有礼的样子。
所以,老子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就是说,这个“礼”的产生,是因为没有了忠和信,也是秩序之乱、社会之乱的开始。试想。礼不存,相当于脸都不要了,能不乱套吗?
由此看来,正是因为“道”和“德”都是顶级的,所以把原本两码事的“道”和“德”组成了“道德”一词,凡有“道德”之人都是楷模,是榜样,甚至是圣人。也因此,有“道德”的人就比有“仁义”的境界就要高许多,而有“仁义”的人,就比只有“礼”的要完美许多。
细究起来,即使是德,也有区别:“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什么意思?用明星赈灾捐献举例吧。有些明星是发自内心去捐助,宁愿不留名,而且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所以是真正的有德。有些明星确实也捐了,但比较高调,比如朋友圈晒一下,捐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有为”,这时,就不是真正的“德”了,至少是降了档次。至于还有诈捐的明星,那就是缺德了。
在我看来,某些明星即使是有意识地、为了自己的一些目的去捐赠,也是好的,起码“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对灾区的人们还是有帮助的。按大家普遍的认为,的确称得上是“功德”一件。
说到这,有必要再借鉴老子的一句话,叫做“道生之,而德蓄之”。即“道”始生万物,“德”来润养万物,与大地的“厚德载物”正好呼应。所以“万物尊道而贵德”。无规矩不成方圆。
再梳理一下。“道”是至上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是冷冰冰的,以万物为刍狗,一视同仁。“德”是人类行为的规范,需要顺应“道”, 人类可以根据时代发展来调整这个规范标准,并努力达到标准。“仁”和“义”属于人道,是次一等的要求。至于“礼”,就有点遮羞布的意思,是最起码的标准,如果连“礼”都达不到,那么就是野蛮而无序的状态,距离“道德”更差了十万八千里。
周公倡导的“明德慎罚”就很有意义。让人们懂得什么是“德”,“德”的标准,并尚“德”和敬“德”。当人们都努力去符合这个规范、追求这个标准时,自然就不必用酷刑去逼迫人们了。
由此,我们就能理解这个“德”并不是本身有多么的崇高,如何的有光环,只不过就是符合“道”、顺应“道”的行为规范而已。做到了自然是有德之人,做不到,那么一方面“德不配位”的,对不起,得付出点代价。另一方面,严重偏离了、对立的,那么就是“缺德”,不仅被人唾弃,更得受到惩罚。
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所谓公德,就是公共的行为规范。所谓品德,就是个体的行为规范。所谓功德,就是有“功绩”的行为规范。以此类推,或许就能明白“德”的意义了。
“道”是“道”,“德”是“德”。前一篇文章写了“术”和“道”的关系,其实这三者间更有辩证的关系,有机会再分享。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8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