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在线-人民日报海外版
align='center '
孩子的朋友互动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父母应该如何理性对待孩子交朋友?请听听家长和孩子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给空间,但不要干涉太多。
拯救士兵
上海公务员
儿子小的时候,我喜欢看他和孩子在外面玩,开心又无忧无虑。当时父母经常带着,他的孩子基本都是邻居或者朋友的孩子,所以他也不担心自己的朋友圈。
初中以后,儿子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新朋友和好朋友越来越多。可见这些朋友给了他更大的吸引力。放学后,我开始咬牙,很晚才回家。回到家,我不再和我玩,甚至不再和我说话。有时候,我像往常一样和他说笑,或者逗他说话,他却不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你的话题太无聊了。”我问:“告诉我一些有趣的事情。”他说:“没什么有趣的。”
有时候,父母为了和孩子沟通,故意营造一个更好的聊天环境,但不知不觉就变成了说教,告诉他怎么交朋友,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但往往他说不出几句话,孩子就不耐烦了,觉得不信任他,对他的朋友不满,或者干涉他的自由,常常以不快结束谈话。
我明白青春期的孩子和童年的孩子不一样。他们会改变,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想要自由,想要独立,不愿意被束缚,想法简单,爱恨简单,容易“亲近朱者赤,亲近墨西哥”。所以,理智上,我支持孩子和儿子的朋友圈交朋友。因为孩子有自己的心理需求,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喜欢和朋友聊天玩耍,这很正常。给他一些自由的空间,父母不应该过多干涉。但其实我担心的是他没有辨别能力,交友不慎,误入歧途,误入歧途。
近年来,我试图理解儿童并阅读他们。但实事求是地说,对于孩子的朋友圈,我的表现是外表的包容,内心的担忧,精神的纠结,心理的绞缠。保持平衡真的很难。我想说,儿子,理解你不容易,冷静也很难。希望你能理解父母的辛苦,真正和导师做朋友,走自己的路。
余伟整理
在生活中遇到好朋友
任洪书、任书青
杭州银湖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
我们的双胞胎兄弟很快就要9岁了。我们从出生就形影不离,我妈经常跟我奶奶说我们就像影子一样,但是我们是形影不离的。
除了自己玩,我们还有其他好朋友,但是我们很少有机会在假期遇到我们的朋友,因为他们要去旅行或上课。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们报了篮球、格斗和游泳班。游泳课上,我们遇到了新朋友小超,他经常和我们一起下到水底,屏住呼吸的时间比谁都长。在搏击课上,我们遇到了一个淘气的5岁小哥哥,叫小仔,他在和我们一起练习的时候被打哭了。在篮球课上,我们还交了一个新朋友,他总是和我们一起打篮球。妈妈说,让我们珍惜好朋友,学会谦让互助,成为长久的朋友,但是我们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
后来,我们用各自的手机手表互加了五个朋友,我们会在手表朋友群中谈论我们最喜欢的机动奥特曼。妈妈是我们的手表管理员。她总是担心我们会交到一些陌生又恶毒的朋友,但我们觉得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妈妈给我们举了很多新闻里报道的例子。她说,我们应该对网络诈骗、窃取银行账户密码、网络平台误导儿童等违法活动有所了解。她鼓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和认识好朋友。
其实我们手表朋友圈的朋友都是自己认识的。我们还跟我妈说,如果我们是陌生人,是朋友,肯定会先问我妈。如果这位朋友在和我聊天的时候说了一些奇怪或者不好的话,我会删除他。在学校老师和妈妈的帮助下,我们学会了分辨。我妈总说“接近朱者赤的都是黑人”,她鼓励我们多交朋友,学会交人品好,好说话的朋友。其实我们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让我们一起进步。
红岩整理
及时引导不留痕迹
寇
山东省滨州市公安局民警
有两个双胞胎女孩,现在正在上小学六年级。对于孩子交朋友这件事,我没有过多干预,尤其是小学三年级之前。孩子们,你们能想到什么?和你喜欢的人一起玩。
我二女儿班上有个女同学。因为我和她妈妈相处得很好,孩子们关系也很好。然而,这个女孩很调皮。当她上三年级时,她的学习没有进步。有时候她不写作业,总是发脾气。所以很多同学都不喜欢她,叫我女儿别理这个女同学。我说,你觉得呢?二女儿说别人不喜欢她,我不能不理她,不然她不会有什么朋友。毕竟我们从小一起玩。因此,如果女孩在课间离开学校,她的二女儿会陪伴她,并一直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之一。又过了两年,五年级暑假,女孩带着女儿在我妈家住了几天。结果房子的墙壁乱涂乱画,奶奶的粉盒和口红有一个破了,还有一个找不到了。我问了三个孩子,他们都不知道,但是我妈妈退休了,整天呆在家里,所以我通过很多细节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在孩子们面前,我什么都不忍心说,于是我一起教育了三个孩子。
后来,我委婉地向女孩的母亲提起了这件事。她说女儿在家就是这样,经常给她化妆品打折。
腾得乱七八糟,就连藏起来的也难逃厄运,管不了。这次事情后我并没有说不让她们在一起玩了,但聊起来时,女儿们自己说,一个人如果做错事情还不承认,就关系到品质问题了。后来我发现女儿们渐渐与这个女孩子疏远了。
我关注过很多教育方面的案例,发现交到所谓“坏朋友”的孩子,往往都是因为没有其他朋友,跟父母关系也比较紧张,少有人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才会对仅有的友谊求之若渴。所以,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要多和孩子聊天,而且别一上来就问学习的事,可以从“今天班里有啥新鲜事儿”起个头和孩子聊。大人表现出愿意倾听,孩子们就有兴趣讲,滔滔不绝,这时如果发现哪里有问题,就可以“不留痕迹”地适时引导。
我坚信,如果一个家庭温馨和谐有爱,孩子就不会感到孤单。孩子性格好,朋友自然多,选择性就强,自然就会对比、甄别和筛选了。
信人者,人恒信之
■ 益西卓玛
西藏拉萨 第七中学九年级学生
我的父母非常支持我的社会交往,也尊重我的择友选择。我性格比较腼腆,所以朋友不是很多,但父母信任我,这让我感到轻松。我的朋友父母都认识,有时候双方父母带着我和朋友还约着一起聚会。
上学期间不允许带手机,所以我周末在家的时候会短时使用父母的手机,也只是跟朋友聊聊周末作业,写完功课再看看短视频,基本没发过朋友圈。
我很喜欢父母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所以我非常愿意跟他们分享我在学校里经历过的事情。有时我跟同学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也会向父母请教该怎么做。通常他们非常有耐心,然后跟我说,友谊是不可或缺的,要待人真诚,要尊重他人,要和同学们和平相处。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少了,更多的是和同学、朋友在一起。我觉得朋友是我们生活中最常接近的人,他们对我的影响挺大。而我们中学生的人生观尚不完善,如果我们不注意交友,将会对我们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些中学生因为交错了朋友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我看来,父母对我交友放心还有一点就是,我会把握好择友的标准。如具有共同的志向、兴趣,崇高的品德,能以心相见,真诚相待,诚实、可靠、正直,因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人品,当然兴趣相投也很重要。但是如果一个人的人品不好,即使和他有再多的相同爱好,也是没什么用的。
在我看来,真正的朋友应该是贴心、知心和互相关心的,要维系好朋友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彼此信任,古人云“信人者,人恒信之。”所以说要想获得朋友的信任,首先要相信朋友,以诚相待是根本。同时自己还要努力培养广泛的兴趣,在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和同学建立友谊。
本报记者 琼达卓嘎整理
认真倾听 保持“在线”
■ 王慧伶
中铁二十局五公司 党委宣传部职工
在我们身边,时常会听到许多家长分享他们为孩子设定“朋友圈”的真传。比如,对孩子好友的学习成绩、品行习惯,甚至是其父母的层次、圈子、三观等进行全方位“扫描”,衡量门当不当?户对不对?逐条对照,为自己的孩子设定优秀“朋友圈”。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和优秀的人交朋友,可是,孩子也有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
记得儿子上小学时,有一天焦急地告诉我:“妈妈,今天班主任老师跟我谈话,让我远离GP,说他会影响我的学习。但是我就想和他交朋友,他很讲义气……”我知道,GP是儿子最要好的朋友,却也是班上赫赫有名的“差生”。
虽然我一直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能成为孩子交友的唯一标准,但是班主任老师的“通告”,着实让我心里忐忑不安。晚饭后,我便和儿子聊起他的好朋友。“你想不想和GP一起考大学?”“当然想。”我随即问道:“那你愿不愿意帮助他提高成绩?他成绩好了,老师就不会阻碍你们交朋友了。”“我愿意!”于是,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儿子不仅抽空帮GP补习功课,对自己的学习也是下足了功夫。他说,自己更优秀,才能更好地帮助好朋友。
那一刻,我欣慰之极。
就在不久前的一天,我正在看我们公司的官方抖音号,忽然刷到儿子载歌载舞的小视频。我定睛一看,15岁的儿子竟然注册了抖音账号,里面还发布了不少他自拍的作品,朋友圈有同学、玩伴,三校联考第一名的学霸,还有榜上有名、多科不及格的“学渣”……
那一刻,我心里有点儿慌。以前那个天天追着妈妈说个不停的小孩,忽然就有了自己的“朋友圈”。而我,却不是圈儿里的成员。
对于儿子的“朋友圈”,我始终告诫自己:放弃掌控欲,恰当引导就好。我没有责怪儿子开通抖音号,更没有怪他不向我汇报。我只是提醒他拍视频必须适度,对陌生人的评论更要小心谨慎回复。我不限制他加入“王者荣耀”游戏通关群,但会告诉他,一定不要随便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我不限制他交朋友的自由,但会在晚上临睡前的“交心会”上,和他聊聊每天在学校发生的事,跟他交流一下我的观点和看法。
如今,我已成功走进儿子的“朋友圈”。一如既往,认真倾听,保持“在线”。
交给予正能量的良友
■ 陈远歌
北京 人大附中高一学生
我的爸爸妈妈对我交友一直持关注但不干涉、引导但不干预的态度。我相信他们会和世界上所有的父母一样,因为担心孩子沾染不良习惯而想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孩子选择朋友。
他们从不会对我说,你应该或不应该和谁交朋友,也不会把价值观直接灌输给我。他们希望我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建立正确的、属于我自己的交友标准。
比如,他们会问我:“你最近喜欢跟某某一起玩,可以告诉我他有什么优点吗?”“他的什么特质让你想跟他做朋友呢?”“你希望自己能够像他那样,是吗?”这种方式让我看到了自己交友时内心的标准,以后我就能按照自己的内心需求去与人交往。
同时,他们还鼓励并引领我去结交更多、更好的朋友。爸爸妈妈经常会问:“你和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是不是很开心?”“朋友对你很重要,你觉得要怎么做,才能与朋友维持良好的关系?”这样我在不知不觉间就结交了一些能给予我正能量的良友。
由于爸爸妈妈的内心引领和放手,我从小就学会了与小朋友交往,所以我在学校一直和同学关系很好,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朋友,有共同爱好、性格相似而知心的,也有只因聊得来关系比较好的。我觉得只要是朋友,我就要珍惜这段友情。对于知心的,我们会多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快乐,分担彼此的悲伤。对于其他的朋友,我也会去倾听,去帮助,或向其求助,而在平时我们则互不打扰。这样我不仅不会受到一些朋友的不良习惯的影响,同时还能和所有同学都保持良好的关系。
我认为父母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朋友圈,应将交友的权力放手给孩子,家长过多的干涉弊大于利。成年人的交际比较复杂,而孩子却不一样,他们的友谊简单而纯粹。用成年人的交友法则来衡量孩子之间的友谊,显然是不合理的。但家长不干涉并不代表放任不管,父母应当作为孩子朋友圈的监督者,一旦发现问题,果断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在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如果孩子在与他人交友时习得了不良行为,家长又没有及时予以纠正,未来坏习惯将会彻底形成。所以我认为家长不干预,但要理性监督。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89076.html