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中美朝着缓和方向取得三个突破!》。说实话,乍一看,好像有点不舒服。所谓“三大突破”,第一个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闭幕前夕,中美两国宣布了关于加强气候行动的联合声明;第二个突破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blinken)召集处理新冠肺炎疫情的部长在线会议,邀请中、韩、印尼、德、意等国官员参加,但台湾省当局没有收到美国的参加邀请;第三件事是,美国贸易代表戴奇11月10日表示,拜登政府与中方就中国是否会遵守特朗普时期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谈判正在取得进展。似乎是这样,一切都发生在11月10日。不言而喻,有一种集中传达信息的意图。但转念一想,还是有点不舒服。因为这几天,美国还有太多的动作找麻烦。
一些美国前国会议员乘坐美国军用飞机访问台湾省;随后,布林肯在接受采访时声称,美国承诺确保台湾省的自卫能力,许多国家认为单方面使用武力破坏现状是对和平与安全的重大威胁。几乎与这些事件同时,当地时间11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2021年安全设备法案”。该法案以所谓的“安全威胁”为借口,禁止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向华为、中兴等公司发放新的设备许可证。美国《国会山报》在报告中提到,在送交拜登签署之前,即使在两党对立严重的美国国会,该法案也几乎获得了一边倒的支持。上个月,该法案在众议院以420: 4的票数获得通过,10月28日,参议院仅通过口头表决通过。
看了这么多关于中美关系的负面新闻,总隐隐觉得所谓放松“三个突破”有点牵强。其实仔细想想,这种感觉更多来自于轻松这个词。温和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尤其是在国际政治中,意味着什么?记得第一次频繁看到“小”字的时候,报纸上经常说美苏领导人会见苏联领导人或美国领导人谈美苏或美苏缓和。当时的印象是“缓和”这个词不是一个好词,带有修正主义的味道。其实从语义上来说,所谓放松的前提是两家人之前已经锁死在僵局中。没有打架斗殴这种前提,那我们还能谈什么放松?同时,“缓和”一词表明两者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而是一个中间过程。也就是说双方的战斗节奏会慢下来,大家都会喘口气。
接下来的问题是,放松是好事吗?对全世界来说,尤其是对中美关系密切的国家来说,两国关系缓和当然是好事。否则,“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中国和美国呢?事实上,即使对这两个国家来说,宽松政策也绝对是一件好事。因为没有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利益,所以没有人想缓和下来。说白了,就是行不通。深呼吸。喘口气后该怎么办?大概率是继续打,或者换场地,继续打。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的。美国说,“竞争是绝对的,该对抗的时候就对抗,该合作的时候就合作”。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所谓的“三个突破”,这是他们希望合作的地方。同时,竞争的场所一点也不宽松。他们认为可以用来对抗,还没有放开对中国施压的地方。当然,这种宽松,或者说宽松的迹象,并不是单方面的。没有中国的同意和支持,你想慢就慢不下来。
放松真的会实现吗?如何才能做到放松?放松之后会发生什么?我注意到我看的那篇文章没有说中美缓和,而是说中美缓和取得了三个突破,这意味着离真正的缓和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那么问题来了。会不会出现真正的中美缓和?如何才能做到放松?
可以肯定的是,大国之间会出现缓和,而且是短时间内的。看看当年的冷战。美苏打得像乌鸡,比现在的中美还惨。但两国领导人谈的是“缓和”,偶尔也会有“成果”。许多重要的条约,如《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和平利用太空条约》、《反导条约》、《中导条约》、0103010、0103010,”
开放天空条约》等等。这些不都是在冷战时候签下来的吗?反而到了今天却保不住了。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暂时的缓和是靠“”实力地位取得的。那个时代苏联的核武库让美国人吓得发抖,美国的核武库也足以毁灭世界几次。于是才有了接下来的那一系列的条约。
所以今天中美之间任何的缓和,如果是实现,那都必须是基于实力地位对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的。
如果真的出现缓和,缓和之后又会是什么呢?逻辑上来说,无非是两种可能:一个缓和之后接着打。换句话来说,利用缓和的时间,大家喘口气,休养生息、调整部署,然后接着掐。另一种可能就是,缓和之后出现了真正的合作与和平。不管是接着掐,还是合作与和平。产生任何结果的前提和原因,只有两个字,力量。当力量不对等时,必然会死掐,直到一方被掐死为止。当力量出现暂时的对等时,那就是缓和。只有形成了绝对的力量对等,或者说双方都看不到己方占有力量优势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合作与和平才会真正的到来。按照这个原理的话,中美缓和的到来不那么容易,。而两国真正达成合作共存的共识,恐怕不经过一场恶斗,更是不可能的。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87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