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离开,企业退出!今年的双十一很酷。

资本离场、商家退出!今年的双十一,凉透了

作者:马良

11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双十一”消费提醒称,双十一的价格可能是全年最贵的。

资本离场、商家退出!今年的双十一,凉透了

围绕这场电商盛宴,似乎“最激动人心”的消息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提示。今年双十一失火了吗?在最热闹的时候,阿里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和JD.COM的CMO徐磊也公开打起了“猫狗大战”。

当时,王帅说,“京东。COM非常擅长数学”,一年的下单量可以算作双十一除夕活动的总下单量,这让天猫的交易量超过了一天的交易量。

徐磊回应说:“我不明白阿里的逻辑。”为什么你家可以提前20多天预售然后算一天销售额?如果我家不能正常开门做生意,只算11天购物季销售。

资本离场、商家退出!今年的双十一,凉透了

其实今年双11也很热闹,只是在传播上削弱了很多。客观来说,各大平台都被约束为“常规”。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生效,商家不敢随便获取消费者信息。从平台来看,弹窗广告的特殊管理使得广告轰炸明显收敛了很多;从氛围来看,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平台和电商企业的即时监管,规范竞争。

那么,双十一还是像往常一样的盛宴吗?恐怕不行。

更别说经历了多年“断裂折扣”的消费者,更别说JD.COM、天猫、Vipshop等电商平台。其中已经被多方调查并部分罚款,甚至一些商家已经开始“投诉”。

今年双11,各方态度似乎一个接一个反转,一场“群起嘲讽”的表演开始了。

一个

“两边风景都不好”

今年双11,各方态度开始扭转,疑似调侃的表演不断轮番上演。

资本离场、商家退出!今年的双十一,凉透了

11月9日,网易YEATION CEO梁俊发在内部信中首次回应了去年退出双十一的原因。

梁军认为,年轻一代不会再被折扣和优惠所迷惑,将承受双11,本该是优惠消费却充满套路,崇尚消费主义,改变口味。他进一步表示,“我希望把成本投入到产品和体验上。”

不仅平台表示“不勾兑”,一些商家也表现出满满的“不勾兑”心态。

在这方面,小企业的心态最具代表性。比如在电商平台上,我们不仅要面对流量的整体下滑,还要担心如何保持流量。即使转到短视频平台,不花钱买流量也是徒劳。

毕竟,Aauto Quicker已经将私人流量整合到了公共流量中,即使花钱,最终的结果也是一个“黑箱”。

对于消费者来说,双十一并不是一个完全赏心悦目的日子。

11月1日,“最后一个付款人”上了热搜榜。根据推广惯例,活动从10月底开始,先付首付款,然后从11月1日开始最后付款。

对此,有消费者表示不满。“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最后一笔款项要在半夜支付。你怕人白天醒着吗?”鉴于网络消费的冲动性,此类投诉基本都是在指责平台的“套路”。

资本离场、商家退出!今年的双十一,凉透了

除了“套路”,更严重的问题是产品“稀疏”。现在双十一家庭的产品体验可以用“风景哪边不好”来形容。

没有优秀的专利研发,我们只靠包装去复制,结果就是盲目依赖和抢占流量。最终流量逐渐枯竭,伪需求、伪概念满天飞,规模思维终结。

2

“宇宙的尽头是卖货”

对于很多新旧平台来说,“宇宙的尽头是卖货”。

作为在线长音频行业的领头羊,喜马拉雅也在双11开始参与卖货。喜马拉雅从UGC开始,后来遇到了为知识付费的热情,变成了一团火。但是现在,它也开始直接销售商品。

除了西马,今年7月,知乎又开了一家新的“知乎”

新兴的短视频如Tik Tok和Aauto Facter是电子商务的超级对手。以Tik Tok为例,10月27日至11月11日,还启动了双11,并设立了线上“双11,Tik Tok好东西节”专区,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宣传国货、土特产等物美价廉的好东西。尽管Tik Tok是后来者,但它正在玩弄数百亿的补贴。

是一点不陌生。

正所谓“道者反之动”,在一拥而上的卖货潮流中,又究竟有多少人能满足赚钱的愿望呢?

以淘系为例,整个生态的流量都在下降。这是一个流量存量竞争时代。不仅如此,更要命的是,淘系内部的流量也在“打架”,直播带货会吞噬掉生态的流量。

在这点上,淘系有薇娅李佳琦等大主播直播间,但也意味着逛淘宝的人不是因此增加而是减少。毕竟,对小商家来说,选择大主播直播间不仅门槛高而且费用也高,何况僧多粥少呢。

从外部来看,双11的整体流量也在下滑。如今的局势是,不仅电商节多,而且平时直播电商也多,更何况它们的价格也相当优惠。在多重因素驱动下,双11购物的用户量开始下降。

资本离场、商家退出!今年的双十一,凉透了

事实上,更狠的一击来自资本市场。作为上市电商平台,截至11月10日逸仙电商总市值为19.45亿美元,距离登峰时的160亿美元腰斩腰斩又腰斩。在电商行业最大的双11节股价下行,可见,资本已经离场了。

3

“风水总是轮流转”

所谓风水轮流转,不止历史风光如此,商业模式其实也是如此。

不管是电商也好,还是卖货也好,归根到底都是消费行业。而之所以投资消费行业,核心原因其实是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也没有新的行业增长点了。

在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和电商全都面临着模式本身的红利将要消失的困境。

对电商来讲,最核心的资产,也是最大的竞争力,一直都是流量。但如前所述,流量整体上增速下降,而且内部竞争变得白热化。根据网经社资料可知,截至2020年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三家平台用户重叠率超过30%,独占率不到15%。

资本离场、商家退出!今年的双十一,凉透了

这意味着流量越来越贵,成本越来越高。以淘宝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约为15%,而阿里GMV增速基本和大盘持平,呈现明显放缓态势。

作为核心资产,流量不仅影响到平台,更是波及到商家。

商家为了获取流量,不得已在多个平台腾挪,但不同平台的规则不同,比如小红书不能挂淘宝链接,而且不同平台的用户也不同,在意的产品及其特性相应不同。对商家来说,必须同时适应多个平台,成本自然增加。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看,不管是哪个重要环节或角色出现问题,最终反噬的都是整体处境。也就是说,平台流量逐渐稀薄,影响的是整体;商家越来越没有动力,影响的是整体;而整体态势一旦转向消极,那么商业模式自身的危机就爆发了。

总而言之,双11正在失去原来的魅力。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85325.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