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软肋是什么?

至今在腾讯供职5年多,做过不同BG,不同岗位,可耻的匿了

至今在腾讯供职5年多,做过不同BG,不同岗位,可耻的匿了

大概看了靠前的答案没有一个靠谱,到点子上的。先回答楼主的5个要点

要点1.早期的“模仿”策略是否一直沿用至今?请解读腾讯代理类炉石卡牌游戏。
从产品的角度上讲,大部分产品依然沿用了这套思路。先借鉴,在优化体验,进而超越。成功的多,失败的也多,不举例。全民英雄没啥好解读的,典型案例多得是,还轮不到它

腾讯的软肋是什么?

要点2.以QQ为基础的大数据平台+绑架式推销是否还有潜力可挖?腾讯云服务能否再打一片天地?
潜力非常大,tx具有bat三家中最牛逼的账户体系,同时拥有最差的数据平台,不是技术原因,而是因为数据不能共享。数据在未来迟早会大一统,那时的威力将是其他巨头无法比拟的。
腾讯云服务?不知道楼主说得是啥,如果是腾讯云的话,不太看好,费力不讨好的事。

要点3.缺乏原创力?“神化”张小龙是否与此有关?
不要再提原创,全球都在抄。神化张小龙个人感觉并不是腾讯内部在神化,而是外部在神化微信,进而神化张小龙。我这人有点腹黑,觉得可能有人故意整张小龙。预先杀之,必先捧之。

要点4.不同产品之间的协同能力如何?单纯捆绑还是相辅相成?
非常差!后面细说

要点5.马化腾多面发展百花齐放的经营策略,创建出来的是一个“霸业”?还是“累赘”?
从2013年soso被干掉,进而ecc,相信腾讯内部从上到下都非常了解上面的意图,没工夫给你瞎折腾了,没希望的寻求投资/收购。
个人觉得百花齐放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为腾讯未来探了很多路,证实了很多腾讯能做不能做的事(在腾讯有余力的时候,众多的失败没有产生致命伤)。同时给腾讯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多的可能性。虽然搜索,电商腾讯内部不做,但是未来合作,整个互联网业务的布局,腾讯都是最完整的。

腾讯的软肋是什么?

正题:腾讯的软肋是什么?

很简单:最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腾讯最大的软肋是自己,是内斗、内耗和公司管理体制

无数大公司失败的案例无数次的证明这个真理,问题永远出在自己身上。(也有上面一句话就被弄死的公司,看官别较真)

内斗如何形成?有多严重?管理体制哪里助涨了内斗?

直接的表象就是公司大了。人多了,事情多了。上面自然管不过来了。然后上层希望可以延续小团队作战的灵活性,因此决定:大量授权給中层。

从此,各个部门开始了诸侯割据时代。每个老大依靠手中的资源,抢占地盘。慢慢形成小团体,部门间,小团体间,出现了竞争。

因为职责没有划分到那么清楚。你说手机游戏是应该无线做,还是互娱做?于是大家都做。

再然后,同一件事,公司内部多个团队都在做,还屡见不鲜。出现了严重的内耗,有内耗就有内斗。就要争抢业务归属。

腾讯的软肋是什么?

然后各中层寻求高层支持,不同领导支持了不同团队。从底层说,谁做的好,就把其他团队吃掉。被吃掉的业务不被待见,大量流失。这是“赛跑”机制的必然结果。

从高层说,内部利益斗争开始,众多老大被干掉(tony要退大家早就知道了,我腹黑的认为这也是斗争的一部分。当然,总有人相信tony,tel,vic,jeff这么些大佬都是想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内部竞争空前激烈,微信的横空出世更是火上浇油。

我再次腹黑,手机qq曾经的一星差评事件,唯一能说明的就是手机QQ和微信不一样。于是手机QQ保住了。我严重怀疑当年那么多一星差评有多少是刷的

腾讯的软肋是什么?

继续讲故事,据不可靠消息,p和m矛盾已然很深。

多年以来,m靠着自己职业经理人的身份,给各个业务线安插自己人。上面跟投资方搞好关系,下面逐渐控制住公司核心业务,权利早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差最后一步。

最后一步很快来了,之前据闻p今年也要退。m顺理成章成为一把手,我大腾讯走上职业经理人管理的道路。

这几年以来,这个倾向异常的明显。切掉搜索,入股搜狗;切掉ecc,甚至切掉重金投入的易迅(还是在易迅的超快速成长期),入股京东。其实都源自入股riot的大获成功。

近些年,腾讯因为前期的扩张,成本急剧升高,利润率持续下降。这是股东不愿意看到的。搞投资并购,却是m的专长。这几年腾讯的诸多大手笔投资并购案完全不符合先前什么都做的风格。

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呢?

一直以来,我都很奇怪,在香港的证券市场,pony只有10%多股份,是如何保住自己董事会主席的位置的。后来我明白了,也许他很快就保不住了……

内斗的故事就讲到这,斗的有多严重,各位看官自己掂量。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啊!

腾讯的软肋是什么?

内耗和管理体制

请问一个app想要腾讯内部各平台的一些资源,需要怎么办呢?

简单:申请一下。要知道,能申请到的,都不是好资源。因为好资源拿去卖钱了。你见过几次http://qq.com首页的banner轮播位推腾讯自己产品的?并且曾经还爆过内部资源宁愿卖给竞争对手,也不给内部使用的事情

那内部想用内部资源怎么样呢?更简单:买!用真金白银买!呵呵,这不就是左口袋出右口袋近么,怎能算内耗?再次呵呵,这可不能直接买,这购买合同咋签,甲方乙方都是腾讯咋整。

容易,找个第三方代理公司,因为那样才算进kpi,才算我的收入……

并不是全部资源都这样,资源使用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总之,你给我好处,我给你好处。

这是制度问题,上层也意识到了,所以最近一年头一次在年度会议上COO 发表讲话,深度体制改革,未来将推进公司内结算,也算是个好消息。

可是,管理制度上的层级太多,上不传下不答的事太多了。

在不断的划地盘,重定位中,我有理由相信,领导想的更多的,不再是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是这事给你做,还是给他做。

Ps:这不算黑腾讯,我依旧相信我大腾讯会有美好的未来,只是在深夜,我会想起那本书《IBM:让大象跳舞》

以下反驳一下排名靠前的几个答案:

No.1:ipis。首先,你说的本身就矛盾。豆瓣,知乎这些都是平台,他们的内容不是靠豆瓣和知乎的产品经理搞出来的,而是靠平台上的用户产生的。从这个角度讲,qq空间和豆瓣,知乎无异。你所说的氛围和用户层次,其实就是平台的细分领域。因为只有细分了,才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特殊需求。这些细分领域太多了,腾讯都是不稀罕做的,因为做好了,也没多大量

No.2:张亮。运营手段依赖内部,这是个悖论。因为腾讯内部的资源是互联网上最好的,无论质量和数量。并不是内部产品依靠内部渠道,而且众多渠道对比来看,内部渠道的数量和质量都好太多,所以让你感觉他依赖。你是不知道腾讯各产品每年掏多少钱买外部资源吧。

No.3:房海波。不够开放绝不是软肋。1、没有哪个公司是因为不够开放自己的数据/资源而挂掉的,因为核心的东西本身就不能开放。腾讯乃至互联网应用的核心就是用户,开放到一定程度用户就被导走了,所以只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开放;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8859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