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为什么要抗糖,为什么要抗糖

近日,36氪报道,专注年轻一代无糖饮料的新晋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即将完成新一轮近2亿美元融资,本轮投后估值达150亿美元。短短半年内上涨2.5倍,且已超康师傅的估值,元气森林迅速引发市场热议。

近日,36Kr报道,专注于年轻一代无糖饮料的新饮料品牌袁琪森林即将完成近2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150亿美元。短短半年上涨了2.5倍,已经超过了康师傅的估值,森林迅速引发市场热议。

据研究报告网显示,2019年以来,我国无糖饮料市场发展迅速,主要包括无糖茶饮料和无糖碳酸饮料。无糖碳酸饮料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54.6亿元。各大牛奶品牌也纷纷布局“低糖”和“零蔗糖”酸奶品类。

“只要看到年轻人在饮料货架前徘徊,就知道他们在找无糖饮料,只要推荐哪种饮料不含糖,就会直接购买。”郑州博夏鲜盛(新天360店)饮料区的一名销售人员说。

这个年轻人似乎特别注重抗糖。

这届年轻人 杠上了抗糖

11月9日,在郑州市紫金山路的一家超市,两名年轻女子正在购买无糖饮料。记者赵漠波摄

00-1010每天早上喝一瓶标有“0糖”的酸奶,吃一个无糖欧式包;饭后,用温水吞下几粒从日本购买的抗糖丸,防止提前吸收糖分;午餐是健身教练推荐的“无糖、无油、无添加剂”的熟鸡胸肉。日常生活中,碳酸饮料只喝“无糖可乐”和“无糖芬达”。千万不要吃西瓜或香蕉当水果。

叶莉(化名)今年29岁,家住郑东新区。这是她的日常生活,也是她很多朋友生活的缩影。“现在,你是否在抵抗糖分,似乎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自律的信号。”叶莉说。

和叶莉一样,宁玲玲(化名)也过着反糖的生活。宁玲玲是小红书的博主,粉丝超过9000人。她今年25岁。对她来说,无糖奶茶和无糖甜品是日常基本操作,她也会注意吃荞麦面条等血糖指数低的粗粮。有时候担心餐厅可能不卖无糖饮料,所以宁玲玲出去吃饭会自带无糖饮料。

在叶莉和宁玲玲的背后,是许多生活在不同耐糖程度的年轻人。

根据中国健康行动的估计数据,中国18-29岁人群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已达20.2%。同时,《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超过50%,6至17岁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达到10%。肥胖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省级知名专家翟邵忠说:“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前期,如果不是糖尿病的话。从目前的临床经验来看,糖尿病的发病率确实趋于年轻化。”

与此同时,抗糖潮流也在悄然兴起,成为更广泛的年轻人群体中的新生活趋势,并迅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要抵制糖果、饮料、甜点等明显的含糖量,还要抵制一般主食,尤其是米粉等精致主食,以及香蕉、西瓜等含糖量较高的水果中含有的糖分.

这届年轻人 杠上了抗糖

同时,耐糖并不意味着不吃糖。在抗糖趋势下,功能糖的主要类型,如低聚糖、可溶性膳食纤维和功能糖醇,以及各种甜味剂(即糖替代品)正在发展。

行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14年和2019年我国糖果(俗称甜食)年人均消费量分别约为1410克和1280克左右,5年间下降了130克,总体较为稳定。然而,近年来,由于中国人对健康糖果的需求不断增加,功能性糖果在中国人均糖果年消费量中的比例有所增加。

现状:这届年轻人不吃糖

叶莉去年开启了反糖之路,而且从未停止。然而,叶莉似乎没有她想要的健康。在叶莉的家里,除了抗糖丸等药物,还有十几袋中药。经过三个月的严格控糖,叶莉出现了月经不调、全身无力、失眠、早醒等不良症状。虽然他没有工作,但叶莉总是在早上五点左右醒来,所以他去中医院开中药。

叶莉认为,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的身体不适与抗糖生活有关。她今年29岁,未婚。年龄和衰老的阴影笼罩着她,她经常失眠。叶莉说,控糖可能有害,但她更害怕衰老。

因此,她坚持喝中药,继续过着抗糖的生活。

宁玲玲认为自己两年的控糖相当有效:“皮肤不干燥,化妆后不会有卡痕;腰也缩小了,放开。

几年没穿的裙子又能穿上了。”不过,从今年开始,宁玲玲掉发严重,头发厚度减少大概三分之一,也觉得自己容易忘事,反应变慢。“但我觉得应该和控糖没有关系,可能和不吃主食有关系。我以前吃糖一天吃两大包,不改的话,不是会得糖尿病吗?”宁玲玲说。

那么,抗糖究竟对身体的影响如何?翟绍忠介绍:“‘糖’是人体的基础营养物质之一,是人体产生能量的最好的来源。”翟绍忠以使用清洁能源无污染的电动汽车为例,表示糖其实是最干净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提供能量后所产生的附加物没有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成年人每天主食不应少于200克,即使是糖尿病病人,也需要每天不少于150克的主食摄入,不用刻意规避含糖的食物。正常饮食中的糖分都会被人体正常代谢掉。”除此之外,翟绍忠还表示:“和人体其他器官不同,脑细胞的能量来源只有糖,控糖过度的话会对大脑产生不好的影响。”

同时,针对目前很多人提倡所谓的“生酮”饮食,即以食用大量的‘蛋白质’代替食用其他营养物质的生活方式,翟绍忠表示,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人体的肾脏负担,长此以往有可能会产生“酸中毒”。

郑州人民医院医学美容中心主任黄玉成则表示:“现在抗糖这个概念还没有进入医学层面,在我们的研究中也非常小众,可见它并不是抗衰的主要元素。过量摄入糖分对皮肤的影响主要在于,刺激油脂分泌、容易长痘,这种过量指的是和嗜酒一样嗜糖,不是一般一次两次吃多了。”

翟绍忠表示:“想控糖可以低温烹饪食物,多用水煮而非煎烤炸的方法做饭。”

消费:商家的文字游戏

今年4月10日,元气森林官方发布了一则名为“一个迟来的升级”的声明。在声明中,元气森林向喜欢元气森林乳茶的消费者表达了歉意,称其产品的标识和宣传中,没有说清楚“0蔗糖”和“0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因而自2月4日起生产的大部分乳茶和3月18日起生产的全部乳茶包装从原来的“0蔗糖 低脂肪”改为“低糖 低脂肪”。元气森林同时提醒:乳茶有奶所以是有糖的。

翟绍忠表示:“‘0蔗糖’是指没有添加蔗糖,但很有可能加了果糖、麦芽糖、乳糖、葡萄糖等其他糖。”

也有的商品使用各种甜味剂。“如果是天然甜味剂如甜菊糖、罗汉果甜苷等,控制正常量摄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糖醇,可以吃,但是也应该适量,有研究显示长期大量食用这些代糖会在某些情况下引起人体胰岛素分泌紊乱;而像人造甜味剂如安赛蜜、阿斯巴甜等,因为较难代谢,所以更应该少吃。”翟绍忠说。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也曾指出,如果单纯和含糖饮料相比,0卡0糖饮料确实对防止肥胖有帮助,但如果和水相比,由于甜味剂在大脑中会产生兴奋的作用,会引导摄入更多的高热量食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糖饮料并不是完全健康的饮料。

同时,即便符合标准的0糖宣传也未必指向绝对意义的0糖。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视频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每100 ml饮料中含糖≤0.5 g,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饮料。

“对无糖饮料的追捧可能只是某些厂家借着健康生活这个概念设下的消费陷阱。抗糖其实是商家营销的一种文字游戏,随着糖尿病发病不断年轻化,抗糖是对的,但过度抗糖不可取。”翟绍忠说。

根据黄玉成的介绍,糖进入人体后会同时发生有酶糖化反应和无酶糖化反应。前者于身体有益,后者则的确会使人体胶原蛋白流失,使皮肤泛黄、衰老。但同时,黄玉成表示,控糖和衰老没有直接关系,人体衰老最主要的类型是光老化,糖在衰老因素里所占比例很小,与其通过抗糖防衰,不如注重防晒,没有必要因此放弃糖对身体的有益价值。“不能只把糖的危害单独列出来进行放大宣传。”黄玉成说。

而针对大多自称能干扰无酶糖化反应、从而对抗皮肤衰老的抗糖丸,黄玉成表示目前绝大部分抗糖药品在国内未经批准上市,也并无科学依据证明能否抗糖,不建议擅自食用。

“当下的年轻人生活压力比较大,不乏一些人借助甜食释放压力,获得满足感。可一旦身体出了问题,常常演变成对糖的深恶痛绝,显得有些矫枉过正。”翟绍忠建议,“如果确实身体出了问题,最好还是要听从医嘱,而对于普通人想通过控糖改善身体状况,则应该进行科学控糖,避免掉入跟风消费的商家陷阱,这是对自己身体和钱包负责。”

背后:社交、健康与容貌焦虑

“天哪,你竟然喝有糖的饮料!”黎叶还记得去年夏天参加闺蜜生日聚会期间,发生的这个“小插曲”。

那天,她主动为大家点了奶茶,但闺蜜们却都因为奶茶含糖而拒绝饮用。也是从那时候起,黎叶发现身边的朋友们竟然都已经开始抗糖了。黎叶的抗糖之路也正是从这场聚会之后开始,这是黎叶和朋友们之间新的共同语言。

宁玲玲在开始抗糖生活之后,在选择男朋友时也选择了一位同样抗糖的男性。“他有这个意识,说明我们是一类人,三观起码会一致。”宁玲玲说。

《国际品牌观察》2021年11期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零糖饮料购买意愿调查报告——以元气森林为对象》调查显示,不少同学消费能力并不高,却对购买高价的无糖饮料乐此不疲。受访者是通过购买无糖饮料来保持自己“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外在形象,向外界展示自己认同健康饮食这一理念,年轻的他们迫切希望借助消费特定产品去找到社会归属。这是一种“求同”心理。

但黎叶也不只是因为社交的原因才抗糖。“每个失眠的夜晚,我都在思考,29岁了,我还没有结婚,身边的人都很自律,我是不是应该更严格地对待自己?”站在29岁的门槛,黎叶有一些无法释怀的焦虑。

“现如今,媒体推崇视觉感官,随便打开手机就是各种明星、网红完美的形象;与此同时,我们发展出了越来越多的指数、标准以及工具,用来衡量外貌形体的完美程度;更有甚者,一个人的外貌在如今已经被和这个人的人格甚至道德联系在了一起,我们会把人们对形体外貌的积极管理与正面的人格特质联系在一起,反之对于那些形体外貌不太好的人我们会认为他缺乏自制力、懒惰,例如:‘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诸如此类的言论,在这样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人们对自我的认知和自我评判方式就会有所改变,很容易激起我们的向内攻击——感觉自己不够好,一定要再去控制自己的饮食,去迎合一个不现实的美丽标准,从而陷入对身体厌恶的消极循环当中,从而出现了‘过度抗糖’此类的行为。”郑州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罗秋敏表示。

罗秋敏分析,对于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而言,无糖饮料虽略比普通饮料贵,但花费不多却能为自己添加一个“健康”的标签,并且喝一瓶无糖饮料的同时意味着减少了糖的摄入,相当于实现了对自己自律的期待,这些正向感受令他们不断购买无糖饮料。“很多年轻人其实也是在自我欺骗,借此减少罪恶感。”

长期的抗糖中,宁玲玲确实维持着九十斤的身材,但当初因为抗糖而志同道合的男朋友,现在因为没钱买房结婚,使宁玲玲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她既想在适婚年龄结婚,又担心与男友结婚后生活没有保障。

“每当想到这些解决不了的事情,喝一口无糖碳酸饮料,入喉的气泡能给我一些短暂的刺激,暂时忘了那些不愉快。”宁玲玲说。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杨军强 李豌

编辑 杨阳

校对 王冰

审核 田震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8729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