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买买买,还能做点什么?助长物欲以外,应该倡导什么理念?
本刊记者/贺斌
持续近一个月的双11,在10日晚三大电商平台+三大卫视的隔空对垒中,最终还是沦为一场消费和流量的狂欢。
人们津津乐道着哪个平台请来的流量明星更多,哪台晚会的收视率更高,似乎就能立刻决出三大电商平台在今年这场对决中的高下。
在平台反垄断的背景下,各大电商平台在前期的表现较为克制,不再紧盯GMV(网站成交金额),而是更多彰显社会责任,不约而同打起了公益和环保牌。
阿里主打低碳,鼓励购买绿色产品,使用环保包装,并对运行15年的公益宝贝项目升级,大家在分享双11特定公益项目获得好友助力时,阿里将为每次助力额外捐款1元。今年双11公益宝贝捐赠善款将重点用于三类项目:为乡村困境老人提供爱心午餐,为低收入劳动力提供公益保险,以及为留守儿童找到“童伴妈妈”。
京东则通过使用减量化包装、循环包装以及回收材料等举措减碳,宣称消费者收到的每个包裹,平均可以节约210克的纸类包装材料、11克的一次性塑料和25厘米的胶带。“这将是最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一次京东双11。”同时,在京东APP使用数字人民币、京东支付完成交易,就可以参与“订单公益”免费兑换公益物资,京东负责配捐到指定公益项目中。
拼多多更是彰显情怀,将百亿补贴资源重点向国货品牌、农产品品牌倾斜,掀起国货消费热潮。
一时间,“温暖的双11”成为今年最大的噱头,似乎往年的硝烟弥漫,化作如今的一团和气。
双11始于2009年淘宝一条走马灯广告,当年只有27个品牌,上万名消费者参与,共同创造了5200万元的销售额,也开启了电商平台“造节”模式。12年过去了,双11从阿里巴巴的一枝独秀,到电商、直播等平台群雄逐鹿,变得越来越卷。
战线越拉越长,规则越来越复杂,加上反垄断政策之前平台间的排他性,令一些中小商家疲惫不堪。
而在短暂、强烈而密集的低价轰炸中,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购物周期也渐渐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冲动消费,物流的不堪重负,以及价格欺诈、假冒伪劣带来居高不下的退货率和投诉率,过度消费和过度包装造成的环境压力等。
一个制造问题的企业或行业,当他们选择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如果这些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反而转向其他领域来彰显社会责任,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来自舆论的诟病,以及来自监管的压力,迫使电商平台不得不将关注点放到了解决问题上。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利用数据技术疏通物流;延长双11,迎合日趋理性的消费理念,给消费者更长的时间去对比和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能缓解一些问题,但是,其内核依然是买买买——买绿色节能产品,用高质量的包装,兜兜转转,羊毛最终还是出在了羊身上。这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用魔法打败魔法”?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在中国电商领域,总共有超过100个节日,其中仅淘宝和天猫在2020年的节庆活动就超过60个。
电商造节实际上是平台为消费者制造下单的理由,其初衷是为了实现更高的产品销量。但过度依赖节日创造的效果流量,一方面造成越来越多的“一锤子买卖”,另一方面促进了流量品牌的崛起,对于一些追求产品价值的品牌而言,这无疑是一种价值的“劫持”。
更重要的是,电商造节,加剧了平台商家的“二八效应”。历年的电商节战报显示,80%的流量与市场份额掌握在20%的人手中,品牌和商家只有不断投入营销,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全年的多个促销节日中,双11变得越发鸡肋,新消费主义浪潮中,开始涌现出一批消费主义逆行者,他们不但自己“不买”,还倡导理性消费,“劝不买”。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双11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或许更值得平台反思。
除了买买买,还能做点什么?助长物欲以外,应该倡导什么理念?平台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公益成为一个方向。将公益项目与消费行为绑定,以“交易捐”的形式,把捐赠行为前置到交易分配环节,借助双11海量的消费,获得海量的捐赠。
11月4日,阿里巴巴发布的双11第一轮战报显示,10月20日~11月4日,爱心商家与用户已通过公益宝贝计划,捐赠笔数超过12亿笔,捐赠金额6417.27万元。
淘宝今年双11的销售数据目前尚未公布,而去年的数据是,天猫双11总成交额近五千亿元。
期待平台在追求订单峰值,设计促销规则时,能更多地将精力投向公益事业,向消费者传递更健康,更理性的价值观。毕竟,公益之于商业,更应是尝尽珍馐之后的回甘,而不只是锦上添花的装点。
希望“温暖的双11”不仅仅只是个噱头。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邱宇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8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