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因为疫情不得远行,那就扒扒家乡的历史吧。
《顺义县志》记载: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县境设呼奴县(今顺义北小营镇呼奴山下)和安乐县(今后沙峪古城村北),属渔阳郡。
这是顺义地区最早的县治记载。
于是,在这个雨后的清晨,怀着心里的惦念,驱车来到离家不远的呼奴山。呼奴山位于北小营镇北府村东,一个不大的山丘,当地人都叫“小山”。
传说,二郎神挑担追日,在此歇脚。左担是呼奴山,右担是牛栏山,两山之间便是滚滚潮白河水。二郎神一路风尘觉得鞋里进了土,于是脱鞋倒了倒,北府村南就有了“鞋山”。既然歇了,就再吃点干粮吧,二郎神从怀里掏出“麻团”,一不小心麻团滚落,在呼奴山南就又有了“团山”。现在,鞋山和团山,只剩下很小了。
现在,古迹都开始保护了,呼奴山修了台阶 ,空气清新,很舒服。
站在山顶,东望,远山如黛,近处人家错落,忽然想到“婺源的李坑村”,只是房屋样式不同罢了。
据说这片人家的地方,曾经是呼奴山古迹之一的“圣人墓”,现已无存。
北望,箭杆河水滋润的玉米,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听山下老人讲,他小时候(60年前),这里有汩汩的泉水,泉水种植的水稻可香甜了,只是那时大部分稻谷交“公粮”了,留下的只是味道。
说起这里的水稻,那可是“贡米”,能不好吃吗?
东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渔阳太守张堪引进南方水稻,在此种植8000余顷,开创了北方种稻的历史。人们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张堪庙”,现在北小营的前鲁村还有庙基遗存。
呼奴山上有一块平地,坟茔连连,这里曾经是个庙,历史记载呼奴山附近有五座庙,现在图片都不全了。
呼奴山庙会,又称“小山庙会”,每年三月二十六到二十八为期三天,声势浩大,成千上万的人来赶庙会,非常热闹。
村里老人,骄傲地指着图片上的牌楼跟我说:“看到那牌楼了吗?北京东四的牌楼,都是照着它建的!”
是啊,它绝对比北京城还早啊!
呼奴山不大,上山下山也就一个小时,我一直想找呼奴县衙遗址。山下一大叔指着另一个年长大叔说:问他!
年长大叔说:村西有一片“瓦地”,曾经的县衙驻地 。那时生产队干活,一铁锹下去,全是“砖头瓦块”,现在就是一片玉米地。
西边还有“提督坟”,挖出来的“凤冠霞帔”是顺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就在村口的红门里,但现在是养殖场,啥也看不到了!
跟大叔唠了一会儿,就告别了健谈的大叔。
看到这条干涸的“箭杆河古道”,又望了望这个“呼奴山”,这个山曾经就是箭杆河的源头啊,曾经这里该有多么充沛的水源呀!
1912年,潮白河改道箭杆河,让箭杆河水跟呼奴山失去了联系。
呼奴山半日游,爽歪歪,除了历史,我发现还是拍日出日落的好地方!
2021.10.5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85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